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Windows 2000 设计与移植

Windows 2000 设计与移植

Windows 2000 设计与移植

定 价:¥58.00

作 者: 天宏工作室;天宏工作室译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Osborne计算机专业技术丛书
标 签: Windows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2040767 出版时间: 2000-11-01 包装: 精装
开本: 787*1092 1/16 页数: 524 字数:  

内容简介

  Windows2000与WindowsNT非常相似,但它们又是很不相同的。使用这个产品,你会发现它与Windows95、Windows98和WindowsNT是如此相似,以至于在你学习和使用Windows2000时会感到几分熟悉。但是,新的技术(如ActiveDirectory、远程存储、Intellimirror、终端服务和组策略)对所有用户和管理员来说都将是全新的。在这本书中,我已经着手完成的不是重复编写安装指南或通用的产品信息手册,而是从这几年使用Windows2000产品系列(追溯到它的前身——WindowsNT5)的实践经验着手,以强调世界各地都在做的工作,从而利用该产品的功能——这样能够改进他们的工作方式。如同任何产品一样,在计划、实现和支持方面,它也存在许多“问题”,在进入错误的道路之前,你可能不会认识到——然后必须解决这些问题。我希望本书中的信息(这是从数百次Windows2000安装过程中体验到的)可以帮助你避免犯错,并引导你设计和实现一个高度实用的网络结构。本书的结构本书的第一部分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背景信息,包括对已经熟悉WindowsNT的那些人来说仍然很新的知识,并说明了组成MicrosoftWindows2000核心结构的DNS和ActiveDirectory技术。第二部分专注于设计一次成功的实现或者移植到Windows2000环境下。我经常看到一些公司从某种想法开始,然后直接转到原型创建或者测试安装,而没有更多地考虑最终的解决方案所需要的条件。插入Windows2000CD-ROM并让升级向导将早期的WindoWs95或者WindowsNT系统转换为Windows2000是非常诱人的。但是,我参与的每一次成功安装或者移植都是从投入大量的时间来考虑当前实现的每一个组件的细节和公司的需要开始的,这样,在项目完成时,它就能实现公司的目标和期望。第二部分突出了准备一次成功安装中的关键因素。第三部分讲述了在将Windows2000作为网络环境中的一台服务器、工作站或域控制器来安装或移植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实际步骤。在这里,我不仅介绍了核心操作系统的安装,还介绍了一些关键的插件组件,它们提供了自动完成的软件安装(Intellimirror)、瘦客户技术(终端服务)、高可用性和故障容错(群集和网络负载平衡)。对于当前正运行WindowsNT4或NoveUNetWare的公司,第三部分介绍了将一个网络环境移植到Windows2000所涉及的过程。在公司已经安装了Windows2000之后,设备的日常调整、优化和管理对于使系统高效而平稳地运转是至关重要的。我采用了通过系统优化和配置修改来支持单个用户和整个企业网络的方法。维护Windows2000环境对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产品性能是非常重要的。本书介绍了许多内容。但是,MicrosoftWindows产品是一个健壮的网络结构环境。我希望你在计划、设计、移植、配置、维护和支持自己的Windows2000网络时能够使用本书中的信息从这些产品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作者简介

