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特种医学姑息医学

姑息医学

姑息医学

定 价:¥97.00

作 者: 李金祥,(英)罗伯特·杰弗里·吐温克劳斯(Robert Geoffrey Twycross),(美)迈勒·皮尔格瑞·戴维斯(Mellar Pilgrim Davis)主编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预防医学

ISBN: 9787117067331 出版时间: 2005-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6cm 页数: 794 字数:  

内容简介

  姑息医学作为医生执业的最年轻的临床分支学科,是对那些所患疾病对根治性治疗无反应的病人的积极、整体的关怀照护。其目标是使病人和他们的亲人获得尽可能最好的生命质量。晚期癌症、无生物学前景的末期疾病、艾滋病等疾病患者、多器官退变的高龄老人,所有这些疾病的特征为躯体症状的不断恶化、社会心理痛苦的危险性增加、社会歧视和疾病相对较短的病程。这一组特殊的濒死病人尚未受到有效的照护;疼痛控制不恰当,经常不能使症状缓解,恐惧未得到解答[gxh1],宗教的需求未得到承认,医生的家访很少进行;甚至提出“安乐死”来了结这一切。可见,濒死的患者是一个被忽视和受伤害的群体。患者的需要是舒服、尊严、有价值的感觉,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和对生命的再维护,而不是为濒死做准备。呈上升态势的癌症只有少数可治愈。对晚期癌症的抗癌治疗可能加剧病人的痛苦,缩短生存期,浪费不必要的卫生资源。晚期癌症病人首选姑息医学照护,能有效地缓解痛苦,维护生命价值,改善生存质量,节约医疗经费开支,缓解“安乐死”这个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在AIDS领域内,在疫苗和经济的治疗药物在全球问世之前,姑息关怀无疑是对AIDS患者照护的主要依靠。《姑息医学》对晚期癌症和恶性末期疾病的症状治疗提供了一整套生命危机干预的知识框架,是从事肿瘤学、老年医学、疼痛医学、临终关怀和宁养照护服务的临床医生、内科和社区全科医生参考和应用的、为末期疾病患者提供整体姑息照护的工具书。本书同时适用于相关学科的护士和医科学生,以满足其临床实践的需求和接受新学科的知识。本书分为六篇共四十二章。第一、二篇介绍姑息医学的理念、基本原则和社会生物心理的关怀照护。第三篇是核心内容,介绍临床实践和技能、晚期癌症疼痛及阿片类镇痛治疗的干预对策、各系统痛苦症状的处理。第四篇强调对缓解癌性疼痛的姑息性放化疗而不是根治癌病。第五篇为末期病人的姑息性康复治疗,以改善生存质量为目的。第六篇涉及本世纪姑息医学的最新进展:全球姑息医学的25种药物,末期镇静,AIDS患者疼痛的精神病学干预,生命末期维持或撤除治疗的原则等。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一些国外的新药品名、临床的新技能用语和一些特殊的专业用词在国内现有的词典和参考书籍中暂不能查阅到。因此,只有在文中使用英文原名,由此带来不便之处,谨向读者表示歉意。《姑息医学》代表了编者们对恶性末期疾病姑息治疗的30余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国际进展的理念。在成书之际,感谢参与合作编著的18位学者,特别要感谢:英国牛津大学教授Dr. Robert G. Twycross对本书提出的宝贵意见,对中国姑息医学的奠基和发展所提供的重要帮助;美国Ohio Cleveland 姑息治疗医院院长,主任医生Dr. Mellar P. Davis;Alabama 大学教授 Dr. John Shuster;New York大学教授Dr. Marco Pappagallo;美国Illinois州立大学教授王羽和美国国家姑息医学会Dr. Duke Dickerson。他们为本书所贡献的篇章标志着《姑息医学》学术水准的国际性和权威性。同时,也要感谢四川大学各级领导和同仁对编写本书的支持。如果我们认识到残酷的疼痛和心灵的折磨能够被缓解,我们就应该做能够做的一切,增加末期的生命意义;促进和完善我国姑息医学的发展;使末期病人获得最好的生存质量,我们愿本书能为实现这一目标铺垫一块基石。

