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人口学当代华南的宗族与社会

当代华南的宗族与社会

当代华南的宗族与社会

定 价:¥25.00

作 者: 周大鸣等著
出版社: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人类学高级论坛文库
标 签: 宗族

ISBN: 9787207061140 出版时间: 2003-07-01 包装: 简裝本
开本: 21cm 页数: 381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十四章,包括宗族复兴与乡村治理的重建;宗族结构与村落政治;宗族制度的变迁与调适;宗族历史与族群互动;宗族组织与权力结构的变迁;宗族冲突与族群意识;宗族发展与族群的文化整合;宗族文化与族群认同;客家民居与宗族文化;科举业与宗族发展;民间信仰与族群边界;“契哥”习俗与宗族原则的适应弹性;经贸发展与宗族复兴;自然环境与族群变迁等等。 通读之,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内容丰富,材料翔实。本书的主体内容是人类学式的田野调查报告,作者是具有丰富田野调查经验的学者,他们通过长时期的蹲点式的实地考察,对各自研究的社区历史、文化与宗族社会有着较深刻的认识,搜集和掌握了一大批文献材料和访谈材料,使之论之有据。 二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本书虽然以华南地域为名,然而无论是在本书的前言还是各章内容中,并非视华南而华南,而是在各个具体地理或文化单元的基础上,将视野放宽到整个华南,还涉及福建和江西等主要的客家聚居区,以及青海等地,以便于比较研究。 三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这主要表现两个方面,第一,本书有多篇是属于回访式追踪研究,如周大鸣对于葛学溥研究的潮州凤凰村回访,高崇对于杨庆堃广州南景村的回访,试图从社会文化变迁这一角度,理解宗族这一重要的社会组织的发展演化。第二,既有关注宗族社会史,又有关注当代宗族的复兴和重建,着重以宗族组织和客家族群为背景深度探讨当代中国面临的重要的现实问题。 本书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从多角度、多层面、多地域理解华南宗族特别是客家地区的宗族与社会,以及现代化背景下宗族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在关注宗族作为血缘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之外,还对宗族的政治共同体密切注视,既有较高的学术贡献,又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周大鸣 湖南湘潭人,教授,人类学(都市人类学、族群与区域文化方向)博士生导师,现为人类学系主任,中山大学中国族群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都市人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兼职教授、美国Chinese Sociology Anthropology杂志主编。1993年8月~1994年9月美国亚洲教育联合资助,美国太平洋路德大学访问学者,1998年8月~1999年8月哈佛-燕京学社资助美国哈佛大学的访问学者,并多次到香港、澳门、台湾及加拿大、日本、荷兰、意大利等地进行讲学及学术交流活动。周大鸣教授主要从事人类学理论和方法、都市人类学、族群与区域文化、应用人类学研究,代表著作《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中国乡村都市化》、《现代都市人类学》,代表论文《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冲突》、《中国人类学研究有待解决的三个问题》、《澳门族群》、《凤凰村人口的变迁》、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研究》。

图书目录

人类学高级论坛文库
绪论 当代华南的宗族与社会发展
一 宗族研究概述
二 本研究的构架和选点
三 本书内容简介
第一章 宗族复兴与乡村治理的重建
一 宗族的复兴及其评价
二 当前乡村治理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三 宗族的复兴对于乡村治理重建的意义
四 结果与讨论
第二章 宗族结构与村落政治:集权、分权及自治
一 宗族的内在结构
二 华南的宗族与村落——集权与分权
三 华北的宗族与村落政治——分权与自治
第三章 宗族制度的变迁与调适:以潮州凤凰村为例
一 戴氏宗族的起源
二 祖先崇拜
三 宗族的衰落与复兴
四 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 宗族历史与族群互动:以丰顺县汤南镇罗氏宗族为例
一 汤南罗氏宗族的形成
二 红旗和白旗之争
三 长坑的五个姓氏
四 鸦片种植区
五 土地改革运动中资源和社会关系的变化
六 集体化运动:个人宗族坐标的迷失
七 两种制度下的治水和族群关系
八 矫枉过正登峰造极
九 维持罗氏宗族社会秩序的力量
十 宗族对立或冲突作用的评估
第五章 宗族组织与权力结构的变迁:以广州南景村为例
一 解放前的权力结构
二 解放后的权力结构
三 当前的权力结构
四 结果与讨论
第六章 宗族冲突与族群意识:以广东四个客家村社为例
第七章 宗族发展与族群的文化整合:以丰顺县留隍镇九河村为列
第八章 宗族文化与族群认同:以丰顺县留隍镇溪北村为例
第九章 客家民居与宗族文化:以惠阳市崇林世居为例
第十章 科举业与宗族发展:以乐安县流坑董氏宗族为例
第十一章 民间信仰与族群边界:以和平县李坑村为例
第十二章 契哥习俗与宗族原则的适应弹性:以丰顺县八乡为例
第十三章 经贸发展与宗族复兴:以乐安县流坑董氏及丰顺县汤南罗氏为例
第十四章 自然环境与族群变迁:以撒拉族孔木散和客家山区宗族制度为例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