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知识读物危机应对的全球视角:各国危机应对机制与实践比较研究

危机应对的全球视角:各国危机应对机制与实践比较研究

危机应对的全球视角:各国危机应对机制与实践比较研究

定 价:¥24.00

作 者: 刘长敏
出版社: 政法大学
丛编项:
标 签: 经济政治与社会

ISBN: 9787562025429 出版时间: 2004-03-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328 字数:  

内容简介

  (一)对危机应对部门的人事管理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出发,他们有意识地将危机应对机构以市场规则的方式来运行,使机构处于最佳运转的条件下,在需要人员时和需要人员的地方通过人事安置提供和保证最好的服务。美国政府设有文官委员会的功绩委员会、治安和消防委员会、劳工委员会负责对公共安全的雇佣、惩戒、劳动时间、劳动条件和薪水作出决定,以便对公共安全过程实施管理。美国联邦法律通过人事管理来影响公共安全管理者。具体规定了雇佣、确定合格的申请人、考核等问题上的优先条件以及市政实施人员是其本地居民这一条件。其根据在于生活在他们所供职的城市的雇员.对他们的工作及其环境会引以自豪和具有强烈的义务感。并且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决议已确认了这种对居住条件实行的限制。 公共安全管理的所有方面皆受法律指令支配。 (二)专业性的危机应对机构 治安服务——一般而言,治安部门的任务被认为是执法、预防犯罪和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美国现在治安机构分为两个基本的领域:执行行动的部门和负责行政的即支援的部门。执行部门中,巡逻处构成其主要的部分,是治安服务的第一线。交通管制、交通工程的管理和交通执法也是执行部门的职责;支援部门包括刑事调查、青少年调查、预防犯罪、安全教育、档案管理和证据采集鉴定等工作。 消防服务——美国最初的消防部门成立于1731年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市和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市。消防服务包括三个领域:灭火、防火和消防检查。灭火是消防部门的主要任务,负责对起火迅速做出反应并且灭火。但是,消防部门的工作常常需要设计和建筑部门遵守建筑准则,现场消防检查用于发现险情或者违规行为,然后加以纠正。 美国消防人员通常上班24小时,轮休24小时,当值的消防人员24小时随时可以呼到。此外,还有随叫随到的志愿消防人员,由于许多市政当局彼此缔结了互助条约,减少了对志愿消防人员的需求。目前出现了一种新的情况,就是由于化学制品和工业废弃物日益增加,处理危险品所导致的危机事件,对美国治安部门和公共工程部门的交叉训练提出了新的要求。 医疗急救服务(evs)——这种服务主要针对交通事故和那些立刻需要医疗援助进而需要送进医院的人的疾病或者受伤情况做出反应。基于交通事故的高死亡率,美国在1966年通过了《公路安全法案》,目的在于为汽车制造商确定安全标准和为公路制定工程规格,在1983年,美国又通过了《紧急服务法案》,目的在于:“有一个可使人员、设施和装备遇有紧急情况时,在适当的医疗服务的活动空间能够有效和协调输送的系统;该系统由公共的或者非盈利性的私人实体进行管理,这个公共的或者非盈利性的私人实体要有可对该系统进行有效管理的权力和资源”。对急救服务系统评价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反应速度——即多长时间能够到达发生紧急情况的现场;一种是病人的死亡率。但是降低死亡率需要花费的代价是巨大的,一个约为6万人口的城市,使用三辆救护车包括设备和薪水,其费用每年大约是200万美元。 城市医疗应对系统(mvirs)——这个系统是地方层面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运作系统。该系统通过地方的执法部门、消防部门、自然灾害处理部门、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和其他“第一现场应对人员”之间的}办作和互动,确保城市在一起公共卫生危机中的最初48小时的进行应对,从而使得城市在全国应急资源开始增援以前以自身的力量进行控制。(三)系统性的危机应对机构 应急的管理和准备——美国大部分的地方政府都有适当的应急反应计划,以处理突发事件,诸如火灾、意外爆炸事故、工业事故和飞机坠毁以及地震、水灾和龙卷风等自然灾害或者人为灾害。在地方政府的应急计划中,地方治安、消防部门是对任何自然灾害或者紧急事件首先采取措施的机构,但是应急计划之中还包括市政工程部门、主要管理部门以及其他公共的或者私有的公用事业部门之间的协作。这些应急管理不仅是事先计划好的,而且还定期进行训练和演习。这些应急管理主要是处理灾害的无边界性和行政管理的政治边界性之间的矛盾。所以,在人员、设备和其他的援助方面的预先安排,都是各个地方政府、市政当局以及县之间协商好的。训练是各个部门一起进行,以确定各自的任务。 例如,1979年联合航空公司的191航班从芝加哥的奥哈尔国际机场起飞,坠毁在机场界外的一片空旷的田野里。从当地、县、州治安部门以及许多消防部门来的官员是这一突发事故的最初的反应者。按事先安排迅速实施了应急计划,禁止记者、盗窃者和其他无关紧要人员进入,以防止盗窃、破坏行为的发生和维护现场的物证。不久,从各种其他机构来的官员也加入了调查者的行列,以帮助辨认受害者和幸存者。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各种机构都提供了援助,但是最终负责的是联邦航空局(faa)。在飞机坠毁地点,联邦航空局进行了现场调查和恢复工作。 在城市住宅区,洪水有时会突然发生,财产损失也很严重。为了应付紧急情况,公共安全管理者必须清楚会有水情的平原和应付紧急情况的维护计划。对付洪水可以用沙袋堤阻止洪水蔓延,从住家或街道排洪,医务辅助人员则要进行医疗急救服务和运送工作。在应急管理的计划阶段,必须拉出任何必需的装备的出售者和货源的清单。例如,洪水泛滥的地区需要游艇或移动电话,就必须预先确定供给者。 政府间协议——政府间的协议包括本州、本市、本县内部各个部门的协议,也包括所在市、县以外与其他州、市、县或者联邦政府之间的协议。政府间协议,对于较小的市政或者农村地区有很大的好处,经济因素是提供服务和处理任何严重事态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这种政府问的协议可以有效地作用于发生在假日的游行,甚至飞机坠毁等事件。在严重的突发事件中,例如大火,政府间协议显得更为重要。

