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摄影艺术中国电影百年:1905-1976

中国电影百年:1905-1976

中国电影百年:1905-1976

定 价:¥35.00

作 者: 李多钰主编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丛编项: 新京报丛书
标 签: 影视艺术

ISBN: 9787504347008 出版时间: 2005-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5cm 页数: 399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电影诞生已经整整一百个年头了。一百年前,中国人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拍成了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从那时到现在,中国已经拍摄了近7000部电影。当我们仔细回望中国电影百年历程中每一季搏动的时候,我们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代代相传的中国电影人的热血和信念。正是他们的赤诚、智慧和创造,才使中国电影毫无愧色地融进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顽强奋进的奔涌之河,绘就了波澜壮阔、憾人心弦的史诗,令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充分的理由为之自豪,为之骄傲!这本书收集了中国电影发展的点点滴滴,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典籍,它让更多的电影爱好者能够领略百年中国电影的种种精彩。本书前言序从去年四月开始,我的手边总有一张《新京报》。每天,在我工作之余,我会把它翻开,翻到载有回顾中国电影百年轶事的那个熟悉的版面,看一看今天它将给我带来怎样的欢乐和欣喜。每当这个时候,一种会心的惬意便油然而生。因为,在眼前中国电影不太景气的状况下,有一张并非电影专业的报纸,竟如此认真地拿出恁多篇幅来盘点中国电影的过去,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后来,偶然之中,我和《新京报》负责这个栏目的记者和编辑有了一点交往,我从他们的言谈里更感到了一股执著于中国电影的敬业精神。虽然他们都不是电影专业的从业者,但他们都把电影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拼命地干着,着实让我感动。中国电影走到今天已经整整一百个年头了。一百年前,也就是1905年,中国人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拍成了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从那时到现在,中国已经拍摄了近7000部电影。这是多么巨大的一笔精神财富啊!所以,今年,在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的时候,无论于情于理,都是值得我们欢庆和祝贺的。但作为一个电影人,我深知这个欢庆,是我们踩在无数电影前辈们双肩上的欢庆;这个祝贺,更是在中国电影走过坎坎坷坷之后的祝贺。当我们仔细回望中国电影百年历程中每一季搏动的时候,我们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代代相传的中国电影人的热血和信念。正是他们的赤诚、智慧和创造,才使中国电影毫无愧色地融进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顽强奋进的奔涌之河,绘就了波澜壮阔、憾人心弦的史诗,令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充分的理由为之自豪,为之骄傲!《新京报》这一年多来所作的努力,即在于为这个值得欢庆和祝贺的时刻铺路搭桥,默默地做着本该电影人自己动手去做的事情。现在,他们又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联手把这一年多来取得的成果汇集起来,精心编成了这本值得珍藏的典籍,以便让更多的爱好者能够随时从这里领略百年中国电影的种种精彩。我觉得,这是《新京报》对中国电影百年最美好的祝贺,也是对中国电影人最诚挚的鼓励。因此,我要大声地说:谢谢《新京报》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为中国电影所做的这一切!同时,也通过本书谢谢所有关心和热爱中国电影的观众!其实中国电影第一个百年的神圣起点离我们并不算太遥远,但毕竟我们都没有亲身经历;然而,我们处在今天却有幸亲手去翻开中国电影第二个百年的恢弘画卷,这是我们这一代中国电影人的光荣。为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作为当代中国电影人,我们唯有承前启后,一心一意地用我们的虔诚和智慧去努力耕耘这方深受大众钟爱的园地,重新铸造出中国电影的辉煌与感动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的重托和人民的厚爱!前言正如电影是所有文化产业里最昂贵的一种,电影史也是一种需要金钱堆砌的昂贵历史。欲寻当时光影的真实样貌,最恰当的方式当然是观看当时的电影,并且最好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否则对于电影这样一种代表时代科技进步的艺术门类,总有隔靴搔痒之感。