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国家法、宪法法治与宪政的变迁

法治与宪政的变迁

法治与宪政的变迁

定 价:¥42.00

作 者: 李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宪法

ISBN: 9787500452492 出版时间: 2005-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525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研究和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治和宪政建设与发展的著作,主要涵盖了法治(依法治国)、宪政和法理学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法治(依法治国)方面,本书论述了法治与法制的区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制、邓小平的民主与法制思想、依法治国与政治文明建设、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特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司法体制改革与司法机关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司法权的性质与作用等问题。在宪政方面,本书集中讨论了宪政与执政党的执政方式、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宪政阐释、宪法修改的研究报告、政府立法的几个宪政理论问题、中国《紧急状态法》的宪政立法模式等问题。本书还专门论证了今天社会主义中国采用宪政概念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在法理学方面,本书关于中国法理学的命运、法学研究方法的过去与现在等问题的论述,关于法理学研究的若干篇综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建设若干理论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人权理论、走向21世纪的中国法理学、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研讨会综述、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综述、依法治国与廉政建设研讨会综述、依法治国与司法改革研讨会综述、努力开创跨世纪法理学研究的新局面——都记载了中国法治与宪政变迁过程中法理学思考的印记。本书从一个重要的侧面和角度,集中探讨并反映了近20年来中国法治和宪政理论与实践变迁的历程。

作者简介

  李林,1955年生,工厂、部队、机关工作10年;1984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1987年、1990年先后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获得法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5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做访问学者并在哥大东亚研究所完成博士后项目。1987年到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工作,现任法学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主要研究领域:法理学、立法学、宪法学、法治与人权主理论、宪政与民主理论。已出版《立法机关比较研究》、《走向宪政的立法》等十多部著作。2003年9月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主讲人之一;2005年7月全国政协常委会第六次集体学习主讲人之一。

图书目录

序言第一题 法治概念的历史考察
1.1 古希腊罗马的法治理念
1.2 西方中世纪的法治思想
1.3 近代以来西方法治概念的演变
1.4 西方法治概念对非西方国家(文化)的影响——以印度为例
1.5 法治与文化
1.6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1.7 对法治概念的反诘
第二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
2.1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民主与法制奋斗的70年
2.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
2.3 邓小平民主与法制思想研究
2.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
第三题 依法治国与政治文明建设
3.1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文明的基本观点
3.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3.3 建设政治文明和法治国家应当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
3.4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障
3.5 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考与建议
第四题 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
4.1 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是兴国安邦的根本保证
4.2 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应相互配合
4.3 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要同步推进
第五题 实施依法治国的特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5.1 中国实施依法治国的主要特点
5.2 中国实施依法治国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附l:中国《紧急状态法》的宪政立法模式
附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司法权的性质与作用
第六题 司法体制改革与司法机关建设
6.1 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6.2 司法机关的组织建设
6.3 司法机关的制度建设
第七题 推进民主法制改革,建设法治国家
7.1 中国1978年以来法治发展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7.2 “九五”期间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7.3 21世纪初中国建设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
7.4 21世纪初中国民主法治发展的基本态势
第八题 依法治国与执政党的执政方式
8.1 依法治国的宪政逻辑
8.2 执政党与国体、政体
8.3 执政党与法治
8.4 政治体制改革:“党政分开”还是“党政一体”
8.5 “党政一体”的宪政制度设计
第九题 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宪政阐释
9.1 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
9.2 西方执政党的主要宪政特征
9.3 中国共产党执政必须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