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哲学理论虚拟实践论

虚拟实践论

虚拟实践论

定 价:¥24.00

作 者: 张明仓著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理论

ISBN: 9787222043275 出版时间: 2005-01-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1cm 页数: 338 字数:  

内容简介

  《虚拟实践论》主要讲的是虚拟实践的崛起,是数字化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虚拟实践论》从考察“技术一实践一人”的内在联系入手,考察虚拟实践的历史发生,并对虚拟实践的历史发生,并对虚拟实践的主体、客体、中介、本质、类型、特点、变革意义以及哲学意蕴等作深入分析。在当代技术革命推动下,虚拟实践正成为人类新型存在方式,虚拟社会正成为社会存在新形态。《虚拟实践论》是第一本系统研究虚拟实践的哲学专著,意在反思虚拟实践真实意义,揭示虚拟实践哲学意蕴,明辨数字化时代的人自我理解、自我超越。

作者简介

暂缺《虚拟实践论》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导论 技术·虚拟实践·人
一、技术、实践与人的超越
1.人:一种独特的超越性存在
2.技术中的人性
3.技术与人的超越:必须面对实践的追问
二、当代技术革命与虚拟实践的崛起
1.技术革命与实践形态的变更
2.当代技术革命催生虚拟实践
三、走向虚拟实践:人类存在方式的重要变革
1.虚拟实践:人类实践方式的一次飞跃
2.虚拟实践与人的认识模式的演进
3.虚拟实践与思维方式的转型
4.虚拟实践与日常生活方式的变革
第一章 虚拟性:人的活动的普遍特性
一、虚拟:歧义与辨正
1.虚拟:虚假抑或真实
2.虚拟:普通变革抑或中介系统的革命
3.虚拟只指向现实中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二、虚拟能力:一种不容忽视的主体能力
1.虚拟能力的本质
2.虚拟能力的特点
三、虚拟形态:从虚拟思维到虚拟实践
1.虚拟思维与人对现实的观念超越
2.虚拟实践:人类超越现实性的一次飞跃
四、虚拟性:人的一种普遍特性
1.人的现实性
2.人的超越性
3.人的虚拟性
第二章 虚拟实践:一种崭新的人类实践形态
一、虚拟实践的发生学前提和哲学依据
1.虚拟实践的发生学前提
2.虚拟实践的哲学依据
二、虚拟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
1.虚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
2.虚拟实践的中介:从符号化到数字化
三、虚拟实践的本质
1.走出传统实践的误区
2.虚拟实践与人-机新感性
3.虚拟实践的双向对象化
第三章 虚拟实践的类型、特点和作用
一、虚拟实践的主要类型
二、虚拟实践的基本特点
三、虚拟实践的作用
第四章 虚拟实践的存在形式:“另类”社会时空
第五章 虚拟实践代价的特点、成因和实质
第六章 虚拟实践代价的控制
第七章 虎实相生、社会二重化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八章 虚拟实践的哲学意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