如果置身1905年大观楼无比娱乐的放映现场,我们还能否说中国电影起始于一种行将没落的文化?如果置身1908年西班牙商人雷玛斯用简陋铁皮修建的“虹口活动影戏院”,我们还能否苦大仇深地诉说电影院线的西洋侵略史?如果置身1924年昌明电影函授学校面向社会的创办现场,我们还能否认定电影教育必定是一种学院派的贵族教育?如果置身1930年初具国体的民国上海,我们还能否简单地认为电影检查法在当年的推出主要是为了排斥异见?……超级影史家最想还原的中国百年电影史片断,当在1928年的上海。在海宁路和乍浦路交汇处的虹口大戏院看《火烧红莲寺》,“电影皇后”胡蝶在早期“吊威也”的威力下,如神似仙,飘飘飞来,那种观影的感受肯定比现在坐在家庭影院里,看dts音效的《指环王》要震撼得多。彼时,好莱坞的电影潮流和技术水准还停留在讲故事的阶段,中国电影狂人张石川已经发现了超越故事的“大片”魔力,狂拍一十八集《火烧红莲寺》,集集轰动上海滩。50年后,好莱坞在斯皮尔伯格的带领下,终于走向大片时代。但是十八集《火烧红莲寺》成为电影史上无人超越的观影颠峰。不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东方好莱坞的胜景,正堪用“灰飞烟灭”四个字来形容。对于早期的电影来说,资料的收集功夫几乎不可能,不管花费多少银子,怎么样保管,那些低燃点的电影胶片总在慢慢人间蒸发,慢慢不复存在。譬如《火烧红莲寺》,今人只有想象一下当时盛况,至于张石川、郑正秋、董克毅们到底把电影技术玩到多HIGH,那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还原了。电影史上关于《火烧红莲寺》倒是有些记录,不外乎“武侠神怪片”盛行一时。“武侠神怪片”后来恰好属于刚刚制定的电影检查法的清理目标,所以《火烧红莲寺》最后的命运是被禁,并且成为国人崇尚怪力乱神的经典受到传统电影史的诟病。说到所谓武侠神怪,与当下世界范围内正在风行的“奇幻”文学和电影潮流如出一炉,可是谁会指责《指环王》或者《哈里·波特》怪力乱神呢?早期的电影史基本上就是这样一部任尔评说、无法还原的文字史。对于电影这样一种后文字时代新的历史记录方法来说,这简直是一种耻辱。就好像你空有科技昌明的录影设备,可以完整录制世界大战,但是对于一场发生在南宋的宋辽大战,却只能任凭说书人绘声绘色,唾沫横飞。如果你坚信信史的原则,希望看到一部电影的本来面目才能发言,则20世纪初的电影史只好留下一段恼人的空白。好在中国电影并不缺乏“历史”,资料馆的书架上有足够多的教你如何判断是非的史籍,如果你希望了解一些关于电影百年的是非的话。一般电影史学家并不需要介意影像资料的稀缺,遵命的中国电影史基本上脱胎于中国电影评论史,有着浓郁的意识形态影子,对于社会意义有着足够多的阐述。不过,就我个人而言,我一直想看的一本电影史至今确实尚未写出。有没有人在做这样一项工作:将中国电影百年,依据电影本体技术、样式的进步来一个论据充分的分解与阐述?有没有人能将常规中国电影史中那些边边角角的细节还原拼贴,最终形成中国电影百年的真实图卷?我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这个不可能的任务与其说是没有人能完成,不如说它根本就不存在——中国电影从来也没有一个和平递进的发展历程,它本身便是片断式的,有头无尾的,它的历史无法给现在以借鉴,它的现在也无法给历史以辉煌,它无法自圆其说,空有一腔随家国命运跌宕的惆怅。所以,如果有人问,这本书是不是一本全新的关于中国电影百年历史的书,我委实不敢认同。我想,中国电影百年缺少的绝不是一本历史教科书,而是和他一起重温那早慧天真的童年、热情梦想的青年和命运多舛的壮年岁月的勇气。如果一定要给这本书一个说法,我愿意把它当成一次漫长的重逢,一次深切的同行,一次为了前行的回首。在这本书出版之际,《中国电影百年》的专题每天都还在《新京报》上和读者见面。编辑部最初打出的是“我们的一年,中国电影的一百年”的口号,准备用一年的时间和中国电影百年来一次“漫长的婚约”,没想到现在一年已过,电影的新时期才刚刚开始。对着一年可数的几部可看的国产电影,你往往意想不到,中国电影竟然有这么多值得寻回的过往。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文娱编辑部几乎所有的人都为这个庞大的约会付出过努力,他们采访当事人,收集史料,观看电影,书写还原百年中国电影的点点滴滴……虽然只是大众媒体的一项面向公众的策划,我自问我们在一手资料采集上的投入不亚于任何专业的治史队伍,我们对中国电影的专业情怀也不亚于程季华们。最重要的是,能够拥有长达一年的时间,在速朽的娱乐编辑生涯中,和中国电影百年站在一起,每天都在面对新的命题,每天都有新的发现,那种慢慢探寻的幸福,再不会有其他人能够拥有。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电影百年:1905-1976》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章 1905—1920年襁褓中创造第一
1905年《定军山》
中国电影的第一次投射/3
1908年虹口活动影戏院
把电影放进电影院/6
1909年亚细亚影戏公司
西资东进的电影黎明/9
1913年《难夫难妻》
当摄影机遇到文明戏/12
1913年《庄子试妻》
奇男子开创香港电影源流/16
1918年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
民族电影工业击出重拳/20
1920年《春香闹学》、《天女散花》
梅兰芳舞出古剧新章/23第二章 1920—1929年迅速发育的十年
1921年《阎瑞生》、《海誓》、《红粉骷髅》
故事从此越说越长/29
1922年明星电影公司
“明星”既出,谁与争峰/32
1922年《劳工之爱情》
眼见为实的爱情喜剧/36
1923年《孤儿救祖记》
依靠“社会”拯救票房/39.
