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逻辑学(论理学)冯契文集(第二卷 逻辑思维的辩证法)

冯契文集(第二卷 逻辑思维的辩证法)

冯契文集(第二卷 逻辑思维的辩证法)

定 价:¥30.00

作 者: 冯契著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冯契文集
标 签: 哲学

ISBN: 9787561714799 出版时间: 1996-06-01 包装: 精装
开本: 21cm 页数: 483 字数:  

内容简介

  从时间顺序来讲,这是作者晚年系统阐述其哲学思想的首部著作,根据作者于80年代初为研究生讲课的记录整理而成,并经过作者仔细阅校。千年之后,作者决定把此书列为当时正在撰写的《智慧说三篇》的第二篇(理论化为方法),此时他感到有必要对此书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结构上作些调整修改。作者的溘然去世使他未能实现这个愿望,但也使后人能较真实、全面地了解80年代初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已经达到了怎样的水准。全书共有九章,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逻辑思维过程的辩证法和逻辑思维形式的辩证法。在作者看来,逻辑思维(包括普通逻辑思维)是包含辩证法的,而对它的认识和运用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作者的任务是对这个过程进行反思,并对达到自觉状态的辩证思维的基本形式(范畴、规律)和方法进行系统探讨。作者对逻辑思维过程的考察的主要内容是对他后来所说的“广义认识论”的四个问题的讨论: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在?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何以可能?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具体真理?如何培养理想人格?作者把认识过程的基本关系“能”(认识主体)“所”(认识客体)关系同“知”(认识)“行”,(实践)关系结合起来考察,把中西哲学传统(如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体”“用”范畴、“仁”,“智”统一学说,中国近代哲学家金岳霖的概念的摹写和规范双重作用的观点,古希腊哲学中对于意见和知识的区分,德国古典哲学中对于知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抽象真理和具体真理的区分,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对于科学革命的讨论、发生认识论对于行为操作同逻辑思维的关系的研究,等等)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论观点结合起来,对人类认识从不知到知、从抽象真理到具体真理、从知识到智慧的辩证发展过程进行了富有独创性的讨论。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进一步说明了认识的辩证法如何经过逻辑思维的范畴,转化为方法论的一般原理。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逻辑思想和中国古代的辩证逻辑传统的互相诠释,作者勾画了一个以“类”(包括一系列在“知其然”的认识阶段所运用的范畴)、“故”(包括一系列在“求其所以然”阶段所运用的范畴)、“理”(包括一系列在“明其必然与当然”阶段所运用的范畴)的次序作安排的辩证思维范畴体系。在把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认识)辩证法统一起来考虑的基础上,作者阐述了辩证方法的两条基本要求:贯穿于逻辑范畴体系中的对立统一原理转化为分析与综合相结合,认识过程的辩证法的运用表现为理论和实际的统一。

作者简介

暂缺《冯契文集(第二卷 逻辑思维的辩证法)》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逻辑是“对世界的认识的历史的总计、总和、结论”
    第一节 研究辩证逻辑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辩证逻辑是认识史的总结和客观现实的辩证运动的反映
    一、客观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统一
    二、辩证逻辑是认识史的总结
    三、辩证逻辑是客观现实的辩证运动的反映
    第三节 研究辩证逻辑的途径和方法
   第二章 逻辑思维与实践经验
    第一节“能”“所’、“知’“行”关系
    第二节 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在?
    一、过去哲学家对感觉的种种责难
    二、唯物主义的感觉论
    三、实践与感性直观的统一
    第三节 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何以可能?
    一、休谟、康德的问题
    二、概念的形成过程
    三、概念的双重作用
    第四节 辩证法是普通逻辑思维所固有的
   第三章 意见与真理
    第一节 对“疑问”的分析
    第二节 意见(以及观点)的矛盾运动与辩证逻辑思维的开始
    一、真理和谬误的矛盾
    二、意见的矛盾
    三、观点的争论
    四、辩证逻辑的开端
    第三节 实践检验与逻辑论证
    第四节 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具体真理?
    一、过去哲学家对逻辑思维提出的责难
    二、关于具体真理的学说
    三 关于具体概念的学说
   第四章 哲学、科学和逻辑的历史联系
    第一节 哲学发展的逻辑
    一、哲学达到批判总结的历史条件
    二、哲学围绕思维和存在关系而展开的螺旋形发展
    第二节 科学发展的逻辑
    一、科学革命
    二、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及各门科学之间又分化又综合的发展
    第三节 辩证逻辑的历史发展
    第四节 辩证逻辑将取得新的面貌
   第五章 由自发到自觉
    第一节 自在和自为,自在之物和为我之物
    第二节 关于异化
    第三节 如何培养自觉的人格
    第四节 理想与现实
    第五节 辩证思维由自发到自觉
   第六章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
    第一节 逻辑思维的内容与形式
    第二节 事实和理论
    一、事实
    二、理论
    三、事实和理论的统一
    第三节 不能否认辩证逻辑
    第四节 不能贬低形式逻辑
    第五节 形式逻辑的客观基础
    第六节 辩证逻辑关于具体概念的学说
    第七节 概念展开为判断、推理的运动
   第七章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思维的根本规律
    第一节 概念的对立统一与判断的矛盾运动
    第二节 分析和综合的结合
    第三节 观点的批判和实践的检验
   第八章 逻辑范畴
    第一节 范畴的一般涵义
    一、范畴是哲学和科学的基本概念
    二、范畴的辩证本性
    三、逻辑范畴的特点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与逻辑范畴的体系
    第三节 关于“类”的主要范畴
    一、同一和差异
    二、个别、特殊和一般
    三、整体和部分
    四、质和量
    五、类和关系
    第四节 关于“故”的主要范畴
    一、因果关系和互相作用,条件和根据
    二、实体和作用
    三、内容和形式
    四、客观根据和人的目的
    第五节 关于“理”的主要范畴
    一、现实、可能和必然
    二、必然与偶然
    三、目的、手段和当然之则
    四、必然和自由
    第六节 逻辑范畴体系的统一性和无限前进运动
   第九章 方法论基本原理
    第一节 辩证方法的基本环节
    第二节 观察的客观性(从实际出发)
    第三节 从分析与综合的结合谈抽象与具体
    第四节 归纳、演绎与类比
    第五节 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
    第六节 假设和证明、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附录 索引
   整理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