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司法制度证据犯罪研究

证据犯罪研究

证据犯罪研究

定 价:¥16.00

作 者: 谭志君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丛编项: 湘潭大学法学院博士文库
标 签: 司法案例

ISBN: 9787503653308 出版时间: 2005-0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页数: 252 字数:  

内容简介

  序即将出版的《证据犯罪研究》一书是谭志君博士在其同名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证据犯罪问题是法学界有所关注但又关注得不够的问题。学界对证据犯罪中的不少个罪的犯罪构成、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等方面的问题已有一定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是,这种研究视野比较单一,基本上是局限于“个罪”的解释法学领域的研究。谭志君博士以“证据犯罪研究”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证据犯罪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所以,他的博士论文修改成书,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对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本书主要以刑事立法为依据,通过对有关证据方面的各种犯罪加以概括和抽象,形成“证据犯罪”的概念,从宏观上把证据犯罪作为一个新的“类型罪”,综合运用刑法学、犯罪学、诉讼法学、证据学等多种学科理论,整体地对其展开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定义了证据犯罪概念,分析了证据犯罪的特征、证据犯罪的分类等证据犯罪的基本理论问题,从而为证据方面的犯罪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平台和视角。由于论文立论高,视野自然宽阔,因而发现、提出和研究、解决了一些新问题,为进一步研究证据犯罪问题拓宽了空间,表现出作者具有敏锐的学术素质。与此同时,作者对证据犯罪中的“个罪”也进行了研究,对其中有争议的问题和立法完善等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而做到了理论研究视角的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也为司法实践提供了颇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当然,论文不可能对所涉及的问题都能进行全面研究,同时未尽如人意之处也在所难免。但作者对论题所进行的专门系统研究,至少可以说奠定了对该论题研究的基础。这无论是对他本人还是对证据犯罪理论的继续深入研究来说,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只是谭志君博士在学术领域跋涉过程中的一个新起点,将来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著作问世,为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谭志君的博士学位论文成书出版,作为他的导师,我为之感到高兴。在即将出版之际,他邀我作序,谨以上述寥寥数语,祝贺他第一部专著的问世,同时也乐意向关心证据犯罪问题的读者推荐本书。是为序。王牧2004年12月

作者简介

  谭志君,男,湖南衡阳人。湘潭大学法学学上(1991年)、湘潭大学哲学硕士(1997年)、吉林大学法学博士(2004年);2002年始任中国犯罪学会理事,湘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出版个人专著一部:编写教材一部(副主编);主持或参与省级课题多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在《社会科学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要从事刑法学、犯罪学和证据法学方面的研究。

