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诉讼法证据法学(法学新阶梯:新版法学教科书)

证据法学(法学新阶梯:新版法学教科书)

证据法学(法学新阶梯:新版法学教科书)

定 价:¥34.00

作 者: 何家弘,刘品新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丛编项: 法学新阶梯
标 签: 程序法

ISBN: 9787503646157 出版时间: 2004-02-13 包装: 平装
开本: 23cm 页数: 430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阐述了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证据法的理论基础,证据法的基本原则,证据概念与证据资格,以及司法证明的概念与对象等内容。

作者简介

  何家弘,男,满族,1953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去“北大荒”,务农8年;1977年返回北京后当过两年建筑工人;197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学习法律;1983年考取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研究生;1986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此后曾两次赴美国进修学习,并于199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诉讼法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侦查学方向和证据学方向),入选北京市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北京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兼任北京市刑侦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物证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理事、欧美同学会会员、国际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会员等。自1984年以来,何家弘已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教材、随笔、小说等20余部,各类文章200多篇。《北京日报》、《检察日报》、《人民公安报》、《中华读书报》、《中国青年报》、《青年参考》、《作家文摘》、日本的《留学生新闻》、《法律与生活》、《方圆》、《金盾》、《警界》、《北京青年周刊》等报刊都曾对其进行过专门的报道。主要著作:《同一认定——犯罪侦查方法的奥秘》、《私人侦探与私人保安》、《审讯与供述》、《刑事证据大全》、《中美检察制度比较研究》(英文版)、《外国犯罪侦查制度》、《毒树之果——美国刑事司法随笔》、《证据调查》、《新编证据法学》(司法部统编教材)、《法律英语》、《域外痴醒录》、《欧美刑事司法制度》、《当代西方犯罪与罪案实录》、《犯罪鉴识大师李昌钰》、《黑蝙蝠·白蝙蝠——证据的困惑》,以及以“洪律师”为主人公的推理小说《疯女》、《人生黑洞——股市幕后的罪恶》、《人生误区——龙眼石之谜》、《人生怪圈——神秘的古画》等。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
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大陆法系国家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四节 中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 证据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认识论
第二节 方法论
第三节 价值论
第三章 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遵守法制原则
第二节 实事求是原则
第三节 证据为本原则
第四节 直接言词原则
第五节 公平诚信原则
第六节 法定证明与自由证明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章 证据概念与证据资格
第一节 证据的真实观
第二节 证据的定义
第三节 证据的资格
第五章 证据的学理分类
第一节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第二节 原生证据与派生证据
第三节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第四节 本证与反证
第六章 证据的法定形式
第一节 物证
第二节 书证
第三节 视听资料
第四节 证人证言
第五节 当事人陈述
第六节 鉴定结论
第七节 笔录
第七章 司法证明的概念与对象
第一节 司法证明的概念
第二节 证明对象的概念
第三节 证明对象的构成
第八章 司法证明的环节
第一节 取证
第二节 举证
第三节 质证
第四节 认证
第九章 司法证明的方法
第一节 司法证明方法的特点和种类
第二节 推定与司法认知
第三节 同一认定方法
第十章 司法证明的责任
第一节 证明责任的概念
第二节 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
第四节 行政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
第十一章 司法证明的标准
第一节 司法证明的基本范畴
第二节 外国的司法证明标准
第三节 中国的司法证明标准
第十二章 司法证明的规则
第一节 司法证明规则概述
第二节 外国的司法证明规则
第三节 中国的司法证明规则
第十三章 证据证明力的审查评断
第一节 证据证明力审查评断的一般原理
第二节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证明力审查评断
第三节 七种法定证据的证明力审查评断
第四节 全案证据证明力的综合审查评断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