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领导有感悟

领导有感悟

领导有感悟

定 价:¥36.00

作 者: 许燕 编著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ISBN: 9787801287120 出版时间: 2005-09-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小16开 页数: 245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是一种感悟型的文化,中国历史又浩如烟海,隐藏着许多精彩的管理故事,涉及方方面面,其成败盛衰的经验教训足以成为后人的宝贵借鉴。本书不是进行生硬的历史说教,而是旨在纵览古今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兴亡得失的历史,事理结合,夹叙夹议,力求给管理者一些思维上的启迪与借鉴,推开历代管理智慧的大门,有所感悟,提高从历史中再学习的潜质,以便古为今用,将历史中蕴涵的管理精髓转化为实践中创新的源泉,在管理岗位上游刃有余,达到事业的巅峰。

作者简介

暂缺《领导有感悟》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大权独揽的利弊何在
1.韩非论权:大权独揽才能上令下达
2.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大权独握
3.汉武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醋睡
4.明太祖:削去权杖上的棘刺
第二章权力下放的尺度如何把握
5.未雨绸缪:东郭牙为何反对立管仲为“仲父”
6.八王混战:分权过度的危害
7.康熙帝:鳌拜不得不杀的理由
8.清国机处的设置:分权适度才能高效
第三章如何正确地运用自己的权力
9.“凡事问管仲”的启迪:大胆任你看准的下属
10.诸葛亮遗恨五丈原:“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
11.符坚淝水惨败:刚愎自用者的可悲下场
12.曾国藩抓住“牛鼻子”:入权不分权
第四章后宫专权说:红颜祸水还是皇帝无能
13.吕雉:从布衣荆钗到临期称制
14.武则天:狐媚偏能惑主,蛾眉不肯让人
15.慈禧:真的是亡清的罪魁祸首吗
16.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皇权与后宫琴瑟和谐的范本
第五章太监专权说:阉割后的疯狂
17.赵高:玩弄皇帝于股掌间的亡秦刽子手
18.魏忠贤: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阉党集团缔造者
19.李莲英:集荣与宠于一身又能善终的大太监
20.宦官专政:帝王专制制度培植出来的畸形毒花
第六章外戚专权说:娘家人的野心
21.窦氏专权:东汉历史上第一个外戚专权的黑暗时代
22.王莽篡汉:靠精湛演技,欺世盗名骗取天下
23.邓太后擅权:是非功过任后人评说
24.杨坚建隋:准确地把握进退时机
第七章奸臣误国说:无昏群哪来奸佞
25.李林甫:口蜜腹剑.蒙上欺下的奸臣
26.秦桧:替皇帝背黑锅的人
27.严嵩:阿谀奉承.败坏朝纲的奸臣
28.避免奸臣当道:择官要以德才兼备为准则
第八章:功臣缘何大都不得善终
29.功高震主:刘邦为何要杀韩信
30.怀才不遇:“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谁之过
31.开门止诬:郭子仪的聪明之处
32.历史怪圈:皇帝为什么要杀功臣
第九章:皇帝疑心太重要不得
33.勾践杀文种:功高震主引起的恐慌
34.明太祖醉计试大将:君臣之间的游戏规则
35.袁崇焕之死:“功到雄奇即罪名”的悲剧英雄
36.崇祯帝亡国:疑心太重失江山
第十章何为忠臣的标准
37.比干剖心:谁能书阁下,忠胆千古存
38.洪承畴“择明主而事”:忠臣未必不事二主
39.岳飞与郭子仪:谁才是真正的忠臣
40.忠臣的最高境界:“忠国不忠君,忠民不忠人”是为大忠
第十一章何为最佳的君臣关系
41.齐景公与晏婴:好脾气的君主与善于讽谏的大臣
42.刘秀与冯异:用好—个“柔”字可战无不胜
43.刘备的人格魅力:什么样的君主才能令人卖命效力
44.唐太宗与魏征:明主与忠臣的完美组合
第十二章怎样才能成为用人大赢家
45.孟尝君与他的门客:鸡鸣狗盗之雄亦能“得士”
46.诸葛亮的败笔:从诸葛亮用人失误说起
47.曹操:兼用诚伪,得人自有妙方
48.成吉思汗:只要是人才,就绝不放过
第十三章什么才是最佳的管人之术
49.吴起带兵:吸吮脓血为哪般
50.武则天的“出其不意”:戏耍告黑状之人
51.雍正帝铲除年羹尧:抓住把柄,让抖威风的人靠边站
52.胡雪岩的感情投资:给下属一个努力的理由
第十四章树立权威的要诀是什么
53.司马穰苴治军:威在上立
54.孙武的冷酷:该出手时绝不能心软
55.刘邦功人功狗论:管人不能仅仅靠命令
56.乾隆帝严惩手足:原则问题绝不能含糊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