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SQL Sever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资源大全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资源大全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资源大全

定 价:¥95.00

作 者: (美)microsoft 公司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微软公司核心技术书库
标 签: Sever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11095231 出版时间: 2002-01-01 包装: 精装
开本: 787*1092 1/16 页数: 924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由SQL Server产品组和Microsoft咨询服务成员编写而成,主要介绍了SQL Server 2000的核心功能和新特性。本书内容包括:数据仓库、安全性、故障转移群集、可伸缩性、XML和数字仪表板等。随书附带光盘中包含大量SQL Server工具、实例和代码示例。本书内容全面、讲解透彻,为每个从SQL Server 2000中寻找最大化性能的SQL Server用户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参考。

作者简介

暂缺《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资源大全》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译者序
第1章 引言 
1.1 本书主要内容 
1.2 附加的信息资源
1.2.1 SQL Server 2000产品文档 
1.2.2 SQL Server 2000 Internet站点 
1.3 本书支持内容 
第2章 SQL Server 2000中的新特征 
2.1 关系数据库提高 
2.2 相关数据的XML集成 
2.3 图形管理升级 
2.4 复制扩展 
2.5 数据传送服务升级 
2.6 Analysis Services升级 
2.6.1 立方体升级 
2.6.2 维度升级 
2.6.3 数据挖掘升级 
2.6.4 安全性升级 
2.6.5 数据透视表服务中的客户连接性升级 
2.6.6 其他升级 
2.7 元数据服务升级 
2.7.1 元数据浏览器升级 
2.7.2 XML Encoding升级 
2.7.3 储存库引擎编程升级
2.7.4 储存库引擎模型升级
2.8 英语查询升级 
2.9 文档升级 
第3章 选择SQL Server 2000的版本 
3.1 引言 
3.2 SQL Server 2000服务器版本说明 
3.2.1 SQL Server 2000企业版 
3.2.2 SQL Server 2000标准版 
3.3 特定应用的SQL Server 2000版本 
3.3.1 SQL Server 2000个人版 
3.3.2 SQL Server 2000开发者版
3.3.3 SQL Server 2000体验版 
3.3.4 SQL Server 2000 Windows CE版 
3.3.5 SQL Server 2000桌面引擎 
3.4 获得SQL Server 2000 
3.5 小结 
第4章 选择许可SQL Server的方式 
4.1 许可模型的改变 
4.2 什么是处理器许可
4.3 升级 
4.4 选择许可模型 
4.4.1 混合许可环境
4.4.2 对失败族配置的许可 
4.4.3 对多重实体配置的认可
4.4.4 SQL Server 2000个人版认可 
4.4.5 SQL Server 2000桌面引擎认可
4.5 转换许可 
第5章 将Access 2000数据库移植到SQL Server 2000 
5.1 移植选项 
5.2 移植之前 
5.3 移植工具 
5.3.1 升迁向导
5.3.2 用于移植的SQL Server工具 
5.4 转移数据 
5.5 移植Access 查询 
5.5.1 在升迁查询过程中的限制 
5.5.2 将Access查询移植到用户定义函数 
