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是和平利用原子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迅速,其内容和面貌不断发生变化。过去50年里,主要是利用单光子核素标记的示踪显像剂进行脏器功能测定和显像,以研究和诊断疾病;近年来则已发展到利用正电子核素标记的示踪显像剂进行体内生物分子代谢显像和受体显像,基因显像也初现端倪。这些用正电子核素标记的示踪显像剂进行的显像要用正电子显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来实现,故统称PET显像。PET显像已成为新世纪核医学的热点之一。我国学者在核医学发展的各个时期都编著了不少专著、教科书和手册,反映了当时核医学的内容和面貌,总结了当时的丰富经验,推动了核医学的发展。但至今尚缺少内容时尚而又精深的PET显像专著,急需能反映当前核医学的发展、以PET显像为主要内容的新书问世。本人很早就深受PET显像魅力的吸引,20世纪80年代初赴美留学时就选择了著名的PET先躯D.E.Kuhl教授为师,在PET发展的摇篮之一——UCLA学习。回国后积极参与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国产单环/两层、4环/7层和18环/35层两代PET显像仪的工作,并参加了临床前评价和临床试用。1998年退休后,主要精力投入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PET中心、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南方PET中心、山东省立医院PET/CT中心和昆明军区总医院hPET中心的PET显像临床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本人从事核医学的早期,曾投身于核素治疗,后因忙于核素诊断和研究,对治疗有所偏废。但在长期从事核素显像和示踪研究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核素靶向显像的成功就很有可能实现相应的核素靶向治疗,深信核素治疗必将像核素显像一样繁荣发达,并且有可能因为不会像核素显像那样地受到其他技术的严重挑战而永立于不败之地,社会效益也会更大。因此本人近年来也逐渐回归到核素治疗。退休后更有较多时间参加国内外许多核素治疗会议,并访问了不少核素治疗开展得很好的单位和颇有经验的专家,发现我国核素治疗的应用和基础研究的势头都很好,但远不平衡和普及,对一些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也存在着认识上和实践上的差别,确有必要集思广益进行宣传和探讨,才有助于大力而尽量妥当地推广各种核素治疗。根据以上情况,本人乃决定再组织编写一本以PET显像和核素治疗为主要内容的专著。本套书的内容包括两本:第一本为PET诊断,共十章,除有总论介绍PET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正电子示踪显像剂、各种PET显像仪和基本的显像方法、影像定量、影像融合、辐射防护、效益/经济分析、循证医学、建立PET中心需考虑的一些问题和面临的CT/MRI等新进展的挑战外;用八章着重介绍目前最为常用并且较为成熟的肿瘤PET显像、脑PET显像和心肌PET显像的原理、方法和临床应用。用一章专门介绍PET/CT的应用特点和价值;用一章简要介绍PET显像在脑功能、精神疾病、成瘾和戒毒、针刺、 药物、基因显像和基因治疗等研究方面的应用和为小动物显像的microPET。第二本为核素治疗,共十三章,除有总论介绍核素治疗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放射性治疗药物、剂量学、辐射防护和管理、疗效评价方法等以外,其余各章逐一介绍各种治疗方法,包括131I治疗、32P治疗、核素治疗骨转移灶所致骨痛、核素介入治疗、介导性核素靶向治疗、核素近距离治疗、低剂量核素治疗和99Tc-MDP治疗。其中特别重点讨论应用最广和最为有效的131I治疗Graves病和甲状腺癌的各方面问题。本套书的主要读者对象是核医学工作者和研究生。核医学的发展和普及与临床医生对它的认识、接受程度和合作极有关系,望本书也将成为广大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了解和认同PET显像和核素治疗的一个窗口,能更好地应用它们为病人服务。由于本套书内容很多,各个方法和应用都相当专业,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经验,为集思广益和贯彻百家争鸣方针,特邀请了国内四个直辖市和20个省、自治区的120多位在某个方面确有丰富经验或知识的专家参加本书编写,其中2/3为中青年新秀。同时针对我们在一些方面的不足,甚至空白,还邀请了美国、法国、奥地利、印度、韩国和香港、台湾地区的12位著名专家朋友参加编写。要求作者对所写的章节都要包括历史和现状、主流经验/观点和非主流经验/观点、现存问题/争论和发展前景;介绍的具体方法必具可操作性;国内外情况都要介绍,但着重国内的经验。在编写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正好与我院黄zaozi002庭教授在主编门静脉高压症外科学(200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所遇问题十分相似,他在其前言中作了十分精彩的说明,我十分赞同,蒙允在此摘编如下:一是重复问题。本书各章节之间有其序贯性及连续性,但他们又均有其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常涉及一些共同的问题,难免有时重复。但既或是同一问题,作者也是按照所撰写章节的需要进行叙述,出发点不同,侧重点不同,同功而异曲,格调有别,读者选读某一章节时,思路上自成体系,或者对读者反而方便和有益。二是差异问题。由于本书的作者都是国内外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其所撰写的章节又是各自所擅长的方面,自有作者多年来所形成的观点,以及惯用的临床处理方法。况且一些疾病的诊治(如本书的肿瘤葡萄糖代谢显像、131I治疗甲亢和甲癌等)所涉及的问题又十分复杂,有深有浅,似深似浅,至今没有颠扑不破的理论,也没有完美无缺的诊治方案,作者相互之间的经验、认识、观点、方法不尽相同,甚或有所偏爱,亦属常情。当然大的原则并无多大矛盾。但正因如此,读者可洞窥其中精华,兼晓各家之长,予以思考,增长见识,有助于集思广益。三是平衡问题。尽管在编书之初,要求各专家按照大致的要求撰写,但作者们毕竟均有相当高的学术造诣,自有其不同的逻辑思路、写作风格和叙述习惯,不意之中个体水平的差异也有所显露,这也不足为奇。编者只能在文字、用词、编排、某些数据等方面略加整理和修饰,或提出些修改建议供参考,而无力于其他。但在此不能不指出,绝大多数作者,极其认真,非常严格,不厌其烦,反复修改,多数是四至五遍,实属难得。本套书在策划后正式编写历时两年多,除各位作者和译者在百忙中辛勤写作外,还特邀的12位专家和老师对有关章节作了认真的审阅。副主编卢倜章教授以其大半生的丰富经验协助我对有关131I治疗甲状腺各种良恶性疾病的各章节编写进行了指导和把关,并亲自撰写了不少章节,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书稿的整理和修改、整合完全是在我家书屋中完成,计算机和快递是最主要的工具,我的夫人成了名符其实的主编助理(她也是我过去几本书的最主要的助手之一),当然小友聂涛和周文静也帮了不少忙。本书的编写和出版还得到了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同位素所、中国核动力设计研究院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云克药业有限公司、青岛长江辐射防护设备有限公司和李紫阳主任的大力支持。稿成之后我的导师David E. Kuhl教授特来E-mail祝贺,北京医科大学半个世纪的老领导彭瑞聪教授、世界最著名的华人核医学家叶鑫华教授、著名医学影像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玉清教授和著名放射化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伯里教授亲笔为本书作序,不胜荣幸和深为感动。谨在此一并表示最诚挚的感谢。限于本人水平和时间,本书必然存在不少缺陷和疏漏,敬请读者批评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