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宗教宗教知识读物爱德华滋传

爱德华滋传

爱德华滋传

定 价:¥20.00

作 者: (美)霍西尔著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丛编项: 新教著名人物传记译丛
标 签: 历史人物

ISBN: 9787508038674 出版时间: 2006-03-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大32开 页数: 253 字数:  

内容简介

  这是中国第一部《爱德华滋传》,属于《新教著名人物译丛》。约拿单•爱德华滋(1703-1758),基督教历史上著名的学者型牧师,美国最伟大的神学家,美洲第一次大觉醒运动的点火人,普林斯顿大学校长。 在基督教会里,人们记得约拿单•爱德华滋,多半是因为他一篇大有能力的讲道“落在愤怒之上帝手中的罪人”。但我们若是止步于此,就忽略了他在其他领域的杰出贡献——他的贡献不仅包括在教会的侍奉方面,也包括哲学、科学和教育领域。许多人都认为约拿单•爱德华滋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 这本书是中国首部完整的爱德华滋传记作品,完整地记述了他的一生的服侍与探索。在当今的中国教会,需要传扬敬虔的属灵传统,也需要历史上那些伟大人物的激励,这本书属于新教著名人物译丛之一,相信可以让中国的基督徒更多地了解那些伟大的年代。 本书附录为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出版《爱德华滋》的节选本,选用了爱德华滋的自述、日记、及一些著名的讲道,包括最广为人知的《落在愤怒之上帝手中的罪人》。作者简介 ■书中人物■ 约拿单.爱德华滋(1703-1758年) 毕业于耶鲁大学,后任南安普敦教会牧师。1734年,他的教会开始出现复兴,点燃了美国第一次大觉醒运动的烈火。这场复兴横扫北美殖民地,为此后美国的独立奠定了基础。它所强调的天赋人权和平等的理念深入地影响了美国此后的政治与社会制度。 爱德华滋曾深入蛮荒向印第安人宣教,晚年任新泽西大学(后来的普林斯顿大学)的校长。

作者简介

  .TOP目录 序:美洲大复兴的点火人引 言第1章童年第2章拓荒者的后裔第3章复兴热望第4章在耶鲁求索第5章初次牧会第6章回到东温莎第7章北安普敦讲坛第8章复兴的开端第9章大觉醒运动第10章义怒布道第11章宗教情操真伪辨第12章被弃绝第13章告别讲道第14章拜访斯托克布里奇第15章挺进边疆第16章争战第17章服侍印第安人第18章任职普林斯顿及去世第19章尾声附录:爱德华滋选集第1篇立志第2篇自述第3篇为原罪论辩护第4篇圣灵将上帝超自然之光直接照彻人心,乃合乎《圣经》和 理智的道理第5篇落在忿怒之上帝手中的罪人第6篇上帝因人全靠他得救赎而受了荣耀 TOP书摘书摘被弃绝对于这位受人爱戴的牧师来说,在北安普敦,没有什么能带给他安慰。北安普敦有着悠久的自由声誉,而且与身富传奇色彩的所罗门·斯托达德有割不断的历史渊源。而现在,约拿单·爱德华滋在讲坛上和自己的文章中公然向自己的外祖父发出了挑战!而且他正在废除几乎所有的新英格兰教会都遵守的不彻底的圣约。从1744年到1748年,有关教会成员资格的问题还一直没有解决,没有哪个人认为自己没有资格成为教会的成员。也许对约拿单的牧师职位造成真正损害的是众所周知的发生在1744年的“坏书”事件。人们发现一本供接生婆使用的手册在社区的年轻人中间流传。这本书中有很多图片,而这些图片对于很多青春期的男孩来说是一种抵抗不住的诱惑。读这本书本来已经很糟糕了,更糟糕的是男孩们竟然开始辱骂女孩子,称她们为“污秽的东西”等等。尽管约拿单和萨拉以关心他们周围的年轻人的需要而著称,但是当要指出年轻人的错误时,约拿单并不畏首畏尾。在这件事情上,听说这种行为后,约拿单以他惯有的敬虔方式进行了处理。在星期天的聚会结束之后,约拿单向全体会众陈述了这一事件的严肃性,并要求教区居民选出一个调查委员会。出于某些原因,他还公布了卷入这一事件的年轻人以及目击这一事件的见证人的名字。按照当时的传统,这样的问题要在教会里被曝光,即使像没按时付账这样的小事也不例外。许多家庭因此而蒙羞,因为教区里那些吹毛求疵和制造麻烦的人热衷于惹事生非,事实上,一些事根本与他们无关。绝大多数家庭都属于一个教会,因此,教区的麻烦波及了整个社区。当整个场面似乎难以收拾时,其结果无疑是一场悲剧:那些年轻人及其家人、朋友一致将矛头指向了约拿单·爱德华滋。根据约拿单的好朋友塞缪尔·霍普金斯的说法,坏书事件使整个镇都“充满了火药味”。霍普金斯断定,爱德华滋在年轻人及整个小镇中都“大大地失去了影响力”。约拿单处理这件事的手法有些强硬。他要求调查这件事,并且将涉及这件事的年轻人向公众曝光。这为北安普敦的老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公然表达对约拿单的不敬。当时社区里的年轻人中正流行“群居”——就是情人们,不脱衣服躺在或睡在同一张床上。约拿单得知这一情况后,强压着怒火进行了一次题为《约瑟面对的诱惑》的讲道。“群居”的形成是由于一些居住在小房子中的大家庭缺乏私人空间造成的——至少镇上的人是如此解释的。但是,约拿单认为。信徒们忽视了一点:群居“让人暴露在罪当中”。P90-91TOP 其它信息 装帧:平装页数:253 版次:1开本:32开

图书目录

序:美洲大复兴的点火人
引言
第1章 童年
第2章 拓荒者的后裔
第3章 复兴热望
第4章 在耶鲁求索
第5章 初次牧会
第6章 回到东温莎
第7章 北安普敦讲坛
第8章 复兴的开端
第9章 大觉醒运动
第10章 义怒布道
第11章 宗教情操真伪辨
第12章 被弃绝
第13章 告别讲道
第14章 拜访斯托克布里奇
第15章 挺进边疆
第16章 争战
第17章 服侍印第安人
第18章 任职普林斯顿及去世
第19章 尾声
附录:爱德华滋选集
第1篇 立志
第2篇 自 述
第3篇 为原罪论辩护
第4篇 圣灵将上帝超自然之光直接照彻人心,乃合乎《圣经》和理智的道理
第5篇 落在忿怒之上帝手中的罪人
第6篇 上帝因人全靠他得救赎而受了荣耀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