5.5.3 将Access查询移植到存储程序和视图 
5.5.4 将Access查询移植到Transact-SQL脚本 
5.6 对于查询的额外设计考虑 
5.7 确认符合SQL Server的语法
5.7.1 Access和SQL Server语法
5.7.2 Visual Basic 函数
5.7.3 Access和SQL Server数据类型 
5.8 移植应用程序 
5.8.1 创建客户/服务器应用程序 
5.8.2 针对客户/服务器环境优化应用程序 
5.8.3 优化数据结构 
第6章 将Sybase数据库移植到SQL Server 2000 
6.1 为什么要移植到SQL Server 2000 
6.2 理解移植过程 
6.3 检视架构差异 
6.4 移植表和数据 
6.5 检视Sybase T-SQL和Transact-SQL之间的区别 
6.5.1 事务管理 
6.5.2 联接句法 
6.5.3 子查询行为
6.5.4 分组结果 
6.5.5 系统存储过程 
6.6 理解数据库管理的差异 
6.7 移植校验表 
第7章 将Oracle数据库移植到SQL Server 2000 
7.1 概述 
7.1.1 SQL语言扩展 
7.1.2 ODBC 
7.1.3 OLE DB 
7.1.4 本章的组织结构 
7.2 体系结构和术语 
7.2.1 数据库的定义 
7.2.2 数据库系统目录
7.2.3 物理和逻辑存储结构 
7.2.4 带区数据 
7.2.5 事项记录和自动恢复 
7.2.6 备份和恢复数据 
7.2.7 网络 
7.2.8 数据库安全和角色 
7.3 定义数据库对象 
7.3.1 数据库对象标识符 
7.3.2 合格的表名 
7.3.3 创建表 
7.3.4 表和索引的存储参数 
7.3.5 使用SELECT语句创建表
7.3.6 视图 
7.3.7 索引 
7.3.8 用临时表 
7.3.9 数据类型 
7.3.10 对象级许可 
7.4 加强数据完整性和业务规则 
7.4.1 实体完整性 
7.4.2 域完整性 
7.4.3 引用完整性
7.4.4 用户定义完整性 
7.5 事务、锁定和并发控制 
7.5.1 事务 
7.5.2 锁定和事务隔离 
7.5.3 动态锁定 
7.5.4 改变默认锁定行为 
7.5.5 SELECT...FOR UPDATE 
7.5.6 显示请求表级锁定 
7.5.7 处理死锁 
7.5.8 远程事务 
7.5.9 分布式事务
7.5.10 两相提交处理 
7.6 SQL语言支持 
7.6.1 SELECT和数据操纵语句 
7.6.2 函数 
7.6.3 比较操作符 
7.6.4 控制流语言 
7.7 实现光标 
7.7.1 光标句法
7.7.2 声明光标
7.7.3 打开光标
7.7.4 选取数据
7.7.5 CURRENT OF子句 
7.7.6 关闭光标 
7.7.7 光标示例 
7.8 调整Transact-SQL语句 
7.9 使用XML 
7.10 使用ODBC 
7.10.1 推荐的转换策略 
7.10.2 ODBC体系结构 
7.10.3 只向前的光标 
7.10.4 服务器光标 
7.10.5 可滚动的光标
7.10.6 使用SQL Server的默认结果集和服务器光标的策略 
7.10.7 每次连接中多个活动语句 
7.10.8 数据类型映射 
7.10.9 ODBC Extended SQL 
7.10.10 外部连接 
7.10.11 Date、Time和Timestamp值 
7.10.12 调用存储过程 
7.10.13 本地SQL变换 
7.10.14 手动提交模式
7.11 开发、管理数据库复制 
7.12 移植数据和应用程序 
7.12.1 使用DTS移植数据 
7.12.2 Oracle调用接口 
7.12.3 嵌入的SQL 
7.12.4 Developer 2000和第三方应用程序 
7.12.5 Internet应用程序 
第8章 管理数据库的变化 
8.1 为变化的环境做好准备 
8.1.1 相冲突的目标 
8.1.2 管理开发环境 
8.1.3 管理QA环境 
8.1.4 管理生产实现
8.2 小结 
第9章 存储引擎升级 
9.1 存储引擎升级 
9.2 与数据交互作用
9.2.1 更加有效的读取数据 
9.2.2 并行性 
9.3 表格和索引
9.3.1 行内文本
9.3.2 新的数据类型 
9.3.3 索引 
9.4 记录和恢复 
9.5 管理方面的升级 
9.6 数据存储组件 
9.7 创新以及发展 
第10章 实现安全性 
