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育教育管理学习与发展: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

学习与发展: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

学习与发展: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

定 价:¥58.00

作 者: 林崇德著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教育学

ISBN: 9787303044436 出版时间: 2003-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1cm 页数: 483 字数:  

内容简介

  《学习与发展: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修订版)》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林崇德教授根据20佘年的实验研究成果写成的,是经过反复修订,经过读者与市场考验、经过专家认可的一部独特、经典的学术专著。《学习与发展: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修订版)》在教学与发展篇中表明了全书的目的、意义、方法和特色,具体阐述了学习的实质与功能,学习与发展的心理学研究,以及教学实验的研究方法等问题。《学习与发展: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修订版)》在心理能力发展篇中,首先阐述了智力与能力的含义,提出了以思维为核心的智能成分、结构、特点和层次;其次探讨了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哲学思想,探索其发展的规律和基本理论问题;再次利用研究的材料,揭示了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的特点或总趋势。《学习与发展: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修订版)》在全面发展篇中,具体阐述了智力活动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心理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剖析了全面发展与整体改革的关系等问题,分析了整体改革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

作者简介

  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专业毕业生,教育科学硕士、博士。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讲师,发展心理研究所教授、副所长、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教委教育评价专家员会委员,等等。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与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心理发展与教育》主编、《心理学报》副主编,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21所大学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学术委员,中央教科所与国家教肓发展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兼儿童与教育心理学分会理事长,亚洲太平洋地区健康心理学会第一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与中小学心理健康咨询委员会主任,等等。著有《应用心理学书系》、《教育的智慧》、《发展心理学、》《智力的培养》等书。

图书目录

教学与发展篇
第一章 教与学的活动
第一节 教学是师生交互作用的活动
一、教师教的活动
二、学生学的活动
三、教与学的交互作用
第二节 对学习规律的探索
一、学习理论的鸟瞰
二、学习规律的揭示
三、学习研究的新进展
第三节 学习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一、人类的认识是一种实践性的反映
二、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或认知活动
第四节 教学的目的旨在学生的发展
一、关于学生发展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
二、教学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过程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人才
第二章 学习与发展的研究简史
第一节 西方对“学习与发展”的研究
一、对“学习与发展”进行科学研究
二、对“学习与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第二节 苏联对“学习与发展”的研究
一、对“教学与发展”作心理学的理论研究
二、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实验教学
第三节 中国对“学习与发展”的研究
一、古代的“教育与发展”观
二、艾伟是我国最早对“学习与发展”作心理学研究的学者
三、朱智贤的教育与发展观
四、对“学习与发展”的实验研究
第三章 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学生的发展
第一节 在教学中探索学生心理发展是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
一、生态化运动
二、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心理学的方法与手段
三、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中国化的研究意义和途径
第二节 在教学中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的方法
一、研究的理论与实际
二、研究的方法与措施
心理能力发展篇
第四章 智力与能力的概述
第一节 关于智力与能力及其发展的理论
一、有关智力与能力的主要观点
二、智力与能力研究的新进展
三、智力与能力发展与培养的理论和实践
第二节 思维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
一、概括是思维的基础
二、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智力与能力的突破口
三、最终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三节 思维是一个系统的结构
一、探索思维结构的理论基础
二、思维心理结构的组成因素
三、思维结构是静态结构与动态结构的统一
第五章 心理能力发展的哲学问题
第一节 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一、遗传与生理成熟是智力与能力发生、发展的生物前提
二、智力与能力发展的脑科学研究
三、环境和教育在智力与能力的发生、发展上起决定作用
四、实践活动是智力与能力发展的源泉
第二节 外因与内因的关系
一、中小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内部矛盾是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动力
二、什么是中小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内部矛盾
三、客观的要求必须适当
第三节 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的关系
一、智力与能力发展年龄特征的一般概念
二、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三、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问题在教育工作上的意义
第六章 中小学生智能发展的特点
第一节 中小学生智能发展的一般特征
一、小学生智能发展的一般特征
二、中学生智能发展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中小学生概括能力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生概括能力发展的特点
二、中学生概括能力发展的特点
第三节 中小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二、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三、思维品质发展的内在关系及其完善
第四节 中小学生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生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
二、中学生辯证逻辑思维的发展
心理能力培养篇
第七章 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智能的突破口
第一节 国内外心理学界关于思维品质发展与培养的研究
一、国外心理学界对思维品质的研究
二、中国心理学界对思维品质的研究
第二节 关于思维品质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的实质
一、关于思维的深刻性
二、关于思维的灵活性
三、关于思维的独创性
四、关于思维的批判性
五、关于思维的敏捷性
第三节 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智能的突破口,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好途径
一、一则实验的列举
二、研究思维品质的重要性
三、发展学科能力离不开思维品质的培养
第八章 中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与培养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中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基本内容
二、中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思维品质
三、对中小学生数学能力结构的基本认识
四、概括是数学能力的基础
第二节 中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一、小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特点
二、中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特点
第三节 中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一、加强数学概括能力的培养
二、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上
第九章 中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与培养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听说读写能力是中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基本内容
二、中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思维品质
三、对中小学生语文能力结构的基本认识
四、概括是语文能力的基础
第二节 中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一、中小学生语文“听”的能力的发展
二、中小学生语文“说”的能力的发展
三、中小学生语文“读”的能力的发展
四、中小学生语文“写”的能力的发展
第三节 中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一、以语文思维品质的培养为突破口
二、从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入手
全面发展篇
第十章 智力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
第一节 非智力因素研究的历史回顾
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非智力因素研究的产生阶段
二、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非智力因素概念研究的发展阶段
三、非智力因素概念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非智力因素的结构
一、情感
二、意志
三、个性意识倾向性
四、气质
五、性格
第三节 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一、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绩三者的相互关系
二、对几个非智力因素作用的剖析
第四节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发展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十一章 心理能力发展的个性差异
第一节 心理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一、心理能力发展水平与智商
二、超常学生的研究
三、对成绩落后学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第二节 心理能力认知方式的差异
一、对场独立性、场依存性的研究
二、认知方式与中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关系
第三节 心理能力类型组合的差异
一、不同智力因素组合的类型
二、生理类型的差异在心理能力上的表现
三、不同学科能力表现的类型
第四节 心理能力表现范围的差异
一、学习领域与非学习领域心理能力的差异
二、表演领域与非表演领域心理能力的差异
三、学术领域与非学术领域心理能力的差异
第十二章 全面发展与整体改革
第一节 走向整体改革的必然性
一、单科改革面临着挑战
二、整体改革的层次与类型
三、整体改革的内涵与方法论
第二节 整体改革措施的心理学研究
一、端正教育思想,把德育放在教改的首位
二、改革教育内容
三、改革教学方法
四、改革评价方法和手段
第三节 整体改革有助于学生心理能力的发展
一、整体改革促进心理能力的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
三、继续作“单科改革走向整体改革”的探索
四、整体改革的关键是抓教师队伍的建设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