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旨在于尝试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制度设计和演变提供理论性的解释,并运用数据去证实这些解释、判断其绩效。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已经走过20多年,在整个国家金融系统市场化的进程中,金融系统的制度,包括银行业制度、证券市场制度和上市公司制度等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学术研究者和业内人士在关注金融改革成就的同时,也一直在为解决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中所出现的问题贡献自己的智慧。从中国经济与金融改革的过程来看,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路径一直包含了政府管理部门的才智。政府管理部门或其委托人一直持有全社会资产组合中的一个相当大的部分,要管理好这部分国有资产,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资本市场这个平台来实现。因此,政府管理部门或其委托人作为一个重要的参与者一直影响着金融系统的设计和演变。同时,我们也看到,居民财富的增长所带来的全社会资产组合的变化赋予了居民参与金融系统活动的基本权利,并且要求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和机构来满足其管理风险和不确定性的需要。作为中国金融系统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的国有银行业如何管理好这些储蓄资产,并配合政府管理部门的经济改革需要成为国有银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所面临的重要权衡。另一方面,股票市场的发展赋予居民直接参与证券市场活动的机会,也要求居民部分承担国有企业(其他性质的企业)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因此,政府、企业和居民参与金融系统变化的初始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本市场的结构,决定了交易过程和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