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中国当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5卷 全五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5卷 全五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5卷 全五册)

定 价:¥380.00

作 者: 郭德宏等主编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中国

ISBN: 9787220066764 出版时间: 2004-01-01 包装: 精装
开本: 21cm 页数: 3366 字数:  

内容简介

  新中国的土地改革是一场低成本的变革新中国土地改革是一场低成本的变革,是因为这场变革本应是激烈的“战争”,然而在实践中,却是在平稳有序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进展较顺利,没有发生反对土地改革的恶性暴动事件,没有为此支付社会秩序混乱甚至造成国家和人民财产巨大损失的沉重代价。这次土地改革何以能够顺利进行,除了发动群众和有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外,一个决定性的原因,就是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及体现总路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所规定的各项政策,通过利益机制,为“组成一条伟大的反封建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后,对地主的土地实行没收政策,是历史的必然: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要摧毁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巩固革命政权,就必须建立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村基层政权;另一方面,经济有待恢复,而财力有限,必须通过土地改革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而实现国家财政的根本好转,这种状况,决定了对地主的土地无力实行赎买,而只能实行强行没收的政策。当时,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这决定了土地改革是一场非常激烈的“战争”。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民土地斗争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的实践即是如此。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和军事形势发生的重大转变,相对而言,有利于土地改革的顺利推进。尽管如此,毛泽东对土地改革的艰巨性仍给予了充分的估计,他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在土地改革中,我们的敌人是够大够多的。”“我们要同这些敌人作斗争,在比过去广大得多的地区完成土地改革,这场斗争是很激烈的,是历史上没有过的。”①他明确要求不要采取四面出击的政策和战略策略。在这之后几天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结束时,毛泽东再次强调指出:“战争和土地改革是在新民主主义的历史时期内考验全中国一切人们,一切党派的两个‘关’。”他号召大家:“打通思想,整齐步伐,组成一条伟大的反封建统一战线”,像过好战争关一样,过好“土改一关”②。为了过好“土改一关”,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即:“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③这条总路线的核心是孤立地主阶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组成一条伟大的反封建统一战线”,减少这场变革的成本,保障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这一根本目标政策的顺利实施。(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各项阶级、阶层政策都以构筑一条“伟大的反封建统一战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经过充分酝酿而不断完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所规定的各阶级、各阶层的具体政策,都以构筑“一条伟大的反封建统一战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很好地遵循并体现了土地改革总路线的原则。这里,就其中各阶级、各阶层政策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作一分析。第一,关于地主的土地及其他财产的政策。这是土地改革中关系到地主阶级的反抗程度及社会秩序是否平稳有序的重大问题。新中国在制定土地改革中对待地主的政策所掌握的原则是,“废除封建阶级地主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对于一般地主只是废除他们的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废除他们这一个社会阶级,而不是要消灭他们的肉体"。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只“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这五大财产,而对“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对地主亦分给同样的一份,使地主也能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并在劳动中改造自己。"刘少奇在《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中就此作说明时指出:“在今后的土地改革中,对于地主这样处理,和过去比较,是要宽大得多了。但地主中的许多人还是可能要坚决反对与破坏土地改革的,还是可能要坚决反对与破坏人民政府的。对于这些坚决的反动的地主分子,就应该坚决地加以惩办,而不应该宽容和放纵。,①这些政策的实施,尽可能地避免了地主铤而走险,从而为土地改革构建了一个相对平稳的社会秩序。第二,关于富农的土地、其他财产及债务的政策。富农是土地改革的中间势力,土地改革中关于富农的政策,是一个极其敏感的政策,也是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过程中讨论最多、最充分的问题。1950年3月12日,毛泽东在写给各大区中央局负责同志的信中指出:“土改规模空前伟大,容易发生过左偏向,如果我们只动地主不动富农,则更能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并防止乱打乱杀,否则很难防止。”为了不把富农推向敌人一边,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采取在政治上中立和在经济上保护的原则。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富农所有之出租的小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但在特殊地区,经省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得征收其出租土地的一部或全部。”当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对属于封建剥削性质的半地主式的富农所拥有的大量出租土地,仍采取了征收的政策,规定:“半地主式的富农出租大量土地,超过其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数量者,应征收其出租的土地。富农租入的土地应与其出租的土地相抵计算。”另一方面,《新区农村债务纠纷处理办法》将农民及其他劳动人民所欠富农的债务,由原来的废除改为有区别地处理,规定:凡利倍于本者,停利还本;利两倍于本者,本利停付;付利不足本利之一倍者,应承认富农的债权继续有效;付利已达本之一倍以上而不足两倍者,得于付利满两倍后解除债务关系;付利已达两倍以上者,其超过部分也不再退回。这种对农民及其他劳动人民所欠富农债务采取区别处理的办法,与土地改革的总路线相适应,既废除了农民所受的高利贷剥削,同时又减轻了社会震荡。第三,关于小土地出租者出租土地的政策。在土地改革前,有一些因缺乏劳动力,或工人、教职员、自由职业者等从事其他职业而出租少量土地者。新中国成立前的土地改革,对小土地出租者的土地没有明确规定,因而在实践中常常出现没收小土地出租者的少量出租土地的情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小土地出租者土地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制定了专门的政策。1950年1月22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并于同年2月颁布的《河南省土地改革条例》中,首次规定了小土地出租者保留土地的标准,即:“其土地数量在当地每人平均土地数百分之一百五十以下者,不得没收,并允许其继续出租。”刘少奇在《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中,对在全国实行照顾小土地出租者的政策作了充分的论证,指出:“因为我们估计这种小块的出租土地总数,不超过耕地总数的百分之三至五。而照顾革命军人、烈士家属、工人、职员、自由职业者以及因从事其他职业或因缺乏劳动力而出租土地者,乃是必要的。因为在中国对于失业及丧失劳动力的人员还没有社会保险,而这些土地多又是各人劳动所得购置者,故保留这一部分土地,并由其继续出租或自耕,是有一些好处的。”①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其每人平均所有土地数量不超过当地每人平均土地数百分之二百者(例如当地每人平均土地为二亩,本户每人平均土地不超过四亩者),均保留不动。超过此标准者,得征收其超过部分的土地。”同时又规定:“如该项土地确系以其本人劳动所得购买者,或系鳏、寡、孤、独、残废人等依靠该项土地为生者,其每人平均所有土地数量虽超过百分之二百,亦得酌情予以照顾。”这里所规定的小土地出租者保留土地的标准,比5个月前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的《河南省土地改革条例》规定的标准还有所提高。实践证明,对小土地出租者实行照顾政策,既起到了社会保险的作用,又避免了这一阶层对土地改革可能形成的阻力。……

