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自我实现/励志成功心理学哲学大师点人生

哲学大师点人生

哲学大师点人生

定 价:¥32.00

作 者: 黄永军,远光 著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自我完善

ISBN: 9787801287687 出版时间: 2006-05-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小16开 页数: 298 字数:  

内容简介

  《哲学大师点人生:不可不知的哲学智慧经典》上篇按照学派分别论述中国哲学大师对人生的理解:儒家崇尚道德,道家崇尚自然,墨家崇尚功利,法家崇尚规则,佛教崇尚空灵。在中国人的眼里,人虽然也是动物,但人与动物有着根本的差别,即人有道德心。而动物没有。中国人把人性分成善与恶两方面,诸子百家就人活着是为了惩恶还是扬善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不管是惩恶还是扬善,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道德心的培养。在这一点上,道家、墨家和佛教也是如此。下篇按照年代顺序合科学逻辑地展开论述西方哲学大师不同的人生观:古希腊崇尚理性,中世纪崇尚灵魂,文艺复兴崇尚肉欲,近代崇尚自由,现代则崇尚人文关怀。在远古原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首选面临的是生存问题,因此对他们来讲,活着,也就仅仅是为了满足肉体存在的需要。到了古希腊奴隶时代,人类自我意识觉醒,人的理性被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这一阶段的人生观被称为“理性主义”人生观。在中世纪封建时代,宗教信仰占据了统治地位,人们活着就是为了上帝,为了来世能进天堂,他们放弃了人的欲望、感情、意志乃至理性,因为这些与灵魂相比,不仅微不足道,而且是妨碍升天的。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理性主义复活,人从天上被拉回到了地上,人们不再相信有来世和天堂。对他们来讲,活着,就是为了享受现实的幸福,追求肉欲和情欲的满足。于是从禁欲转向了纵欲。到了近代,理性主义日趋成熟,民主和科学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人们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理念。到了现代,由于理性主义的泛滥,由于作为理性主义产物的科技带来了种种负效应,更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人们对人的理性、知识开始怀疑、否定。于是,在西方出现了种种非理性主义的人生观,即人活着不是为了理性,而是其他方面。我们不能说这些大师们的观点是孰对孰错,人生观本来就应该允许多种观点并存。因此,为使读者尽量客观、公允地了解哲学大师,了解他们各种观点的原貌,我们在书中不作任何结论性的评述,而是由读者自己去作出判断。读者朋友在阅读《哲学大师点人生:不可不知的哲学智慧经典》时,一定要带着自己的眼光,对某些大师或流派的观点,予以明辨,做到批判地吸收,即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作者简介