10.1 简介 
10.2 新的安全性特性 
10.2.1 安全的配置 
10.2.2 完成C2安全性评估 
10.2.3 在Windows 2000环境中的Kerberos及Delegation 
10.2.4 安全性审计 
10.2.5 删除SQLAgentCmdExec代理账户 
10.2.6 服务器角色升级 
10.2.7 加密 
10.2.8 口令保护 
10.2.9 SUID列 
10.3 安全性模型
10.3.1 鉴别模式
10.3.2 在内部使用SID 
10.3.3 角色 
10.3.4 安全访问服务器 
10.3.5 安全访问数据库 
10.4 实施服务器等级的安全性 
10.4.1 使用SID 
10.4.2 取消SUID
10.4.3 为非可信用户生成GUID 
10.4.4 重新命名Windows用户或者用户组账户 
10.4.5 sysxlogins系统表格 
10.5 对象级别安全性的实现 
10.5.1 如何检查许可 
10.5.2 命名的管道及多协议许可 
10.6 从SQL Server 7.0升级 
10.7 从SQL Server 6.5升级 
10.8 设置安全的SQL Server 2000安装 
10.8.1 服务账户 
10.8.2 文件系统 
10.8.3 登录库 
10.8.4 审计 
10.8.5 审计记录(profiling for auditing) 
10.8.6 备份和恢复 
10.8.7 一般Windows安全性配置 
第11章 使用BLOB 
11.1 设计BLOB 
11.1.1 SQL Server中的BLOB存储 
11.1.2 学习TerraServer设计和实现 
11.1.3 特殊操作中的BLOB 
11.2 实现BLOB 
11.2.1 服务器上的BLOB 
11.2.2 客户机上的BLOB 
11.3 在SQL Server中处理BLOB 
第12章 故障转移群集 
12.1 增强的故障转移群集 
12.2 Windows Clustering 
12.3 配置SQL Server 2000故障转移群集服务器 
12.3.1 软件需求 
12.3.2 配置工作表
12.4 实现SQL Server 2000故障转移群集 
12.4.1 先决条件 
12.4.2 安装顺序 
12.4.3 创建MS DTC资源(仅限于Windows NT 4.0 Enterprise Edition) 
12.4.4 最佳实践 
12.5 维护SQL Server 2000故障转移群集 
12.5.1 备份和恢复 
12.5.2 保证虚拟服务器不会由于其他服务的故障而发生故障 
12.5.3 添加、修改或更新TCP/IP地址 
12.5.4 在虚拟服务器定义中添加或删除一个群集节点 
12.6 SQL Server 2000故障转移群集的疑难解答 
12.7 参考信息 
第13章 日志转移 
13.1 日志转移的工作方式 
13.1.1 组件 
13.1.2 日志转移过程 
13.2 配置日志转移 
13.2.1 保持数据同步
13.2.2 服务器 
13.2.3 保存旧的事项记录文件 
13.2.4 阈值 
13.2.5 安装考虑事项 
13.2.6 准备工作表 
13.3 日志转移技巧和优化实践 
13.3.1 辅助服务器容量 
13.3.2 从辅助服务器生成数据库备份 
13.3.3 保持注册信息同步 
13.3.4 监控日志转移 
13.3.5 修改或者删除日志转移 
13.3.6 日志转移在SQL Server 7.0和SQL Server 2000之间的互操作性 
13.3.7 使用日志转移数据库检查实用数据库的安全性 
13.3.8 使用日志转移的数据库进行报告 
13.3.9 合并日志转移和快照备份 
13.3.10 辅助服务器的终端用户连接 
13.3.11 热备份的角色改变 
13.3.12 故障恢复到主服务器
13.3.13 日志转移和复制 
13.3.14 日志转移和应用程序代码 
13.3.15 日志转移和故障转移群集 
13.3.16 监控服务器 
13.3.17 使用日志转移数据库进行全文搜索 
13.4 疑难解答
第14章 数据中心可用性:设施、人员和操作 
14.1 数据中心 
14.2 设施和设备需求 
14.2.1 数据中心设施 
14.2.2 数据中心硬件 
14.2.3 数据中心内的数据通信 
14.3 对人员配置的建议 
14.4 操作准则 
14.4.1 一般操作
14.4.2 SQL Server操作 
14.5 应用服务提供商 
