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哲学知识读物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

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

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

定 价:¥32.00

作 者: 苗力田编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亚里斯多德 形而上学

ISBN: 9787300030210 出版时间: 2000-01-01 包装: 简裝本
开本: 20cm 页数: 606页 字数:  

内容简介

  《形而上学》是古希腊哲学思想的重要标志,在西方长期享有极高的权威性。它是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代表作。原名《物理学后诸篇》,由于其中所涉及的都是非常抽象的命题,所以中文译者根据《易经》里的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给它另取了个高雅的名字,叫做《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不但集中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而且它还被后人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部专门研究哲学问题的著作。其中的许多名词、术语、观念已深入西方各门学科领域,直至今天还发挥着巨大作用。它对于我们了解亚里士多德本人的思想乃至古希腊哲学面貌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亚里士多德首先论述了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形成和性质。他把广义的知识或科学分为三大类,即实践的科学、制作的科学及理论或思辨的科学。制作科学(如诗歌)的任务是制造,其目的体现在制作活动以外的产品。实践科学(如政治和伦理)包含行动的目的,其意义体现在行动或活动本身。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科学是自足的科学,尽管它们不直接指导具体的生产和制作活动。因此,实践科学要高于制作科学。但是,实践科学一般不包括自己的工作对象,比如,政治不包括作为其工作对象的城邦和公民。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科学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完全自足的科学。真正自足的科学是理论科学,这其中就有“形而上学”。它不仅包括行动的目的,而且还包括自己的工作对象,即思辩的内容。所以,亚里士多德将“形而上学”命名为“第一哲学”。在这本书中,亚里士多德还指出,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存在的存在”,即普遍的存在,而其他各学科则是从这个全体上割取一部分进行专门化的研究。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原初有四种最基本因素:第一,质料因,即构成事物的原始材料。第二,形式因,即事物的本质、整体。第三,动力因,即各种质料运动和变化的缘由。第四,目的因,即事物所要寻求的目标。这就是著名的“四因说”。在这四种因素中,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物质的概念,但他认为“质料”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并且他把形式因看成是根本的决定性的因素,认为四因都可以归结为形式,一切事物都是将质料形式化,达到其目的。质料只具有潜在性,形式才是现实存在。通过这番论证,亚里士多德批判了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理念论,以及德谟克里特的唯物主义原子论。 《形而上学》,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实体”问题。他把“实体”定义为一切事物相关的本原,即等同于他所说的“作为存在的存在”。他还推论出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感性的实体,作为一切运动的第一发动者,实际上指的就是神。亚里士多德最终在神的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他认为,神的活动是理论科学之“自我实施”的最佳典范,神是“思想的思想”,是宇宙万物的最初的动因和最终的目的。本卷辑入亚里土多德的《形而上学》和《残篇》。《残篇》还收录了西方历史上其他著作家对亚里土多德思想、文体的记述和一些历史掌故,为我们了解亚里士多德提供了新的视角。 节选段落:“哲学被称为真理的知识自属确当。因为理论知识的目的在于真理,实用知识的目的则在其功用。从事于实用之学的人,总只在当前的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事物上寻思,务以致其实用,于事物的究竟他们不予置意。现在我们论一真理必问其故,如一事物之素质能感染另一些事物,而使之具有相似素质,则必较另一事物为高尚(例如火最热,这是一切事物发热的原因);这样,凡能使其它事物产生真实后果者,其自身必最为真实。永恒事物的原理常为最真实原理(它们不仅是有时真实),它们无所赖于别的事物以成其实是,反之,它们却是别的事物所由成为实是的原因。所以每一事物之真理与各事物之实是必相符合。”

作者简介

暂缺《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暂缺《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目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