暂缺《哲学大师点人生》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上篇第一章 儒家:道德的教化
孔孟之道:“德”为做人、治国之本
1. 孔子:克己复礼,中庸处世
2. 孟子:人性本善,以德服人
3. 自强不息:修身齐家,平治天下
董仲舒:独尊儒术,驯化百姓
1. 科考选官:四书五经,培养奴才
2. 三纲五常:只要义务,不要权利
伪善的理学:“存天理,灭人欲“
1. 道德为宗教,百姓为教徒
2. 天理何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3. 普遍虚伪: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第二章 道家:自然的生活
老庄道学:远离世俗,守住自己
1. 清静无为:无欲无求无烦恼
2. “复归于婴儿”:大成熟若天真
3. “万般神通皆小术,惟有空空是大道”
4. 看破生死:人生于自然,死于自然
魏晋雅士:放浪纵欲皆处然
1. 鄙弃道德,做性情中人
2.“悠悠迷所留,酒中有真味”
3. 及时行乐:“眼前的幸福最重要
4. 田园牧歌:管它贫富与贵贱
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
1. “支配中国人思想与生活的,乃是道教”
2. 养生有方:内体凡胎想“成仙”第三章 法家:邪恶的遏止
人性本恶:人人天生好利、多欲、纵情
1.“利”字当头:“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利用”
2.“道德无用”:儒家德治不能去掉私心
立公弃私:必须依靠强大的法律
1.立法:制定游戏规则
2.严刑:阻止人们的邪恶
帝王术:君主不可相信任何人
1.不懂权术,当不了皇帝
2.赏与罚:君主操纵大臣的“二柄”
3.愚民政策:老百姓越愚昧越好统治第四章 墨家:侠客的风范
中国最早的“侠客”
1.组织严密:“钜子”有绝对权威
2.游侠风范:赴汤蹈火,杀身成仁
3.奉行苦行:我不苦行谁苦行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1.义即是利:人生之义在于“利天下”
2.奉献爱心:哪里有苦难,哪里就有墨者第五章 佛教:空的觉悟
持戒修行,普度众生
1.佛教为什么说“人生即苦”
2.“因果轮回”:死亡并不是解脱
3.茫茫欲海,戒为大船
4.涅槃境界与“西方极乐世界”
禅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六祖慧能的传奇经历
2.平常心是道
3.“佛向心中作,莫向身外求”
4.当头棒喝:“苦海无涯,回头是岸”下篇
第六章 古希腊:理性的启蒙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1.人是万物的尺度
2.追求知识是人生的最大快乐
柏拉图:人没有了思想,便是行尸走肉
1.“群众永远生活在习惯和偏见中”
2.自己是自己的主人
亚里士多德:“人天生就是政治的动物”
1.幸福就是善行、财富、健康和友谊
2.保持“中道”:适度的生活最幸福
伊壁鸠鲁:“活着,快乐就好”
1.快乐人生:“肉体无痛苦,灵魂无纷扰”
2.不谈死亡:死亡与我们无关第七章 中世纪:天国的梦想
基督精神:爱上帝和爱人如己
1.宗教是苦难人的避难所
2. 放弃世俗:生活只须关注自己的灵魂
3.勇于献身:我不上十字架,谁上十字架
4.生命的诺言:要爱你们的仇敌
奥古斯丁一和托马斯:人必须有信仰
1.人为什么需要上帝
2.“在完美的上帝面前,我们罪孽深重”
3. 活着的意义:追求绝对的真善美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人的信仰是自由的
1.“上帝创造女人,就是要你和她同居”
2. “人只要有了信仰,就可以获得拯救”第八章 文艺复兴:现世的享受
人的发现:人的高贵要超过天使
1.但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2.彼特拉克:“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3.薄伽丘:“没有来世,幸福就在人间”
人的解放:“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1.放纵自己:“现世享乐才是真正的幸福”
2.不爱上帝:赞美诗只献给心上人
3.自由生活:“毫无节制的生活最快乐”
人性的困境:寻欢作乐就是幸福吗
1.矫枉过正:从禁欲走向纵欲
2.怀疑知识:主宰自然还是回归自然第九章 近代:自由的真谛
卢梭: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
1.人类为什么会有不平等
2.主权在民:“我们应该争取属于自己的权力”
3.“唯有自由,才能够使人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伏尔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取消特权:特权就是侵犯人权
2.热爱自由:“人性的最大天赋叫做自由”
亚当·斯密:“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1.“道德就是满足人们对快乐的普遍追求”
2.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第十章 现代:人文的关怀
叔本华:“人生就是痛苦和无聊”
1.“痛苦是永恒的,快乐是短暂的”
2.艺术审美:暂时的解脱之途
3.“绝食而死”:人生的最高境界
尼采:“生命就是强者征服弱者”
1.上帝死了:“基督教是一种奴隶道德”
2.权力意志:做好人易,做“坏人”难
3.“超人”哲学:“群众是羊群,超人是牧羊人”
弗洛伊德:都是“性欲”惹的祸
1.泛性论:“支配人的行为的是性本能”
2.活着真累:快乐与良心的对立
3.“我们生活在一个病态的社会里”
第十一章 当代:生存还是死亡
卡缪和陀斯妥耶夫斯基:无家可归的人
1.卡缪:“对于现代人,一句话足矣:通奸和读报”
2.陀斯妥耶夫斯基:“我连做人都感到吃力”
克尔凯戈尔:“唯有死亡,才是人的最高存在”
1.“人生就是恐惧、厌烦、忧郁、绝望”
2.“公众是虚伪的,个人是软弱的”
海德格尔:“世界,只对于你的存在才有意义”
1.“社会的压力,迫使我们变得庸俗”
2.“在死亡面前,人的一切努力都显得徒劳”
萨特:人活着要做自己
l.“人对人是狼”,“他人就是地狱”
2.选择是困难的,但你必须选择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