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注译本

刑事诉讼法:注译本

刑事诉讼法:注译本

定 价:¥48.00

作 者: (美)布鲁姆(Robert M. Bloom),(美)布罗顿(Mark S. Brodin)著;郝银钟,张泽涛注
出版社: 中国方正出版社
丛编项: ASPEN释例系列
标 签: 法学教材

ISBN: 9787801076540 出版时间: 2003-08-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5cm 页数: 358 字数:  

内容简介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中,中华民族以其悠久的文化传统南北朝时期,律学的发展更是带来了中国古代法律理论的法律从才的大量涌现,隋唐以后,以律典、断案以及律学为科内容的选拔官吏制度,充分反映了法学教育在社会中与影响。 人类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西方法律思想的“西风东渐”,中构。随后,北京大学法律系、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法律系等富等政洼院系次第复办和新建,新中国法学教育无论在规模、体系以及内容上均有了显著的发展。虽然在文化穴革命期间中国法学教育受到很大冲击,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中国的法制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国法学教育事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跃发展。一个从曾法教育到专业法律人才培养的完整法律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自前;经教育鄗认可具有法律专业本科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己达298所断。新中国法学教育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快速发展起来的;中国法学教育界始终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以开放的胸襟,采取走出云、请进来的办法,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法律界、法学教育界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的法律教育不断迈向吏高层次。其中“中美著名唐学院院长联席会议暨中美法学教育的未来”学术研讨会(199B年6月)、“中国:欧洲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联席会议暨欧JU一体化与中欧法学教育合作学术研讨会(2000年6月)。”亚洲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2001年12月)等一系列国内外法学教育交流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2600年12月举行的”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成立五十周年庆祝大会“,是中国法学教育走向世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法学教育盛会,不仅表明中国法学教育的蓬勃发展已为世界各国所肯定,而且架起了东西方法学教育交流合作的桥梁。在中西法律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中国法学教育兼收并蓄,不斩吐故纳新,保持着永续发展出势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举措。在甲外法律文化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的新形势下,推行法学领域中的双语教学有利于中国法制体制改革和店学教育的深化;有利于创造一个适应国际规则的中国法律人才成长的环;有利于中外法律文化的相互吸收与借鉴。目前,全国法律院校纷纷展开双语教学的尝试和探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于国内尚无一套具有一定权威性和较高水准、可供高等汪学教盲直接使用的原版教材,使店学双语教育缺少有效的载体,在一启程度上影响了法学双语教学的进…步推行。甲国方正出版社副社长、中国人民大学店学院在职博土研夹生胡驰同志利用在美国哥伦比Ⅱ大学法学院作为朋一年访问学者的机会,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并邀请专家论证,从美国排名前十位的法学院数十种法学教材中经过精心筛选,选择了一套适庀我国法学教育实际的经典法学教材,并从美国以出版法学教材而著名的出版公司Aspen处购得版权,邀请专家加以注解,以全新的形式在国内出版,供各法学院校双语教学之用。这套教材的英文原版部分,无论在内容、容量和形式上比较适合我国法学院校本私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研习美国法律和专业英语2用;特别是它每一章节所附的”释例私解析“部打(Exsm-pies&Expranatiofls),是每一个作者汲收美国法院多年判例的精哗总结整理出的理解和指导该法在实践操作中的精要之所在,因而也是该系列教材的特色之所在,值得我们国内的教材编写者借鉴学习。另外,中国方正出版社此次并没有简单地采用”影印版“的方式引进本系列教材,而是充分考虑到中医学生英美法知识背景相对薄弱、相应方面辅助读物有限等实际困难,特地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和一些有英美法留学背景的人士,为本系列教材中的关键词、核心概念和一些具有深远影响的法院判例做了翔实准确的注释,同时指引读者在中国法与美国法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滔活用、融会贯通。本书的重点是美国宪法中被称为”权利法案“的那一部分内容,特别是第四、第五和第六修正案。合众国的缔造者们通过制定这些宪法条文,力求限制政府权力并保障犯罪娣人的人权。第四修正案为政府搜查公民身体和居住场所做出了限制,第五修正案保障被告人免受强迫自证其罪,第六条修正案确保被告人在审判过程中的某些权利。多年来通过无数的案件,宪法中的这些规定都得到了最高法院的解释,这些裁判所确立的原则指导着刑事控诉活动的进程。本书的每一章都分为三个部分。正文部分概要地阐述了现行法律,另外,为了便于理解,我们还设计了一些表格和图形。接下来是问题部分,这一部分由 浅入深地探讨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并启发读者将这些一般性的概念适用于具体的案件事实。最后一部分是解释部分,这一部分将分析前面提出的案例,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作者简介

暂缺《刑事诉讼法:注译本》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刑事诉讼程序概述
第一部分 搜查与扣押--第四修正案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 宪法第四修正案的介绍

第三章 应用第四修正案?
3.1 国家行为——公开搜查与秘密搜查
3.2 对个人隐私的合理期待

第四章 第四修正案要求什么?--合理主义
4.1 合理根据——搜查与逮捕的标准
4.2 合理怀疑——“临时扣留与搜身”的标准
4.3 何谓“临时扣留”?
4.4 Terry案的扩展——停车检查、财产扣押、保护性搜查与“明显感到”原则
4.5 行政搜查

第五章 搜查与逮捕令
5.1 搜查令的要求
5.2 有效搜查令的要件
5.3 搜查令的执行
5.4 行政搜查令
5.5 预期的搜查令
5.6逮捕令的要求
5.7 有效逮捕令的要件

第六章 无搜查与扣押
6.1 引言
6.2 要求合理根据的例外:紧急状态的例外
6.3 要求合理根据的例外:逮捕时的附带搜查
6.4 要求合理根据的例外:汽车搜查例外与车内容器的规则
6.5 要求合理根据的例外:临时扣留并搜身检查与调查拘留
6.6 要求合理根据的例外:行政与查抄物品搜查
6.7 不需要正当理由的无证进入:同意原则
6.8 “视野范围”原则
6.9 借口的问题

第七章 证据排除规则:理论基础、实施、限制
7.1 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
7.2 派生证据原则
7.3 证据排除规则的限制
第二部分 讯问与供认

第八章 自白任意性的标准
……

第九章 米兰达规则
第十章 宪法第六修正案“获得律师辩护权”的规则
第三部分 其他调查程序
第十一章 其他调查程序--目击者指认、人身侵犯、人身特征检查与圈套
第十二章 技术与宪法第四修正案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