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传记领袖/政治人物陈云:共和国领袖故事

陈云:共和国领袖故事

陈云:共和国领袖故事

定 价:¥11.00

作 者: 中国革命博物馆 编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政治人物

ISBN: 9787532065226 出版时间: 1999-12-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小32开 页数: 183 字数:  

内容简介

  陈云,1905年出生于上海青浦县练塘镇。幼年便丧双亲,由舅父母抚养,因此又名廖陈云、廖程云。1919年,他小学毕业后,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1925年入党并投身五卅运动。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他回家乡搞农运,曾任农民起义武装的党代表、青浦县委书记和江苏省委农委书记等职。1930年9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陈云被补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中央委员。1931年9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成立,他是成员之一。1933年初,他随临时中央迁到江西瑞金,任白区工作部部长。长征初期,陈云任红五军团中央代表,在遵义会议上积极支持毛泽东。会后,中央派他恢复白区工作。部队过了大渡河后,陈云历尽艰难,化装潜出四川。到了上海,他发现难以活动,便于1935年9月转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报告了长征及遵义会议情况。陈云作为党内少有的工人、店员出身的领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几个关键时期都做出过突出贡献。这既出于他自身的优秀品质,同时也与他所处的成长和工作环境密不可分。中国近现代最大的工业金融中心上海,是陈云人生轨迹起步的地方。西方资本主义在这里建立了侵略据点,并以早期资本主义冷酷的敲骨吸髓式的压榨,给神州古国带来了重重灾难。不过与此俱来的副产品,便是在这里出现了体现近代科学管理的市场效益观念,出现了一批精明的上海人。对于陈腐的“重义而不喻利”的封建传统观念来说,那种看似缺少温情却务实求真的作风,正是破旧立新的重要催化剂。陈云受家境所限,只读完了小学,靠辛勤自学成才。他通过工作实践,了解了中国最近代化的城市;在长期农运斗争中,他又懂得了中国的乡村;后来又与国外的学习考察相结合,终于使他在思想认识上出现一次又一次飞跃,成为解决难题的能手。新中国成立时,面对经济崩溃的烂摊子,主持中央财经委的陈云连出良策,只用半年多时间就使全国财政收支接近平衡,解决了旧中国多少年都无法解决的金融物价问题,一时被人叹为奇迹。他在党内较早发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问题,支持并提出实行包产到户的建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再度复出,又反对“洋冒进”。在共和国迈向现代化的漫长历程中,陈云的真知灼见将永远铭刻在史册上。解放战争时,他拒绝别人送来的好枪:“如果到了需要我用枪的时候,仗早打输了”新中国成立后,陈云作为国家最主要的理财人,难免给人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其实,生活中的陈云非常平易近人。他7岁时入本镇小学读书后不久因家贫失学,是校长杜衡伯让他免费入学。对此,陈云一直怀念不忘。1986年,当镇上小学请他题写校名时,陈云欣然命笔。陈云还多才多艺,喜欢评弹,会吹箫、吹笛,也会拉二胡,在繁忙工作之余以此自娱。据身边的工作人员讲,晚年的陈云用牛皮纸包书、用绳子捆扎仍很利索,连年轻人都赶不上他。他的毛笔字很好,也得益于年轻时当店员的经历,因为往外寄书,包要包得结实,地址也要用毛笔写得端端正正。陈云自己的生活一向简朴,并始终严于律己。有一年,11月10日左右,北京的气温骤降。周恩来去陈云那里,发现陈云正拥着棉被坐着办公,仍抵御不住寒气。周总理看着于心不忍,马上表示特许这里提前几天烧暖气。陈云却坚辞道:11月15日供暖的时间是我定的,我不能破这个例。

作者简介

暂缺《陈云:共和国领袖故事》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贫苦家庭
品学兼优
师生情谊
五四洗礼
商务学徒
领导罢工
“铁窗风味”
发动农民暴动
铲除恶霸
特科岁月
“一个深晚”
一份劳动合同
视察红军兵工厂
参加遵义会议
指挥渡江
不辱使命
第一个宣传长征的人
创建“新兵营”
陈云的座右铭
真理与面子
边币与法币
“丢掉汽车,脱下皮鞋”
“四保临江”
接收沈阳
组建中财委
米棉之战
共和国第一期公债
改造工商业
“黑色炸药”与“黄色炸药”
主持编制“一五”计划
青浦调查
下放江西
在历史的转折关头
为潘汉年平反
亲切的关怀
尊师重教
拒收礼,不吃请
评弹老听客
俭朴的生活
夫妻之间
父女情深
最后岁月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