暂缺《Windows 2000 设计与移植》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致谢
简介
第一部分 Windows 2000:理解新的范例
第一章 Windows 2000环境
1.1 Windows 2000产品的家族成员
1.2 Windows 2000的核心组件
1.2.1 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文件服务器)
1.2.2 域控制器
1.2.3 客户系统
1.3 结构组件
1.3.1 Active Directory
1.3.2 组织单位
1.3.3 站点
1.3.4 域
1.3.5 树和树林
1.3.6 组
1.3.7 信任
1.4 可操作组件
1.4.1 存储管理的改进
1.4.2 简化的桌面配置和管理
1.4.3 集成的网络增强特性
1.5 管理组件
1.5.1 Microsoft管理控制台
1.5.2 磁盘配额
第二章 Active Directory和DNS概述
2.1 网际互联组件
2.1.1 组织名称
2.1.2 组织单位
2.1.3 站点
2.1.4 域控制器
2.1.5 全局编录
2.2 目录服务的概念
2.2.1 如何在域结构上建立Active Directory
2.2.2 树与树林
2.2.3 轻型目录访问协议(LDAP)
2.2.4 Active Diretory不是X.500
2.2.5 Active Directory名称空间
2.2.6 Active Directory名称
2.2.7 Active Directory容器的安全
2.2.8 虚拟容器的值
2.2.9 Active Directory服务接口(ADSI)
2.3 Active Diretory与域模型
2.3.1 消除用户方面的注册表限制
2.3.2 DNS优于WINS
2.3.3 多主线复制
2.4 理解DNS
2.4.1 DNS树结构
2.4.2 理解DNS主名称服务器
2.4.3 DNS名称解析
2.4.4 使用NSLOOKUP工具
2.4.5 理解资源记录中的内容
2.5 传统的DNS域结构
2.5.1 外部名称空间
2.5.2 内部名称空间
2.5.3 使用子域
2.5.4 分配IP地址
2.5.5 使用代理服务器
第三章 安全
3.1 组织内的安全
3.1.1 身份验证
3.1.2 访问授权
3.1.3 加密技术
3.1.4 密钥加密
3.1.5 公钥加密
3.1.6 单一登录
3.1.7 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3.1.8 代码验证
3.1.9 审核
3.1.10 物理安全
3.2 Internet上的安全
3.2.1 什么是PKI
3.2.2 理解PKI
3.2.3 PKI的应用程序
3.2.4 管理安全
3.3 安全风险
3.3.1 身份截取
3.3.2 冒充
3.3.3 重放
3.3.4 截取
3.3.5 处理
3.3.6 拒绝服务
3.3.7 病毒
3.3.8 滥用特权
第四章 熟悉Windows 2000工具
4.1 Microsoft管理控制台
4.1.1 使用内置的管理工具
4.1.2 创建自己的管理工具
4.2 事件查看器
4.2.1 熟悉事件查看器
4.2.2 在事件查看器中看到的一般事件
4.2.3 在事件查看器中看到的问题事件
4.2.4 轻松地查阅信息
4.2.5 没有记录的错误事件
4.3 Windows 2000控制面板
4.3.1 常用的控制面板选项
4.3.2 Windows 2000中的新选项或改进选项
4.4 NT 4管理员的Windows 2000管理
4.4.1 系统硬件配置
4.4.2 用户和组管理
4.4.3 网络管理
4.4.4 添加项组件
第五章 Windows 2000硬件
5.1 Windows 2000的硬件组件
5.1.1 微处理器
5.1.2 RAM
5.1.3 存储
5.1.4 网络接口卡(NIC)
5.2 Windows 2000的基本系统配置
5.2.1 硬盘驱动器空间要求
5.2.2 软件许可
5.3 硬件增强
5.3.1 即插即用
5.3.2 Windows驱动程序模型
5.3.3 通用串行总线(USB)
5.3.4 DVD
5.3.5 智能输入/输出(I2O)
5.3.6 纤维管路
第二部分 规划和设计移植到Windows 2000
第六章 设计Active Directory
6.1 先决条件
6.1.1 需求评估
6.1.2 风险评估
6.1.3 当前环境的文档
6.1.4 现有网络结构的文档
6.1.5 DNS实现
6.2 Active Directory设计组件
6.2.1 组织名称
6.2.2 组织单位
6.2.3 域和域控制器
6.2.4 域树
6.2.5 树林
6.2.6 全局编录
6.2.7 站点
6.2.8 计算机和用户
6.2.9 组
6.2.10 服务器
6.2.11 打印机
6.3 命名标准
6.3.1 在名称和E-mail地址中混合使用字母和数字
6.3.2 高级别对象的命名结构
6.3.3 安全主体对象的名称
6.4 设计影响和决定
6.4.1 单域与多域设计和安全
6.4.2 域树和分级域结构