图书目录

目录:
引论………………………………………………(1)
一.诉讼的意义…………………………………………(1)
二.证据在诉讼中的地位……………………………………(6)
三.诉讼程序中的证据违法…………………………………(9)
四.证据违法行为的犯罪化…………………………………(14)
第一章证据犯罪的界定………………………………………(l9)
第一节证据犯罪的概念……………………………………(l9)
一.犯罪与证据犯罪…………………………………………(19)
二.证据犯罪与妨害司法罪…………………………………(23)
第二节证据犯罪的特征……………………………………(24)
一.诉讼利益性………………………………………………(24)
二.证据关联性………………………………………………(27)
三.司法侵害性………………………………………………(29)
四.行为法定性………………………………………………(31)
第三节证据犯罪的分类……………………………………(34)
一.实物证据犯罪与言词证据犯罪…………………………(34)
二.特殊主体型证据犯罪与一般主体型证据犯罪…………(35)
三.单一型证据犯罪与复合型证据犯罪……………………(35)
四.毁灭证据犯罪.隐匿证据犯罪.伪造证据犯罪.妨害
作证犯罪与非法取证犯罪………………………………(36)
第四节研究证据犯罪的意义………………………………(40)
第二章毁灭证据的犯罪………………………………………(43)
第一节毁灭证据犯罪的立法概况…………………………(43)
一.国外关于毁灭证据犯罪的立法…………………………(43)
二.我国关于毁灭证据犯罪的立法…………………………(44)
第二节毁灭证据犯罪的个罪………………………………(45)
一.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罪………………………(45)
二.帮助毁灭证据罪…………………………………………(46)
第三节毁灭证据犯罪的立法评析…………………………(48)
一.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
的立法缺陷………………………………………………(49)
二.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立法缺陷……………………(54)
三.设立毁灭证据罪…………………………………………(55)
第四节毁灭证据犯罪的特殊形态…………………………(61)
一.共犯形态…………………………………………………(61)
二.罪数形态…………………………………………………(62)
三.停止形态…………………………………………………(65)
第三章隐匿证据的犯罪………………………………………(69)
第一节隐匿证据犯罪的立法概况…………………………(69)
一.国外关于隐匿证据犯罪的立法…………………………(69)
二.我国关于隐匿证据犯罪的立法…………………………(73)
第二节隐匿证据犯罪的个罪………………………………(75)
一.窝藏.包庇罪……………………………………………(75)
二.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79)
三.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82)
四.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83)
五.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83)
六.洗钱罪…………………………………………………(84)
第三节隐匿证据犯罪的争议问题…………………………(87)
一.窝藏.包庇犯罪的对象…………………………………(87)
二.赃物犯罪的对象………………………………………(91)
三.赃物犯罪的“明知”…………………………………(98)
四.洗钱罪的主体…………………………………………(100)
五.洗钱罪的上游犯罪……………………………………(101)
第四节隐匿证据犯罪的特殊形态…………………………(104)
一.共犯形态………………………………………………(104)
二.罪数形态………………………………………………(107)
三.停止形态………………………………………………(110)
第四章伪造证据的犯罪………………………………………(113)
第一节伪造证据犯罪的立法概况…………………………(113)
一.国外关于伪造证据犯罪的立法概况…………………(113)
二.我国关于伪造证据犯罪的刑事立法…………………(118)
第二节伪造证据犯罪的个罪………………………………(119)
一.伪证罪…………………………………………………(119)
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伪造证据罪………………………(126)
三.帮助伪造证据罪………………………………………(127)
第三节伪造证据犯罪的特殊形态…………………………(130)
一.共犯形态………………………………………………(130)
二.罪数形态………………………………………………(131)
三.停止形态………………………………………………(133)
第四节伪造证据犯罪的立法建议…………………………(134)
一.增设民事.行政伪证罪…………………………………(134)
二.增设伪造证据罪………………………………………(137)
三.废除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伪造证据罪…………………(141)
第五章妨害作证的犯罪………………………………………(144)
第一节证人拒证现象探析…………………………………(144)
一.关于证人作证的立法缺陷……………………………(144)
二.妨害作证行为的危害…………………………………(146)
第二节妨害作证犯罪的立法概况…………………………(147)
一.国外关于妨害作证犯罪的立法………………………(147)
二.我国关于妨害作证犯罪的立法………………………(149)
第三节妨害作证犯罪的个罪………………………………(150)
一.妨害作证罪……………………………………………(150)
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妨害作证罪………………………(154)
三.打击报复证人罪………………………………………(154)
四.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158)
第四节妨害作证犯罪的争议问题…………………………(161)
一.妨害作证罪的主体……………………………………(161)
二.打击报复证人罪的对象………………………………(163)
三.构成打击报复证人罪有无时间限制…………………(166)
第五节妨害作证犯罪的特殊形态…………………………(167)
一.共犯形态………………………………………………(167)
二.罪数形态………………………………………………(169)
三.停止形态………………………………………………(173)
第六章非法取证的犯罪………………………………………(176)
第一节证据收集概说………………………………………(176)
一.证据收集的特征………………………………………(176)
二.证据收集的要求………………………………………(177)
第二节非法取证犯罪的立法概况…………………………(179)
一.国外关于非法取证犯罪的立法………………………(179)
二.我国关于非法取证犯罪的立法………………………(180)
第三节非法取证的个罪……………………………………(181)
一.暴力取证罪……………………………………………(181)
二.刑讯逼供罪……………………………………………(186)
第四节非法取证犯罪的特殊形态…………………………(190)
一.共犯形态………………………………………………(190)
二.罪数形态………………………………………………(191)
三.停止形态………………………………………………(192)
第七章证据犯罪的防治………………………………………(193)
第一节加强证据保护………………………………………(193)
一.证据保护的意义………………………………………(193)
二.证据保护与证据保全…………………………………(196)
三.实物证据保护…………………………………………(197)
四.言词证据保护…………………………………………(206)
五.犯罪现场保护…………………………………………(215)
六.电子证据保护…………………………………………(219)
第二节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226)
一.非法证据的含义及种类………………………………(226)
二.非法取得证据的证据效力……………………………(229)
三.价值冲突与选择………………………………………(234)
结束语………………………………………………………(241)
主要参考文献……………………………………………………(242)
后记………………………………………………(251)
总计252页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