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农业与工业化(上卷 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

农业与工业化(上卷 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

农业与工业化(上卷 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

定 价:¥18.00

作 者: 张培刚著;曾启贤,万典武译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发展经济学研究丛书
标 签: 农业

ISBN: 9787560928289 出版时间: 2002-01-01 包装: 精装
开本: 22cm 页数: 259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是194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的《哈佛经济丛书》第85卷,是第一本试图从历史上和理论上比较系统地探讨农业国工业化问题的学术专著,曾获该校1946-1947年度最佳论文奖和“威尔士奖金”,在国际上颇有影响。1951年译成西班牙文,在墨西哥出版;1969年,英文本又在美国再版。现将本书中译稿,作为《农业与工业化》的上卷出版。作者将在此基础上,对本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简介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的奠人。1913年生,193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1941——1945年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经济学谙研究会名誉会长,中美经济合作学术委员会中方主席。

图书目录

《农业与工业化》的来龙去脉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概述
导论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述评
第一节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第二节 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第三节 区位理论分析方法
第四节 分析方法评论
第二章 农业与工业的相互依存关系
第一节 联系因素之一:食粮
一、人口与食粮
二、食粮与经济活动的区位化
三、收入与对粮食的需要
第二节 联系因素之二:原料
一、加速原理与周期变动
二、原料成本与工业区位
第三节 联系因素之三:劳动力
一、人口与劳动力供给
二、人口的职业转移——劳动力自农村转入工商业以及自工商业转入农业
第四节 农民作为买者与卖者
一、农民作为买者
二、农民作为卖者
第三章 工业化的理论
第一节 工业化与产业革命
第二节 工业演进中的发动因素与限制因素
一、发动因素:企业创新管理才能及生产技术.
二、限制因素:资源及人口
第三节 工业化的类型
一、工业化的开始
二、工业化的程序和阶段
三、工业化的速度
第四章 工业化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
第一节 工业发展与农业改良
第二节 当作生产单位的农场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
一、机械化的方式
二、机械化的条件
三、机械化对于生产的影响
第四节 农作方式的重新定向
第五节 农业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
第五章 工业化对于农场劳动的影响
第一节 关于“补偿作用”的诸种学说
第二节 劳动在农业收入中所得的份额
第三节 劳动力从农场到工厂的转移
第六章 农业国的工业化
结语
附录(一)对“工业”概念的探讨
附录(二)农业作为一种“工业”与农业对等于工业
参考书目
英汉人名对照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