14.6 小结 
第15章 高可用性选项 
15.1 人、策略和过程的重要性 
15.1.1 有100%完美的解决方案吗 
15.1.2 满足高运行时间 
15.1.3 运行时间解决方案和风险管理 
15.1.4 人:最好的解决方案 
15.1.5 操作计划的本质 
15.1.6 规划冗余 
15.1.7 将解决方案分段 
15.1.8 手动过程 
15.1.9 提高协作意识:通信的重要性 
15.1.10 高可用性以及移动和断开设备
15.2 高可用性的技术 
15.2.1 可选的硬件 
15.2.2 可选的软件 
15.2.3 可选择的SQL Server 
15.2.4 SQL Server解决方案的结合 
15.3 小结 
第16章 5个9:高可用性的极限 
16.1 确定所需要9的级别 
16.2 通过SQL Server 2000获得高可用性 
16.2.1 应用程序设计 
16.2.2 基本的硬件和软件 
16.3 创建灾难恢复规划 
16.3.1 准备环境 
16.3.2 故障转移计划 
16.3.3 故障恢复计划 
16.3.4 人员 
16.3.5 创建Run Book 
16.3.6 测试计划 
16.4 诊断故障 
16.5 高可用性情况 
16.5.1 有动态内容但没有电子商务Web站点的公司 
16.5.2 电子商务Web站点 
16.5.3 分区的数据库 
16.5.4 小型公司 
16.6 小结 
第17章 数据仓库设计的考虑事项 
17.1 数据仓库、OLTP、OLAP和数据挖掘 
17.2 设计数据仓库:先决条件 
17.3 开发数据仓库:详细资料 
17.3.1 识别和收集需求 
17.3.2 设计维模型 
17.3.3 开发体系结构
17.3.4 设计关系数据库和OLAP立方体 
17.3.5 开发可操作的数据存储器 
17.3.6 开发数据维护应用程序 
17.3.7 开发分析应用程序 
17.3.8 测试并配置系统 
17.4 小结 
第18章 在SQL Server 2000数据仓库中使用分区 
18.1 在SQL Server 2000关系数据仓库中使用分区 
18.1.1 分区的优点 
18.1.2 分区的缺点 
18.1.3 设计考虑事项
18.1.4 管理分区的事实表 
18.2 在SQL Server 2000 Analysis Services中使用分区 
18.2.1 分区优点 
18.2.2 分区的缺点
18.2.3 设计考虑事项 
18.2.4 管理分区立方体
18.3 小结 
18.4 其他信息 
18.5 复制分区的VBScript代码示例 
第19章 数据提取、转换和加载技术 
19.1 引言 
19.2 ETL功能元件 
19.2.1 提取 
19.2.2 转换 
19.2.3 加载 
19.2.4 元数据
19.3 ETL设计的考虑事项 
19.4 ETL体系结构 
19.4.1 同质体系结构 
19.4.2 多相体系结构 
19.5 ETL开发 
19.5.1 识别和映射数据 
19.5.2 开发功能元件 
19.6 SQL Server 2000 ETL组件 
19.7 ETL分段传输数据库 
19.7.1 服务器配置 
19.7.2 数据库配置 
19.8 管理代理键 
19.9 ETL代码实例
19.9.1 代码实例用到的表 
19.9.2 插入新的维记录 
19.9.3 管理缓慢变化维 
19.9.4 管理事实表 
19.9.5 高级技术 
19.9.6 元数据记录
19.10 小结 
第20章 数据仓库中的RDBMS性能调整指南 
20.1 简介 
20.2 性能调整的基本规则 
20.2.1 管理性能 
20.2.2 利用SQL Server性能工具 
20.2.3 影响性能的配置选项 
20.3 磁盘I/O性能最优化 
20.3.1 传输速率最优化 
20.3.2 RAID 
20.4 提高分区操作的性能 
20.4.1 分区对象的考虑事项
20.4.2 并行数据检索 
20.5 数据载入的最优化
20.5.1 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恢复模型 
20.5.2 使用bcp,批量插入或者批量拷贝函数 
20.5.3 控制锁行为 
20.5.4 并行载入数据
20.5.5 载入预排序数据 
20.5.6 数据载入时FILLFACOTR和PAD_INDEX的影响 
20.5.7 初始数据载入的一般准则 
20.5.8 增量数据载入的一般规则 
20.6 索引和索引维护 
