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计算机/网络软件与程序设计程序设计综合知识管理十步走:整合信息技术、策略与知识平台

知识管理十步走:整合信息技术、策略与知识平台

知识管理十步走:整合信息技术、策略与知识平台

定 价:¥48.00

作 者: (美)Amrit Tiwana著;董小英等译;董小英译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信息化经典书丛
标 签: 知识/信息管理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5396548 出版时间: 2004-03-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3cm+光盘1片 页数: 354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以企业知识管理方法为核心,总结出了实施知识管理战略的十步走路线图。全书共分六个部分,详细分析了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以实施过程为目标,深入剖析了进行知识管理的十个步骤,对国内的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系统的部署有非常强的借鉴意义。本书是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必备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作者简介

  Amrit Tiwana博士是美国亚特兰大Emory大学Goizueta商学院决策与信息分析系的副教授。他的研究和咨询活动主要是帮助大型企业部署战略性知识管理平台,为创新密集型团队提供支持。他的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很多期刊和国际会议上。他的作品已翻译成法文、中文、德文、西班牙文和葡萄牙文。他从乔治亚州立大学理宾逊商学院取得博士学位。他还是IEEE、ACM和管理学会的会员。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车轮滚滚
第1章 引论
1.1 知识管理:寻找炼金术
知识和管理
知识管理的价值陈述
辨识出墙上的笔迹
1.2 本书的主要内容
知识管理十步走路线图的作用
第2章 知识优势
2.1 发现废话的价值
2.2 智力资本
知识、市值和繁荣
2.3 知识管理的驱动力
2.4 创造知识优势
减少错误的选择
前途未明
2.5 真知灼见
第3章 知识的起源
3.1 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
知识
3.2 从数据到知识
数据的本原
信息和噪音
3.3 知识分类
知识的类型
知识的元素
知识来源的整合
3.4 三个基本过程
3.5 驯服老虎尾巴
知识管理代价高昂
囤积知识是人类的天性
3.6 业务和知识
公司如何学会学习
知识友好型公司
知识共享型公司
你的公司是否准备好实施知识管理了
3.7 真知灼见
第二部分 路在前方:实施知识管理
第4章 知识管理十步走路线图
4.1 知识管理路线图的十个步骤
4.2 第一阶段:基础设施评价
第一步:分析现有的基础设施
第二步:协调知识管理和业务战略
4.3 第二阶段:知识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
第三步:知识管理的结构和设计
第四步:知识审计和分析
第五步:设计知识管理团队
第六步:创建知识管理系统蓝图
第七步:开发知识管理系统
4.4 第三阶段:部署
第八步:利用结果驱动的渐进方法(RDI)进行项目试验和部署
第九步:领导和激励机制
4.5 第四阶段:评估测算
第十步:知识管理的实物期权分析
4.6 真知灼见
第二部分A 第一阶段:基础设施的评价和利用
第5章 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
5.1 利用已有的系统
5.2 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全球范围的连接
平台的相互依赖性
5.3 知识平台:1万英尺高处的全景图
技术整合
5.4 真知灼见
第6章 协调知识管理和业务战略
6.1 战略远景
6.2 知识转移与知识整合:战略二分法
6.3 不确定性下的实物期权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水平4