作者简介

  李金祥,世界卫生组织华西国际癌症姑息治疗合作中心主任。早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于1995、2000、2003和2004年先后多次赴英国伦敦、美国俄亥俄、加拿大多伦多、英国牛津和加的夫研修姑息医学专业。2004年获英国牛津大学、威尔士大学医学院姑息医学硕士学位。在国内首次提出"姑息医学"这一术语,定义对晚期恶性疾病患者姑息关怀服务的现代医学模式。现任中华医学会四川分会姑息医学专委会负责人,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姑息关怀科主任。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与编写的《Palliative Care Pocket Consultant》(英文版)姑息医学书籍已在美国出版;并在英国出版《晚期癌症病人口服吗啡》译著两部。所主编的中国第一部《姑息医学》专著即将问世。从事终末期病人的姑息治疗10余年。对晚期癌症病人的镇痛和缓解其他痛苦症状的姑息治疗、以及对其他非恶性末期疾患的善终关怀治疗有着颇深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绪 论
第一节 姑息医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姑息医学的起源
第三节 姑息医学的发展
第四节 姑息医学的教育和培训
第五节 姑息医学的范围和目标
第六节 姑息医学的对策
第七节 日益增加的姑息医学的需求
第八节 姑息关怀的研究和展望
第二篇 姑 息 医 学 简 介
第一章 总的原则
第一节 死亡统计
第二节 姑息关怀
第三节 生命质量
第四节 典型的姑息关怀服务
第五节 濒死在居家
第六节 论理学的思考
第七节 恰当的治疗
第八节 安乐死
第九节 希望
第二章 社会心理方面的姑息关怀
第一节 交流
第二节 打破不幸消息的僵局
第三节 处理不确定因素的对策
第四节 终末期疾病的心理障碍
第五节 亲属的关怀
第六节 心灵的姑息关怀
第七节 宗教和文化的需求
第八节 悲伤与居丧
第九节 孩子与居丧
第三章 姑息医学面临的挑战
第三篇 晚期癌症的症状治疗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生物心理社会的姑息关怀
第二节 伦理的关怀
第三节 恰当的治疗
第四节 症状治疗
第五节 当死亡逼近的时候
第二章 癌症及其他末期疾病疼痛的病理生理学
第一节 疼痛的病理生理学:依据临床综合征的推理
第二节 伤害感受器和外周神经生理学
第三节 皮肤伤害感受器和痛觉过敏
第四节 内脏及骨伤害感受器与深部疼痛
第五节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动物模型
第六节 背角回路与脊髓丘脑通路
第七节 脊髓丘脑通路及其他上行感受伤害系统
第八节 大脑皮质与疼痛
第九节 疾病过程中的急性和慢性疼痛
第十节 总结
第三章 疼痛的评估和癌痛综合征
第一节 疼痛的流行病学
第二节 疼痛评估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疼痛病人的类型
第四节 疼痛的临床评估
第五节 对疼痛放疗作用的全面评估
第六节 癌性疼痛综合征
第七节 癌症病人特异的疼痛综合征
第四章 缓解癌性疼痛
第一节 疼痛
第二节 疼痛的评估
第三节 疼痛的原因及机制
第四节 疼痛的治疗
第五节 非阿片类止痛剂
第六节 阿片类止痛剂
第七节 辅助性止痛药物
第八节 其他给药途径
第九节 神经病理性疼痛
第十节 交感神经持续性疼痛
第十一节 癌性疼痛治疗中的常见错误
第十二节 有用的定义
第五章 晚期癌症病人的阿片类镇痛治疗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阿片类药物在癌性疼痛治疗中的作用
第三节 缓解轻度-中度疼痛的阿片类药物