20.6.1 SQL Server中的索引类型 
20.6.2 索引如何工作 
20.6.3 交叉索引 
20.6.4 SQL Server中的索引结构 
20.6.5 聚集索引 
20.6.6 非聚集索引
20.6.7 惟一索引 
20.6.8 计算列的索引 
20.6.9 索引视图 
20.6.10 覆盖索引
20.6.11 索引选择
20.6.12 索引创建和并行操作 
20.6.13 索引维护 
20.7 SQL Server分析调节工具 
20.7.1 示例数据和负载 
20.7.2 SQL Profiler 
20.7.3 SQL Query Analyzer 
20.8 监视系统 
20.9 理解SQL Server内部机制 
20.9.1 工作线程 
20.9.2 Lazy Writer 
20.9.3 检查点 
20.9.4 日志管理器 
20.9.5 预读管理 
20.9.6 其他性能调节相关专题 
20.10 寻找更多的信息 
第21章 监视Visual Basic中的DTS多相数据提取 
21.1 多相数据提取分析 
21.1.1 编程界面 
21.1.2 分组执行环境 
21.1.3 数据提取中的故障定位 
21.2 多相数据提取的复习 
21.2.1 基础的多相数据提取过程 
21.2.2 变换状态 
21.2.3 多相数据提取的步骤 
21.2.4 影响步骤的性质 
21.3 监视解决方案实例 
21.3.1 方案体系结构 
21.3.2 COM+事件类:Monitor DTS Events.DLL 
21.3.3 发布者应用程序:Monitor DTS .DLL 
21.3.4 用户应用程序:Monitor DTSWatch.EXE 
21.3.5 DTS分组:Monitor DTS Samples DTS 
21.3.6 执行方案 
第22章 真实世界中的立方体 
22.1 设计基本原理 
22.2 维的设计 
22.2.1 初始化设计的问题 
22.2.2 维变量 
22.2.3 维特征 
22.2.4 维存储和处理 
22.3 设计立方体 
22.3.1 立方体变化
22.3.2 立方体特性
22.3.3 立方体存储和处理 
第23章 使用MDX的商业案例解决方案 
23.1 常规问题 
23.1.1 如何从不同立方体中检索数据 
23.1.2 如何执行基础容器(Basic Basket)分析 
23.1.3 如何进行复杂的字符串比较 
23.1.4 如何将百分比显示为测量 
23.1.5 如何将累积总数显示为测量
23.1.6 如何在WHERE子句中实现逻辑AND和OR条件 
23.1.7 如何在MDX中使用定制成员属性 
23.2 导航问题 
23.2.1 如何实现多于一级的深探,或者跳过一级 
23.2.2 如何得到一个体系某个级取最高值的成员 
23.3 操作问题 
23.3.1 如何将成员分级或重排序 
23.3.2 如何在一个维中不同级上使用不同的计算 
23.3.3 如何为不同的维使用不同的计算 
23.4 日期和时间问题 
23.4.1 如何在MDX中使用时段 
23.4.2 如何在MDX中使用累计时段 
23.4.3 如何对不同时段采用不同的计算 
23.4.4 如何在MDX中比较时段
 
第24章 数据挖掘的有效策略 
24.1 简介 
24.2 数据挖掘过程 
24.2.1 数据选择 
24.2.2 数据清除 
24.2.3 数据丰富 
24.2.4 数据变换 
24.2.5 准备测试集
24.2.6 数据挖掘模型结构 
24.2.7 数据挖掘模型的评估
24.2.8 数据挖掘模型的反馈
第25章 为客户获取数据 
25.1 开发Analysis Services客户应用 
25.1.1 处理数据 
25.1.2 处理元数据
25.2 通过Analysis Services使用互联网 
第26章 Analysis Service性能调整 
26.1 引言 
26.2 体系结构 
26.2.1 概述 
26.2.2 内存管理 
26.2.3 线程管理 
26.2.4 处理交互 
26.2.5 查询交互 
26.3 提高全面性能
26.3.1 硬件配置 
26.3.2 维度和立方体的设计 
26.3.3 存储模式选择 
26.3.4 聚集设计 
26.3.5 模式优化 
26.3.6 分区策略 
26.4 提高处理性能
26.4.1 处理选项 
26.4.2 内存要求 
26.4.3 存储要求 
26.5 提高查询的性能 
26.5.1 内存要求 
26.5.2 使用分析和聚集设计 
26.6 性能评估 