作者简介

暂缺《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5卷 全五册)》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Ⅰ 开国创业
新中国建国方略的形成和确立
新中国外交方针的形成和实施
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谈判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解决
建国初期的经济格局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建国后的新区土地改革运动
建国初期城市工商业调整
新中国财经工作的统一
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社会动员
“三反”、“五反”运动
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国家工业化战略和过渡时期总路线
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国家工业化建设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与批判邓子恢事件
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和确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初步实践
从援越抗法到争取印度支那和平的政策演变
中苏关系的演变(1954—1960)
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初步展开
建国初期的思想文化批判和意识形态体制的建立
新中国教育体制的形成
胡风事件与1955年的肃反运动
建国初期的社会变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Ⅱ 曲折探索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苏共二十大、非斯大林化及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50年代党内关于建设速度的一场分歧和争论
知识分子会议和“双百”方针的提出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提出和整风运动的缘起
从整风向反右的转轨
反右派运动的开展及其后果
“大跃进”的发动和高潮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中共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始末
庐山会议和继续“跃进”
50年代台海危机和统一祖国的努力
平定西藏叛乱
新中国解决边界问题的努力和中印边界战争
60年代中国对外战略方针的演变
1961—1963年中美大使级会谈
60年代前期的国民经济调整
“七千人大会”的前前后后
“阶级斗争为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60年代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60年代前期意识形态领域的大批判
“三五”计划的编制和变异
三线建设的决策和实施
“农业学大寨”运动
曲折发展中的军队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Ⅲ 十年风雨
批判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再发动
红卫兵运动的兴起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全国范围的“夺权”运动
“二月抗争”及批判“二月逆流”
人民解放军的“三支两军
刘少奇冤案始末
中共九大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确立
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
60年代末的战备高潮
“文化大革命”中的“斗、批、改”运动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
林彪集团和林彪事件
70年代初期的“三个突破”与调整
1972年批判极左思潮的斗争
邓小平再度复出
中苏分裂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外交
中美关系的突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Ⅳ 改革风云
“文革”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恢复
“文革”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新冒进的出现
“两个凡是”的由来及其终结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大规模冤假错案的平反和各项社会关系的调整
文艺界的拨乱反正
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民经济的调整
1978-1984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思路的演进
中国对外开放的决策过程
农村改革的兴起和发展
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和通过
中共十二大和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纲领的提出
80年代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80年代国际战略转变和外交方针的调整
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新局面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提出
中共十三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1989-1991年的治理整顿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Ⅴ 世纪新篇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宏观调控决策和经济“软着陆”的实现
国有企业改革的新举措及其进展
90年代的中国内政与外交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一国两制”构想与香港、澳门的回归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90年代以来的执政党建设
迈向新世纪的军队建设
“三步走”战略的提出和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
跨世纪发展战略的制定与中国现代化前景
新时期海峡两岸统一进程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
新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新时期中国农村的村民自治
新时期反贫困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新时期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