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案例教程

民事诉讼法案例教程

民事诉讼法案例教程

定 价:¥29.00

作 者: 张卫平 主编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丛编项: 面向21世纪法学案例系列教材
标 签: 民法

ISBN: 9787801820617 出版时间: 2003-11-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小32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一个时期以来,尤其是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行以来,司法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极为丰富的鲜活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案例,这些案例是司法机关适用行政法律规范于实践的结果,同样也是行政法理学的体现。通过研读案例也是学习法律的一种极好的方式。但现有案例学方面的书籍偏重于以案说“法”,这里的“法”仅仅被理解为法律规范、法律规定,而对于案例中涉及到的法律原理或法律规定中所体现的法理,则很少被提及。既然案例是法律作用于社会生活的产物,是静止的法律规范“活化”的结果,是司法过程对法律理论运用的一种能动反映,因此,案例又是法律规范、法律原理、司法技巧的统一。同时也说明,对于法科学生或其他学习法律的人,掌握法律规范、法律原理、司法技巧是学好法律的不二法门。只有同时掌握好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并融会贯通,才能对法律现象进行规律性的认识,才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基于以上认识,本书力图将法律规范、法学原理、司法技巧溶为…体。首先,叙述案情,并保持其相对的完整性,以免事件之间的联系脱节。其次,针对案例事实、案例所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以及本书的体例编排提出问题。再次,解答问题,而解答问题又是从解释或阐述法律概念或法学概念等法学理论开始的。这方面的着墨较多,对于一些较为重要的理论问题还作了历史的分析,说明其发展过程,体现以法理说案。以法理说案是以往案例学方面的书籍所忽视的,这也正是本书的最大特色,它可以帮助人们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深化。作为案例,一定是具体法律规范适用的结果,本书沿袭了传统案例学书籍的做法,对具体的法律规定在案例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即以案说法,或以法律规定说案。由于在案例分析中引入了法学理论,一方面可能加深了对法律规定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能出现法律规定与法学理论之间的矛盾,或结论模糊或多个答案的状况。如果读者有这种体认,这正是作者所希望的。因为案例分析本身就是人们对一定法律现象的解读,这种解读应当是开放式的,能引导人们进行更多的思考,能促进立法、司法的完善,也能帮助人们对既有法学理论的修正,而不是思考的终结。此外,本书尽可能地汲取了行政法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如将行政法基本原则中的信赖保护原则、比例原则相关理论的引入;将公产法理论作为行政法的有机组成部分运用于案例分析之中。还吸收了行政法立法、行政法司法的最新成果,如行政诉讼法新的司法解释、有关证据的规定等均在本书有较大的体现。<

作者简介

暂缺《民事诉讼法案例教程》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案例1:如何理解处分原则的内涵?
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案例2:本案的审理程序是否合法
第三章 主管与管辖
第一节主管
案例3:法院能否审理这起“侵权案?
案例4:劳动争议超过仲裁时效,可否再向法院起诉?
第二节级别管辖
案例5: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有哪些?
第三节地域管辖
案例6:这起借贷合同纠纷应由哪个法院管辖?
案例7:对于涉及数个不动产的纠纷,如何确定案件的管辖地?
案例8:协议管辖可否选择多个管辖法院?
第四节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
案例9:本案是否应当移送管辖?
案例10:有管辖权的法院移送案件,上级法院可否指定其管辖?
第五节 管辖权异议和管辖恒定
案例1l:过了答辩期,当事人是否一概不能提起管辖权异议?
案例12:公司住址变更后,受诉法院能否继续审理?
第四章 当事人
第一节 当事人概述
案例13:法人的工作人员因职务行为或授权行为而发生诉讼,如何确定当事人?
案例14: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能否成为诉讼当事人?
案例15:起诉的原告不符合条件,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案例16:死者的名誉受到侵害,谁有权提起诉讼?
案例17:企业被兼并后,因兼并前的民事活动发生纠纷应由谁作当事人?
第二节共同诉讼人
案例18: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案例19:原告只起诉其中一个责任人,法院能否驳回起诉?
案例20:本案属于哪一种共同诉讼?
第三节诉讼代表人
案例21:代表人变更或放弃诉讼请求,是否应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
案例22: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入如何选任诉讼代表人?
案例23: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如何公告和确定诉讼代表人?
第四节第三人
案例24: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必要共同诉讼中的共同原告有何
差异?
案例25:与案件无利害关系的人能否列为第三人?
案例26:管理办和价格所是否应为本案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第五章 诉讼代理人
第六章 诉的理论与制度
第七章 民事证据制度
第八章 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
第九章 对妨碍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第十章 诉讼费用
第十一章 普通程序
第十二章 简易程序
第十三章 民事判决、裁定与决定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十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十六章 特别程序
第十七章 督促程序
第十八章 公示催告程序
第十九章 执行程序
第二十章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和司法协助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