26.6.1 Analysis Service性能计数器 
26.6.2 系统性能计数器 
第27章 创建交互数字仪表板 
27.1 简介 
27.2 必需的软件 
27.2.1 SQL Server 2000 
27.2.2 Windows 2000 
27.2.3 Internet Explorer 5.X 
27.2.4 数字仪表板资源包 
27.2.5 下载并安装DDRK和SQL Server实例数字仪表板 
27.3 设置 
27.3.1 下载代码实例 
27.3.2 为HTM和HTC文件创建物理的和虚拟的目录 
27.3.3 为XML和XSL文件创建物理的和虚拟的目录 
27.3.4 复制和编辑HTM和HTC文件 
27.4 建立仪表板 
27.4.1 定义仪表板
27.4.2 定义Customer List Web Part 
27.4.3 定义Order Chart Web Part 
27.4.4 对仪表板进行测试 
27.4.5 检查代码实例 
第28章 Analysis Services元数据的数字仪表板浏览器 
28.1 简介 
28.2 必要条件 
28.2.1 Windows 2000 Server 
28.2.2 具有Analysis Services的SQL Server 2000 
28.2.3 Digital Dashboard Resource Kit 2.01 
28.2.4 Internet Explorer 5.5 
28.3 安装 
28.3.1 复制文件 
28.3.2 安装IIS虚拟目录 
28.3.3 许可授权 
28.4 创建数字仪表板 
28.4.1 安装仪表板
28.4.2 创建ServerConnect Web Parts 
28.4.3 创建DBSelectWeb Part 
28.4.4 创建CollSelectWeb Part 
28.4.5 创建MemberSelect Web Part 
28.4.6 创建MetaDataWeb Parts 
28.4.7 测试仪表板 
28.5 使用仪表板 
28.6 实例文件 
28.6.1 文本文件(嵌入的内容) 
28.6.2 ASP文件 
28.7 已知问题 
28.7.1 不能连接到注册表 
28.7.2 Web Parts的大小 
第29章 复制中的常见问题 
29.1 复制和复制选项的类型 
29.1.1 应当使用哪种类型的复制 
29.1.2 合并复制和可更新订阅之间的区别 
29.1.3 当使用事物复制和排队更新时,应该使用SQL Server排队还是Microsoft Message Queuing Services 
29.2 执行复制 
29.2.1 Local Distributor和Remote Distributor的区别 
29.2.2 应该使用哪种类型的Subscription:Push还是Pull 
29.2.3 如果正在使用拉订阅,应该何时把它们定义为匿名 
29.2.4 脚本复制的优越性有哪些 
29.2.5 应该手动应用快照还是自动应用快照 
29.2.6 可否在SQL Server和不同种类的数据库之间复制数据 
29.2.7 如果正在使用SQL Server 6.5或SQL Server 7.0 Subscriber,那么可否使用SQL Server 2000中的新特征 
29.2.8 Microsoft SQL Server Desktop Engine可否参与复制 
29.2.9 当升级到SQL Server 2000时,是否需要同时升级所有复制中的服务器 
29.3 复制和热备份服务器恢复选项 
29.3.1 是否应该使用复制、日志转移或群集作为故障转移的解决方法 
29.3.2 复制工作可否在一个群集上 
第30章 使用Visual Basic创建合并复制自定义冲突分解器 
30.1 使用Microsoft SQL复制冲突分解器库 
30.1.1 向Visual Basic中添加Microsoft SQL Replication Conflict Resolver Library 
30.1.2 IVBCustomResolver接口 
30.1.3 IReplRowChange和IConnectionInfo接口 
30.1.4 常量 
30.2 注册定制冲突分解器 
30.3 合并复制定制冲突分解器的实例 
第31章 使用XML向网络展示SQL Server数据 
31.1 使用SELECT语句生成XML 
31.2 在Internet上生成XML 