1924年鸳鸯蝴蝶派
鸳鸯蝴蝶的年代,儿女情长的电影/42
1924年昌明电影函授学校
现在开始上课!中国电影/44
1925年洪深
编个故事给你看,好吗?/47
1925年天一影片公司
那时他们还不叫“邵氏”/5l
1926年四大女明星
那时烟花特别多/55
1926年南国电影剧社
当时青年当时梦/58
1928年《火烧红莲寺》
剑光侠影的第一把火/62
1928年《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
记录在那战火纷飞时/66
1927一1929年“六合围剿”
也曾如此快意江湖/68第三章 1930—1939年被腰斩的黄金时代
1930年联华影业公司
中国电影托拉斯的最初尝试/75
1930年《寻兄词》
阮玲玉唱出中国电影第一声/78
1930—1931年《电影检查法》
水银灯下,剪刀亮相/8l
1931年《歌女红牡丹》
沉默是银,有声是金/85
1933年“电影皇后”选举
美人阵中看“蝶”舞/89
1933年《狂流》、《春蚕》
季节轮换,潮流左转/93
1934年《桃李劫》
春风桃李花开日/96
1933—1934年影评大战
舞文弄影笔生硝烟/99
1935年阮玲玉之死
一代名伶凄凉谢幕/102
1936年好莱坞明星访沪
贝弗利山上的来客/106
1937—1941年“孤岛电影”
方寸自由中的狂欢/109
1937—1938年内地影人南下香港
从“孤岛”驶向“自由港”/112
1938年“中制”与抗战电影
战火交织中的板块漂移/l 15
1939—1940年《东亚之光》
日本战俘与中国电影传奇/118
大上海流金巅峰之《渔光曲》
渔光点点,闪耀红都/12l
大上海流金巅峰之《神女》
“神女”是如何变成“女神”的/123
大上海流金巅峰之《大路》
一条赤裸着胸肌的大路/126
大上海流金巅峰之《联华交响曲》
宫商迭奏的影坛盛事/129
大上海流金巅峰之《马路天使》
金嗓唱出弄堂诗篇/131
大上海流金巅峰之《十字街头》
乱世青春笑中有泪/133
大上海流金颠峰之《夜半歌声》
爱恐怖魅影,更爱夜半天真/135
“你是明星”之阮玲玉
悲剧女王的戏梦人生/138
“你是明星”之胡蝶
挥动翅膀的生命旅程/142
“你是明星”之金焰
来自异国的金色火焰/145
“你是明星”之黎莉莉
一个世纪的行云流水/148
“你是明星”之王人美
倔强而孤单的“野玫瑰”/153
“你是明星”之赵丹
穿越“地狱之门”的表演大师/157
“你是明星”之周璇
身世迷狂的天涯歌女/16l第四章 1940—1949年在废墟中歌唱
1938—1940年特殊时期特殊创作
“延安电影团”的创建与拍摄/167
1941年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
生根于民族传统的动画事业开端/169
1937一1945年“满映”时期代表人物李香兰
一个被时代愚弄的人/173
1947—1948年《八千里路云和月》、《新闺怨》
史东山的巅峰时期/176
1947年第一部史诗片《一江春水向东流》
现实主义奠基人蔡楚生/179
1945—1949年文化精英成为电影创作中坚力量
创立中国自己的现代电影模式/182
1947年《不了情》和《太太万岁》
张爱玲:银幕上写就“浮世的悲欢”/186
1947年首部在“大光明”上映的国产片《假凤虚凰》
“话剧泰斗”黄佐临独创喜剧经典/19l
1948年《哀乐中年》描写都市悲喜剧
桑弧用喜剧写出人生悲凉/196
1948年诗人导演费穆的巅峰之作
《小城之春》:站在废墟上眺望远方/205
1948年第一部外语中译片《一舞难忘》
摸着石头过河,走自己的译制片道路/210
1948年冷峻现实主义典范《万家灯火》
朴素平实的创作者沈浮/214
1948—1949年上海影人第三次南渡香港
在时代的底色上唱复调的歌/217
1931一1948年萌芽后期的台湾电影
在重压下艰难求存/221
1948一1949年漫画《三毛》搬上银幕
《三毛流浪记》:从画格到银幕/224
1949年郑君里首次独立执导
《乌鸦与麻雀》:跨越两个时代/228
1949年“东影”初探新中国电影体制
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诞生/232
1946一1949年女星战后大放光彩
让半个世纪前的追星梦发扬光大/235
1946—1949年男星战后各展其长
男性魅力全面张扬/238第五章 1950一1959年从头再来分开旅行