第四节 阿片类和非阿片类的联合作用
第五节 缓解中度-重度疼痛的阿片类药物
第六节 激动-拮抗性阿片类止痛剂
第七节 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原则
第八节 影响药物剂量的阿片类药物代谢动力学因素
第九节 阿片类止痛剂的不良反应
第十节 阿片类-依赖的病人:定义和误解
第十一节 药物滥用史病人癌痛的治疗
第十二节 结论
第六章 晚期癌症病人的口服吗啡治疗
第一节 口服吗啡
第二节 对吗啡的反应
第三节 开始用吗啡治疗
第四节 不良反应的处理
第五节 有关吗啡的其他问题
第六节 吗啡的其他重要用途
第七章 慢性丧失能力性疼痛:非阿片止痛剂的治疗措施
第一节 痛觉感受和疼痛
第二节 痛觉感受的分子生物学与神经调节
第三节 失能性疼痛的评估
第四节 疼痛的治疗措施
第八章 呼吸系统症状
第一节 呼吸困难
第二节 终末期呼吸困难
第三节 咳嗽
第四节 支气管扩张
第五节 胸腔积液
第六节 癌性淋巴管炎
第七节 临终喉鸣
第八节 临终喘息性呼吸困难
第九节 切-斯氏呼吸
第十节 呃逆
第九章 晚期癌症病人的消化系统症状和疾病
第一节 口腔症状和疾病
第二节 厌食和恶病质综合征
第三节 吞咽困难
第四节 食道内留置管
第五节 胃灼热(心口灼热)
第六节 消化不良
第七节 胃停滞
第八节 恶心和呕吐
第九节 梗阻
第十节 便秘和粪便嵌塞
第十一节 腹泻
第十二节 直肠脱出(脱肛)
第十三节 腹水
第十章 生物化学综合征
第一节 高钙血症
第二节 异源性抗利尿激素综合征(SIAD)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症状
第一节 有关定义
第二节 膀胱的神经支配
第三节 不稳定的膀胱
第四节 膀胱痉挛
第五节 排尿迟缓
第六节 变色尿液
第十二章 血液系统症状
第一节 贫血和慢性贫血
第二节 出血
第三节 皮下出血
第四节 鼻衄
第五节 咯血
第六节 呕血和便血
第七节 直肠和阴道出血
第八节 血尿
第九节 严重出血
第十节 静脉血栓形成
第十一节 非常见部位的血栓形成
第十二节 肺栓塞
第十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第十三章 精神心理症状
第一节 精神心理问题
第二节 愤怒
第三节 焦虑
第四节 惊恐症
第五节 抑郁症
第六节 孤僻的病人
第七节 困难的病人
第八节 失眠症
第九节 继发性精神病
第十节 谵妄
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症状
第一节 无力
第二节 皮质类固醇肌病
第三节 瘤旁神经性疾病
第四节 兰伯特-伊顿肌无力综合征
第五节 脊髓压迫征
第六节 疼痛性痉挛
第七节 强直状态
第八节 肌阵挛
第九节 癫痫大发作
第十节 开放性咽鼓管
第十一节 颅内恶性病变患者停用地塞米松
第十二节 药物引起的运动障碍
第十五章 皮肤的护理
第一节 皮肤瘙痒
第二节 干性皮肤
第三节 湿性皮肤
第四节 放射治疗期间的皮肤护理
第五节 出汗
第六节 皮肤造口
第七节 瘘管
第八节 真菌样生长的肿瘤
第九节 褥疮
第十六章 淋巴水肿的护理
第一节 临床特征
第二节 评估
第三节 处理
第四节 并发症
第十七章 治疗性急症
第一节 过敏反应
第二节 呼吸系统急症
第三节 感染
第四节 疼痛
第五节 精神病性的急症
第十八章 药物概述
第一节 皮质类固醇类激素
第二节 抗酸药物
第三节 胃动力药物
第四节 亲精神药物
第五节 精神抑制性药物
第六节 苯并二氮类
第七节 抗抑郁药物
第八节 东莨菪碱类
第九节 药物引起的运动障碍
第四篇 晚期癌症病人的姑息性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第一章 姑息性放射治疗学概论
第二章 姑息性放射治疗学各论
第一节 骨转移的姑息性放射治疗
第二节 肺转移瘤的姑息性放射治疗
第三节 脑转移的姑息性放射治疗
第四节 肝转移瘤的姑息性放射治疗
第五节 脊髓压迫征的姑息性放射治疗