作者简介

  刘长敏,女,任职于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现任国际政治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华美国学会理事,中国英国研究会理事。从事国际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理论、国际关系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走进白宫》(1999年)、《国际关系体系与格局——理论框架与历史变迁》(2002年)、《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美国部分)》(2001年)等书,任多本教材主编、副主编。并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国党史研究》、《外交学报》、《世界政治与经济论坛》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图书目录

代序
主编的话
第一章 危机应对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危机应对的理论阐释
一、危机与人类共生
二、危机的定义及特征
三、危机的分类
第二节 全球化与国际危机管理
一、全球化与国安全
二、全球性问题与国际安全
三、全球化时代呼唤国际合作
第三节 当代危机管理理论研究概况
一、西方危机理论研究概况
二、中国危机理论研究概况
三、居安思危,迎接时代挑战
第二章 美国危机应对的机制与实践——以美国炭疽病毒案为例
第一节 美国危机应对机制的基本框架
一、美国危机对机制的启动条件
二、联邦政府危机应对的主要制度安排
三、地方政府危机应对的制度安排
四、美国危机应对的工作流程——以PDD-39条款为例
第二节 美国应对炭疽危机的实践
一、炭疽危机及其处理
二、美国处理炭疽病毒危机的经验
三、危机过后,亡羊补牢
第三节 美国危机应对机制的基本评价及其启示
一、美国危机应对机制的基本评价
二、美国危机尖对机制的启示
第三章 欧盟危机管理实践与机制——以疯牛病危机管理为例
第一节 欧盟疯牛病危机管理基本进程
一、限制出口,防止疫情扩散
二、建立科学指导委员会,强化危机管理力度
三、确立系统化管理体系,强化危机预警与预防
四、实施大规模屠宰计划,禁止使用动物蛋白饲料
五、开展全面的流行病检疫
第二节 欧盟危机管理机制的完善及其启示
一、《食品安全白皮书》
二、欧盟新机制的内在构成及其特征
三、对欧盟危机管理的再认识
第四章 俄罗斯危机应对的机制与实践
第五章 日本危机管理的机制与经验——以“阪神大地震”为例
第六章 澳大利亚、韩国、以色列应对危机的机制与实践
第七章 国际组织与危机应对
第八章 危机应对机制的比较与借鉴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