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研究

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研究

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研究

定 价:¥12.00

作 者: 盖骁敏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礼品书

ISBN: 9787505850668 出版时间: 2005-09-07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205 字数:  

内容简介

  《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研究》除导论以外共包括五章,主要内容如下:导论部分在提出《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研究》的研究课题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之后,主要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并介绍了本书的研究方法、结构安排以及主要创新之处。第一章,人力资本概念。在对人力资本概念产生过程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本的内涵进行了深人分析,考察了劳动力“资本化”为人力资本的前提条件和历史过程,并对人力资本的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第二章,人力资本产权分析。在考察了人力资本产权含义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本产权的性质和特征进行了分析,与一般财产权利相似,人力资本产权也具有排他性、有限性、可交易性、可分解性等基本属性。但是,人力资本产权又有许多不同于一般财产权利的独特之处,比如人力资本与其载体不可分离的天然性、人力资本使用权的不确定性、人力资本产权收益分配上的困难等,这些特征决定了对人力资本所有者进行激励、实现人力资本产权的必要性和复杂性。本章还简要考察了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条件。第三章,人力资本与企业所有权安排。本章首先介绍了企业所有权安排方面的理论分歧,指出了企业所有权一元论者的理论缺陷,考察了企业所有权的实际决定因素。然后采用交易成本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成本效率进行了比较,认为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具有不同的优越性,能够相对较好地解决某种类型的交易成本,在一定条件下,人力资本所有者享有企业所有权可以是有效率的企业组织形式。本章最后还考察了企业所有权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人力资本在企业所有权安排中的地位变化。第四章和第五章研究人力资本产权的股权化实现。第四章首先探讨了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的各种实现形式,包括剩余索取权的分享、股权分享以及控制权的分享等。接着,对国外员工持股计划的经验进行了借鉴,并通过博弈分析,探讨了员工持股有效实施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员工持股制度进行了考察,提出了由员工持股到人力资本持股的改革建议。由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殊性,在第五章对其进行了专门探讨,并对股票期权、MBO等制度在我国的实施提出了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盖骁敏,女,1973年出生,山东烟台人。先后就读于山东大学国际经济系、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在在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任教,主要从事现代西方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已在《文史哲》、《中国经济问题》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并参与多部教材和著作的编写工作。本书是作者独立完成的第一部专著。

图书目录

对人力资本产权的深入研究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结构及主要观点
第一章 人力资本概念
第一节 人力资本概念的产生过程
第二节 对人力资本概念的深层次思考
第三节 人力资本的特征
第二章 人力资本产权分析
第一节 人力资本产权的含义
第二节 人力资本产权的特征
第三节 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
第三章 人力资本与企业所有权安排
第一节 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理论分歧与决定因素
第二节 企业所有权的交易成本分析
第三节 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实际演变
第四章 人力资本产权股权化(I)——从员工持股到人力资本持股
第一节 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的实现形式
第二节 员工持股:经验借鉴与有效性分析
第三节 我国的员工持股制度:现状及对策
第五章 人力资本产权股权化(II)——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
第一节 企业家的角色与功能
第二节 企业家人力资本回报
第三节 股票期权制度
第四节 管理层收购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