第六节 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姑息性放射治疗
第七节 其他症状的姑息性放射治疗
第八节 放射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估
第三章 晚期癌症患者的姑息性化学治疗
第一节 姑息性化学治疗概论
第二节 化学治疗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在姑息治疗中应用化学治疗的原则
第四节 抗肿瘤药药理学
第五节 生活质量研究
第六节 临床常见晚期恶性肿瘤的姑息性化学治疗
第七节 危急情况下的姑息性化学治疗
第八节 患者及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
第九节 姑息性化学治疗和肿瘤专家
第五篇 晚期癌症和非恶性末期疾患病人的姑息性康复治疗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姑息性物理治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姑息医学中康复的定义和总的策略
第三节 物理治疗在疾病进程的姑息照护期的作用
第四节 患者评估和目标设定的理疗方法
第五节 影响患者理疗效果的因素
第六节 在姑息医学病房中物理治疗或干预的一般性原则
第七节 姑息医学病房中的理疗技术
第八节 姑息照护中常见的功能损伤:理疗的管理和治疗
第九节 对从事姑息医学的理疗师的需求
第三章 作业治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作业疗法的评估计划
第三节 作业疗法治疗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第四章 造瘘口的管理
第一节 造瘘口的管理概述
第二节 不同类型肠道造瘘术的应用及术后影响
第三节 不同类型尿道造瘘术的应用及术后影响
第四节 造瘘口和造瘘口装置的管理
第五节 躯体和精神心理的护理
第五章 语言疗法
第一节 交流障碍
第二节 吞咽障碍
第六章 音乐疗法
第七章 创造性的艺术和文学
第六篇 21世纪姑息医学的进展与思考
第一章 姑息医学关怀何时提供最好
第二章 在生命末期是维持还是撤除治疗
第一节 内科医生的职责
第二节 通常关心的问题
第三节 维持生命的治疗
第四节 总结
第三章 末期病人症状的关怀护理
第一节 生命末期的轨迹
第二节 生命终末期的症状和处理
第三节 恶臭伤口的治疗与护理
第四章 厌食与恶病质
第一节 厌食
第二节 恶病质
第五章 晚期癌症病人的恶心和呕吐
第六章 嗜中性粒细胞性皮病
第七章 姑息医学的基本药物
第一节 姑息医学的20种基本药物
第二节 皮质类固醇类激素在姑息医学中应用的受益和指征
第八章 姑息医学的阿片类药物及剂量指南进展
第一节 阿片类药物的剂量和剂量指南
第二节 阿片类药物的突发性剂量
第三节 美沙酮
第九章 末期镇静与悲伤
第一节 终末期姑息性镇静治疗
第二节 悲伤与居丧
第十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性疼痛的精神病学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性疼痛的患病率
第二节 HIV/AIDS性疼痛综合征
第三节 HIV/AIDS性疼痛的多维模式
第四节 HIV/AIDS性疼痛的心理变量
第五节 HIV/AIDS性精神性疾病和疼痛
第六节 HIV/AIDS患者的疼痛与自杀
第七节 AIDS性疼痛控制的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干预
第八节 HIV/AIDS性疼痛的亲精神性辅助镇痛剂
第九节 AIDS病人疼痛的治疗和药物滥用
第十节 AIDS病人药物滥用的疼痛处理原则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