6.4 响应象限:多样化和速度
6.5 业务模式和执行能力
6.6 编码化和个性化
6.7 链接知识和战略的知识地图
自上而下
创建知识地图
分析知识差距
将数字累加
小结
6.8 成功的知识管理系统的战略规则
短期效果是确保项目继续实施的保证
6.9 评估重点
6.10 甄别错失的机遇
关键成功因素
6.11 真知灼见
第二部分B 第二阶段:知识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
第7章 知识管理平台
7.1 知识管理架构的技术组件
知识管理过程和技术赋能工具
7.2 七层知识管理系统架构
7.3 界面层的基础
协同平台的选择标准
7.4 选择Web还是专用平台
7.5 协同智能和过滤层
协同智能的基础设施要素
知识对象的粒度
用于查询、标引和检索的基础设施要素
给知识元素标识属性
7.6 知识管理系统平台和其他企业系统
知识管理系统和数据仓库的区别
知识管理系统与内联网、外联网之间的区别
知识管理系统和群件的区别
7.7 应用层
内联网和外联网
专家指针
文档管理
项目管理工具
视频会议及多媒体
虚拟共享空间
思维映射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7.8 端对端知识网络的潜力
7.9 真知灼见
第8章 知识审计与分析
8.1 远见卓识、洞察力与先见之明
为什么要进行知识审计
8.2 测算知识的发展
从艺术到科学
调制咖啡:基于知识的实例
8.3 知识审计团队
规划知识审计
8.4 实施知识审计
确定目标
确定理想状态
选择审计方法
知识资产文档化
不断追踪知识的增长
分析不同区域的能力象限
8.5 选择适合公司的知识位置
在技术框架中的战略定位
四种知识定位选择
8.6 真知灼见
第9章 设计知识管理团队
9.1 专业技能的来源
本地专家和跨部门的技术权威
企业内部的信息技术部门
向侧性
咨询顾问
管理者
9.2 团队的组成和选择成员的标准
临时和长期的团队成员
9.3 团队的持续时间和规模
项目领导人
内部动力
沟通和授权
用户参与
9.4 知识管理团队的项目空间
9.5 成员间的融合
9.6 失败的高速路
薄弱点:认可失败(buy-in failure)
风险分类
控制和平衡需求
解决用户认可问题
9.7 真知灼见
第10章 创建知识管理系统的蓝图
10.1 知识管理架构
10.2 知识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
知识库
协同平台
10.3 集成和交互的知识应用系统
对集成应用组件的支持
交互式应用组件
对整个知识管理架构的适应性
10.4 自建还是购买
运行性能和可扩展性
10.5 用户界面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10.6 知识管理架构的网络视点
10.7 知识管理系统的未来考验
10.8 真知灼见
第11章 开发知识管理系统
11.1 构建模块:七层模型
11.2 界面层
隐性与显性知识的流动渠道
界面层上的语境表达
平台的独立性
企业内联网的经验
全球作者(Universal Authorship)
11.3 一个实例:Urban Motors
11.4 访问与身份验证层
虚拟个人网络
生物检测以及其他身份验证技术
11.5 协同过滤与智能层
从静态到动态结构
从客户机/服务器到代理计算
11.6 应用层
11.7 传输层
11.8 中间件与遗产集成层
11.9 存储库层
11.10 真知灼见
第二部分C 第二阶段:部署
第12章 原型法与部署
12.1 由救火向系统化部署的转变
原型法
试验性系统的部署
12.2 遗产系统部署方法
信息打包方法
“大爆炸”部署方法
企业集成:良药还是毒药
12.3 结果驱动的渐进方法
RDI方法中的阶段
业务版本发布
RDI在工具和任务再造中的作用
12.4 真知灼见
第13章 领导和激励机制
13.1 从信息主管到知识主管
知识管理领导者的作用
13.2 成功的知识领导者
历史
13.3 确保知识管理成功的薪酬结构
13.4 真知灼见
第二部分D 最终阶段及超越:实物期权分析
第14章 知识评价的实物期权分析
14.1 传统测算指标的局限
财务上的投资回报率和托宾的q
总拥有成本
从电话中得到的启示
选择测算指标的常见误区
14.2 实物期权分析
期权空间
将知识管理投资看做期权的投资组合
14.3 为实物期权模型估算输入值
基准调查
基准对象
基准调查流程
基准调查的经验教训
平衡记分卡技术
14.4 真知灼见
第三部分 附录
电子附录A 知识管理评估工具
电子附录B 对知识管理平台前端进行结构化的可选方案
电子附录C 软件工具
参考文献
词汇表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