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两歧的诗学

两歧的诗学

两歧的诗学

定 价:¥25.50

作 者: 孟泽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诗歌词曲

ISBN: 9787543842335 出版时间: 2006-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392 字数:  

内容简介

  目录引 言上编 王国维鲁迅诗学互训第一章 两歧的诗学:王国维鲁迅诗学互训的前提、依据与意义(一)“两歧性”与“复调性”(二)对立的诠释与互动的诠释第二章 “境界”与“诗力”:王国维鲁迅的文学初衷以及对于文学的基本设定(一)“人生之第一义”:从科学到文艺(二)“国民之首义”:种族、心声、诗歌、人格的逻辑关系(三)“不用之用”(四)“意力”的唤起与“意志”的解脱(五)“无用之用”(六)在“可爱”与“可信”之间第三章 审美的倾斜与审美的异化:王国维鲁迅诗学的困境(一)审美主体与历史认识主体(二)“阳性”或者“阴性”:作为情感与作为美感(三)“人为美而存在”或者“美为人而存在”(四)以文拟人:一种“有机主义”的审美方式(五)有机主义与审美主义:“无我”与“大我”(六)有机主义与审美主义:“永远的正义”与“诗歌的正义” 中编 天人合一与文道分解第四章 文学及其“大本大源”:以一个地域为案例(一)“天”与“人”,“道”与“文”,“本”与“末”(二)“言志”与“言意”,“达情”与“达欲”(三)“一奇一偶者,天地之用”(四)“大本大源”,“圣贤学脉”第五章 “元气元声”与清洁的诗史(一)从“元声”到“霸气”(二)私人化与“女性化”:情感失范、文章失度(三)“天文斐蔚”与“旷世同情”(四)“英雄主体”与“英雄美学”第六章 “文道兼至”与“文道分离”(一)“诗性精神”与“家国情怀”(二)“法不法”与“文不文”(三)“文字之道”与“混元之理”第七章 “自然之学”:“自然”及其反动(一)“道学绝者兼风流”、“风流绝者兼道学”(二)“自然”的与“人文”的(三)“自然”的三重境界(四)言说与反言说下编 “性命”:诗化或者工具化第八章 出发与回归:“性命”本原(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二)为“无所为而为” 第九章 挺立的自我与否定的自我(一)“壮怀激烈”然后“忧从中来”(二)广陵散:嵇康的“忧郁”(三)“清洁存精神”:阮籍的“穷途”(四)“大人先生”“入无穷之门” 第十章 亲证与和解(一)从“分离”到“同一”(二)从“自性”到“神性”(三)细草平沙,日兮月兮(四)“女性的手”与“临终的眼”参考文献跋

作者简介

暂缺《两歧的诗学》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引言
上编 王国维鲁迅诗学互训
第一章 两歧的诗学:王国维鲁迅诗学互训的前提、依据与意义
(一)“两歧性”与“复调性”
(二)对立的诠释与互动的诠释
第二章 “境界”与“诗力”:王国维鲁迅的文学初衷以及对于文学的基本设定
(一)“人生之第一义”:从科学到文艺
(二)“国民之首义”:种族、心声、诗歌、人格的逻辑关系
(三)“不用之用”
(四)“意力”的唤起与“意志”的解脱
(五)“无用之用”
(六)在“可爱”与“可信”之间
第三章 审美的倾斜与审美的异化:王国维鲁迅诗学的困境
(一)审美主体与历史认识主体
(二)“阳性”或者“阴性”:作为情感与作为美感
(三)“人为美而存在”或者“美为人而存在”
(四)以文拟人:一种“有机主义”的审美方式
(五)有机主义与审美主义:“无我”与“大我”
(六)有机主义与审美主义:“永远的正义”与“诗歌的正义”
中编 天人合一与文道分解
第四章 文学及其“大本大源”:以一个地域为案例
(一)“天”与“人”,“道”与“文”,“本”与“末”
(二)“言志”与“言意”,“达情”与“达欲”
(三)“一奇一偶者,天地之用”
(四)“大本大源”,“圣贤学脉”
第五章 “元气元声”与清洁的诗史
(一)从“元声”到“霸气”
(二)私人化与“女性化”:情感失范、文章失度
(三)“天文斐蔚”与“旷世同情”
(四)“英雄主体”与“英雄美学”
第六章 “文道兼至”与“文道分离”
(一)“诗性精神”与“家国情怀”
(二)“法不法”与“文不文”
(三)“文字之道”与“混元之理”
第七章 “自然之学”:“自然”及其反动
(一)“道学绝者兼风流”、“风流绝者兼道学”
(二)“自然”的与“人文”的
(三)“自然”的三重境界
(四)言说与反言说
下编 “性命”:诗化或者工具化
第八章 出发与回归:“性命”本原
(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二)为“无所为而为”
第九章 挺立的自我与否定的自我
(一)“壮怀激烈”然后“忧从中来”
(二)广陵散:嵇康的“忧郁”
(三)“清洁存精神”:阮籍的“穷途”
(四)“大人先生”“入无穷之门”
第十章 亲证与和解
(一)从“分离”到“同一”
(二)从“自性”到“神性”
(三)细草平沙,日兮月兮
(四)“女性的手”与“临终的眼”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