1950年脱胎于民间传说和真实故事的《白毛女》
重温“北风那个吹”的集体记忆/243
1950年《我这一辈子》铸就平民史诗
石挥:“我这一辈子”天问式的慨叹/246
1950年新中国第一本电影杂志《大众电影》创刊
伴随着中国电影共同兴衰起落/25l
1951年《人民日报》发表批判《武训传》的社论
第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思想运动/254
1951年史诗韵味作品《新儿女英雄传》
北影:一个预示未来的新名字/258
1952年准史诗片《南征北战》
上影:在海派和延安之间摸索转型/261
1951—1953年八家民营电影公司并入上影厂
民营电影国有化改造宣告完成/264
1952年新联、中联等粤语片制作公司成立
迎来粤语电影“黄金时代”/267
1956-1957年吕班喜剧三部曲
“东方卓别林”吕班探索喜剧创作/270
1957年《柳堡的故事》展现战争中的爱情
王苹: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274
1958年电影事业与电影创作受到“大跃进”冲击
“大跃进”产生“纪录性艺术片”/277
1957年邵逸夫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邵氏:无法重现的电影王国/280
“难忘的1959”之《林则徐》
赵丹表演史上一个新里程碑/283
“难忘的1959”之《青春之歌》
一代人的浪漫情怀/286
“难忘的1959”之《五朵金花》
杨丽坤:永远抹不去的美丽/289
“难忘的1959”之《林家铺子》
屹立峰顶的艺术精品/293第六章 1960-1969年急刹车与快起步
1960年“吴琼花”使祝希娟获得首届“百花奖”
《红色娘子军》的光荣和遭遇/299
1960年音乐风光片《刘三姐》
一程山水一程歌/302
1960年《南北和》与香港商业导演旗帜人物王天林
“南北”文化融合香港意识初显/306
1961年《星星月亮太阳》、《蓝与黑》与“过渡一代”
难解流亡情结追寻国族记忆/310
60年代香港诞生《黄飞鸿》电影系列
关德兴:黄飞鸿神话的诞生/313
1963年黄梅调影片《粱山伯与祝英台》风靡港台
李翰祥:三十年细说从头/317
1963年台湾电影“健康写实主义”路线
李行:寻找温情理想和灵魂居所/320
1962—1964年百花奖掀开群众性电影评奖历史篇章
百花奖:从盛放到夭折/323
1963年《李双双》用喜剧表现农村妇女形象
张瑞芳:荣誉北后的遗感与反思/326
1963年《农奴》
不拘于常规叙事的黑白影像/329
1963年《小兵张嘎》
在银幕上生活而不是表演/333
1963年《早春二月》
投入时代的洪流/336
1963年呈现多元化风格的《冰山上的来客》
花儿为什么永远这样红/339
1961—1964年动画巨片《大闹天宫》
孙悟空上天入地万籁鸣夙愿得偿/342
1964年《英雄儿女》
青春消逝犹记烽火/345
1965年《地道战》
地面以下的大众狂欢/348
1963年《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二卷)出版
悟历史于一刹寻大道于一生/351
1965年“音乐歌舞史诗”《东方红》
一个意味深长的句号/359
1966年《大醉侠》开启新派武侠片潮流
胡金铨:政治武侠寄情山水/36l
1967年《独臂刀》成就划时代的武侠经典
张彻:以阳刚武侠打破旧腐陈规/365第七章 1970—1976年前路更漫长
1968—1974年《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灯记》
“八亿人民八台戏”的特殊记忆/37l
1974年故事片“奇葩”《闪闪的红星》
潘冬子:非常岁月里的闪闪童心/374
1974年石油工人题材影片《创业》
“政治大雪”下《创业》蒙难记/377
1971年《唐山大兄》使香港功夫片开始走向世界
李小龙:终极武术是诚实表达自我/380
1976年香港喜剧电影经典之作《半斤八两》
许冠文:令普罗大众会心一笑/383
20世纪70年代台湾琼瑶电影明星的黄金时代
二秦二林在水一方/386
1972年安东尼奥尼来华拍摄纪录片《中国》
安东尼奥尼眼中的《中国》/390
1972—1976年伊文思在中国拍摄《愚公移山》
伊文思:飘泊东方的西方人/395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