第32章 优化实施English Query 
32.1 English Query概述 
32.2 在开始前 
32.3 创办一个基本模型 
32.3.1 编辑实体属性 
32.3.2 阐明并测试典型性问题 
32.3.3 使用Suggestion Wizard
32.3.4 添加帮助文本 
32.4 扩展模型 
32.4.1 创建好的实体关系 
32.4.2 首先创建广泛关系,然后处理特殊问题 
32.4.3 重新测试问题 
32.4.4 为了实现“Free-Form”文本搜索,启动全文搜索 
32.4.5 为数据分析问题创建一个OLAP模型 
32.5 配置English Query解决方案 
32.5.1 使用实例应用程序 
32.5.2 为用户提供实例问题
32.5.3 提供问题生成器 
32.6 维护和改进模型 
32.6.1 保持模型一直是最新的 
32.6.2 使用日志来改进结果 
32.7 故障排除 
第33章 数据层:优化数据库的途径 
33.1 新的途径 
33.2 优化循环 
33.3 对状态进行评估 
33.3.1 性能监视工具 
33.3.2 分段传输测试 
33.4 监视和优化 
33.4.1 监视一个系统 
33.4.2 分析结果:数据库和代码级别 
33.4.3 优化数据组件 
33.4.4 优化代码组件 
33.4.5 优化存储组件 
33.4.6 优化服务器配置
33.5 开发硬件 
33.5.1 最佳化性能 
33.5.2 容量规划 
33.5.3 处理已有的硬件 
33.5.4 实例服务器配置 
33.6 小结 
第34章 识别一般的管理问题 
34.1 安装存储过程 
34.2 检查服务器配置(sp_rk_audit_configure) 
34.2.1 运行sp_rk_audit_configure 
34.2.2 sp_rk_audit_configure的工作方式 
34.2.3 修改sp_rk_audit_configure 
34.3 检查数据库配置(sp_rk_audit_dboptions) 
34.3.1 运行sp_rk_audit_dboptions 
34.3.2 sp_rk_audit_dboptions的工作方式 
34.3.3 修改sp_rk_audit_dboptions_check_1_db以看到不同值 
34.4 应用程序故障排除 
34.4.1 运行sp_rk_blocker_blockee 
34.4.2 sp_rk_blocker_blockee是怎样工作的 
34.4.3 修改sp_rk_blocker_blockee 
第35章 使用Visual Basic远程管理SQL Server 2000
35.1 SQL初级管理员应用程序的内幕 
35.1.1 用户界面 
35.1.2 Visual Basic代码 
35.2 小结
第36章 使用视图查看性能 
36.1 什么是索引视图 
36.2 从索引视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36.3 设计索引视图 
36.3.1 设计索引视图的准则 
36.3.2 使用Index Tuning Wizard 
36.3.3 维护索引视图 
36.4 创建索引视图 
36.4.1 使用SET选项获得一致的结果 
36.4.2 使用确定性的函数 
36.4.3 索引视图的附加要求
36.5 索引视图实例
第37章 用INSTEAD OF扩展触发器 
37.1 什么是INSTEAD OF触发器 
37.2 在INSTEAD OF触发器中定制错误消息 
37.3 使用INSTEAD OF触发器创建可更新的视图 
37.4 在分区视图上的INSTEAD OF触发器 
37.5 设计INSTEAD OF触发器准则 
37.6 INSTEAD OF触发器的性能准则
第38章 在SQL Server上进行横向扩展 
38.1 准备就绪的校验表 
38.1.1 准备好在SQL Server上进行Scale Out 
38.1.2 设计注意事项 
38.1.3 理解联盟 
38.2 数据分区组件
38.2.1 分区视图的工作方式 
38.2.2 创建分区视图 
38.2.3 分区的查询计划 
38.2.4 数据相关的路由选择 
38.2.5 其他选项 
38.3 管理考虑事项 
38.3.1 分区维护 
38.3.2 灾难恢复和分区 
38.3.3 高可用性 
附录A 关于本书光盘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