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计算机/网络图形图像、多媒体、网页制作综合计算机绘图技术基础

计算机绘图技术基础

计算机绘图技术基础

定 价:¥29.50

作 者: 谢培均,李逊林编著
出版社: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
标 签: 自动绘图

ISBN: 9787810650328 出版时间: 2000-01-01 包装:
开本: 26cm 页数: 430页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计算机绘图技术的基本原理、处理方法和算法程序设计。内容包括:绘图系统硬件配置、支撑软件Turbo C图形函数的功能与应用,基本图形元素生成算法,窗口变换与裁剪技术、二维、三维图形几何变换,工程上三视图、正斜轴侧投影图和选择线架图的生成及消隐。交互技术中网格、橡皮筋技术、徒手画、拖动物体等变换处理、菜单设计。自动把合生成贝齐和B样条曲线、绘制各种饼图、直方图和统计曲线图,动画技术。微型机通用的绘图软件AutoCAD R12.0的功能与应用,Windows图形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编辑、编译、连接、运行和调试技术。本书提供大量的IBM PC微机上调试通过的C程序及打印的图形,书末实习题附有程序解答。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软件专业以及工科其他专业作教材,可作为成人高校工科专业及中专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计算机图形处理和软件设计的科技人员,工矿企业办公室自动化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暂缺《计算机绘图技术基础》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计算机绘图技术
1.1.1  图形信息的特点
1.1.2  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与图形显示的区别
1.1.3  计算机绘图系统的概念
1.2  计算机绘图的主要应用领域
1.2.1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1.2.2  计算机模拟与仿真(CS)
1.2.3  计算机绘图(CD)
1.2.4  过程控制(PC)
1.2.5  办公室自动化(OA)
1.2.6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1.3  计算机绘图技术的简史和发展趋势
1.3.1  计算机绘图技术的简史
1.3.2  计算机绘图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计算机绘图系统的硬件配置
2.1  概述
2.2  图形显示器
2.2.1  单色CRT
2.2.2  彩色CRT
2.3  光栅扫描刷新式图形显示器
2.3.1  组成与工作原理
2.3.2  IBM PC微型机的EGA/VGA图形显示器
2.4  图形输入设备
2.4.1  键盘
2.4.2  光笔
2.4.3  鼠标器
2.4.4  图形输入板
2.5  硬拷贝设备
2.5.1  图形打印机
2.5.2  绘图机
第三章  图形函数和基本图形元素生成算法
3.1  图形函数
3.1.1  图形系统控制函数
3.1.2  视区和屏幕操作函数
3.1.3 直线类绘图函数
3.1.4  填充函数
3.1.5  圆弧类绘图函数
3.1.6 颜色控制函数
3.1.7  像素和位映像操作函数
3.1.8  图形文本函数
3.2  基本图形元素的生成算法
3.2.1  点与直线段的生成算法
3.2.2  圆弧的生成算法
3.2.3  填充域填充
3.2.4  字符的生成
3.3  绘图程序实例
3.3.1  简单图形的绘制
3.3.2  图形函数的演示程序
第四章  窗口变换与图形裁剪
4.1  坐标系
4.2  窗口-视区变换
4.2.1  窗口、视区的概念
4.2.2  窗口-的变换
4.2.3  窗口-规格化设备坐标-视区变换
4.2.4  窗口到视区变换过程
4.3  图形裁剪
4.3.1  直线估的载剪
4.3.2  多边形的裁剪
第五章  图形变换与立体真实感显示
5.1  二维图形的变换
5.1.1  点的变换
5.1.2  直线和平面图形的变换
5.1.3  齐次坐标和平移变换
5.1.4  二维图形变换矩阵小结
5.1.5  复合变换(级联变换)
5.1.6  二级图形变换程序实例
5.2  三维图形的变换
5.2.1  三维平移变换
5.2.2  三维比例变换
5.2.3  三维错切变换
5.2.4  三维反向变换
5.2.5  三维旋转变换
5.2.6  三维复合变换
5.2.7  三维图形变换程序实例
5.3  正投影三面视图变换
5.3.1  三面视图的变换矩阵
5.3.2  C程序实例
5.4  轴侧投影变换
5.4.1  正轴侧投影
5.4.2  斜轴侧投影
5.5  透视投影和视图变换
5.5.1  视图变换
5.5.2  小结与举例
5.5.3  生成不同视点观察房屋透视线架图C程序
5.6  立体真实感显示(消隐处理)
5.6.1  单个凸形物体的消隐处理
5.6.2 生成不同视点观察房屋消隐后的透视图C程序
第六章  交互技术
6.1  交互处理的概念及交互式图形系统组成
6.1.1  交互处理的概念
6.1.2  交互工图形系统的组成
6.2  图形信息的交互技术
6.2.1  构造技术
6.2.2  选取技术
6.3  用户接口设计原则
6.3.1  用户模型
6.3.2  命令语言
6.3.3  反馈
6.3.4  信息显示
6.3.5  用户接口设计原则
第七章  计算机绘图技术应用举例
7.1  工程上曲线拟合方法
7.1.1  贝齐曲线
7.1.2  B样条曲线
7.2  饼图、直方图和统计曲线图——OA上的应用
7.2.1  饼图扇形图
7.2.2  复合直方图
7.2.3  直方图
7.2.4  统计曲线图
7.3  动画技术
7.3.1  清屏重画法
7.3.2  底色重画法
7.3.3  存储块重显法
7.3.4  动态页翻转法
第八章  微型机通用绘图软件AutoCAD简介
8.1  概述
8.1.1  特点
8.1.2  AutoCAD的软硬件环境
8.1.3  AutoCAD的安装与系统配置
8.1.4  图形屏幕
8.1.5  屏幕菜单
8.2  AutoCAD命令简介
8.2.1  命令摘要
8.2.2  AutoCAD高版本R12.0常用命令
8.2.3  AutoCAD状态下的功能键说明
8.2.4  命令输入
8.2.5  数据输入
8.2.6  绘图命令
8.2.7  绘图实例——圆柱齿轮图
8.3  AutoCAD与C语言的接口.DXF文件
8.3.1  文件总体结构
8.3.2  标题段
8.3.3  表段
8.3.4  图块段
8.3.5  实体段
8.3.6  生成一个零件三视图和轴偶图的.DXF文件实例
8.4  AutoCAD与C,dBASE之间的连接
8.4.1  C与dBASE,AutoCAD的接口文件
8.4.2  C与dBASE,AutoCAD的接口文件实例
第九章  Windows图形程序设计
9.1  Windows编程基础
9.1.1  Windows概述
9.1.2  Windows应用程序的基本结构
9.1.3  Windows程序设计的几个概念
9.2  设计一个简单的Windows应用程序
9.2.1  C源代码文件EXAMPLE1.C
9.2.2  模块定义文件EXAMPLE1.DEF
9.2.3  使用项目来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
9.2.3  图形设备接口(GDI)
9.3.1  设备描述表(DC)
9.3.2  画点
9.3.3  画线
9.3.4  画笔
9.3.5  画刷
9.3.6  显示文本
9.4  Windows图形程序的两个例子
9.4.1  画直线、椭圆和输出文本的例子
9.4.2  动画图形的例子
第十章   C语言程序运行环境
10.1  源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及运行概述
10.1.1  程序的编辑
10.1.2  程序的编译
10.1.3  程序的连接
10.1.4  程序的运行
10.2  Turbo C2.0的安装
10.2.1  基本配置要求
10.2.3  安装与建立子目录
10.3  Turbo C2.0主菜单的内容
10.3.1  File文件菜单
10.3.2  Edit编辑器菜单
10.3.3  Run运行操作菜单
10.3.4  Compile编译、连接菜单
10.3.5  Project工程菜单
10.3.6  Options设置环境菜单
10.3.7  Debug调试查错菜单
10.3.8   Break/Watch断点、观察菜单
10.4  源程序文件的建立、编辑和存储
10.4.1  源程序文件的建立和编辑
10.4.2  编辑命令与功能键
10.4.3  源程序文件的存储
10.5  源程序文件的编译、连接、运行和调试
10.5.1  程序的编译与连接
10.5.2  程序的运行
10.5.3  程序的调试
实习题
附录 1  键盘输入码
附录 II  常用C库函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