6.4.3 Active Directory中的信任关系
6.4.4 使用组分配权限
6.4.5 域和组织单位
6.5 创建Active Directory
6.5.1 从工作组级别设计
6.5.2 第一个工作组
6.5.3 建立域结构
6.5.4 将结构复制到下一个工作组
6.5.5 修改设计以支持商业需要和变化
6.6 最大限度地减小Active Directory对网络的影响
6.6.1 站点和复制
6.6.2 规划站点
6.6.3 安放服务器
6.7 划分全局编录
6.7.1 集中全局编录
6.7.2 划分目录
6.7.3 移动用户或通用访问用户
第六章 规划DNS名称空间、域和站点
7.1 规划考虑事项和问题
7.1.1 可支持性
7.1.2 扩张性
7.1.3 性能
7.1.4 域名称空间
7.1.5 域结构
7.1.6 服务器模型
7.1.7 转发
7.1.8 现有DNS集成
7.1.9 现存DNS组
7.2 DNS服务器选项
7.2.1 Microsoft DNS
7.2.2 与非Microsoft DNS兼容
7.2.3 不兼容的非Microsoft DNS
7.3 规划设计更改
7.3.1 审查现存环境
7.3.2 研究可能的解决方案
7.3.3 审查选项
7.3.4 规划实现
7.3.5 记录设计
第八章 设计连通性
8.1 标准化TCP/CP
8.1.1 TCP/IP基础
8.1.2 TCP/IP管理
8.1.3 向TCP/IP转变
8.2 了解现有系统的基础结构
8.2.1 创建基础结构的图表
8.2.2 创建现有服务器基础结构文档
8.2.3 记录现有的台式机结构
8.2.4 记录现有的局域网或广域网结构
8.2.5 记录现有的商业功能线
8.3 了解现有网络的性能结构
8.3.1 分析局域网性能
8.3.2 分析广域网的带宽需求和能力
8.4 确定组织真实的架构需要
8.4.1 会见重要人员
8.4.2 获得正确的信息
8.5 分析结果并设计网络主干
8.5.1 实现完整的TCP/IP架构
8.5.2 设计局域网性能连接
8.5.3 设计路由方案
8.5.4 设计广域网性能连接
8.5.5 设计远程访问方案
8.5.6 创建网络规划
第九章 规划服务
9.1 确定服务器的角色
9.1.1 文件和打印服务器
9.1.2 应用服务器
9.1.3 域控制器
9.1.4 名称服务器
9.1.5 终端服务
9.2 根据正常运行时间期望设计和规划服务器
9.2.1 业务需要的正常运行时间
9.2.2 建立服务器容错功能
9.2.3 RAID驱动器容错
9.2.4 硬件与软件磁盘容错
9.2.5 分离引导和日志文件驱动器
9.2.6 设计高级别的服务器可用性
9.2.7 让称职的人来支持服务器
9.3 命名服务器
9.3.1 使名称简短但具描述性
9.3.2 局限性
9.3.3 评估现有的命名方式
9.3.4 命名分布式文件系统
9.4 服务器的挑选和容量估计
9.4.1 Microsoft的建议
9.4.2 我的建议
9.4.3 文件服务器
9.4.4 应用服务器
9.4.5 域控制器
9.4.6 DHCP、DNS和WINS服务器
9.4.7 终端服务器
9.4.8 Web、代理和防火墙服务器
9.4.9 混合和匹配服务器能力
9.5 Windows 2000环境的能力设计
9.5.1 调整新服务器的配置
9.5.2 使用性能控制台进行性能规划
9.5.3 在现有服务器上安排额外负载
9.6 选择文件系统
9.6.1 FAT16/FAT32
9.6.2 NTFS
9.7 分区规划
9.7.1 操作系统分区
9.7.2 数据分区
9.7.3 事务日志分区
9.8 在升级和重新安装之间进行选择
9.8.1 升级到Windows 2000
9.8.2 重新安装Windows 2000
9.9 规划并记录服务器的实现
9.9.1 安装和配置指令
9.9.2 项目规划
9.9.3 撤消规划
9.9.4 原型化
9.9.5 维护规划
9.10 灾难还原规划
9.10.1 总体灾难还原
9.10.2 增量灾难还原
9.10.3 建立替换站点
9.10.4 测试规划
9.11 服务器群集
9.11.1 群集工作原理
9.11.2 群集布局技术
9.12 在Windows 2000中利用远程存储
9.12.1 远程存储工作原理
第十章 设计和规划瘦客户终端服务
10.1 终端服务
10.1.1 基本操作
10.1.2 技术操作
10.2 在网络架构中使用瘦客户技术
10.2.1 集中式管理
10.2.2 受控的软件分布
10.2.3 受控的软件许可
10.2.4 早期硬件的再次使用
10.2.5 高性能远程访问客户机
10.3 Windows 2000终端服务与Citrix Metaframe
10.3.1 Windows 2000终端服务
10.3.2 Citrix Metaframe
10.4 确定终端服务器的规模
10.4.1 CPU
10.4.2 RAM
10.4.3 磁盘存储空间
10.4.4 局域网
10.5 负载平衡的优点
10.5.1 创建容错和冗余
10.6 定义用户和应用程序需求
10.6.1 估计应用程序的需求
10.6.2 用户类型的量化和分组
10.7 定义概念验证的期望值
10.7.1 终端服务的概念验证
10.7.2 检验软件兼容性
10.7.3 为平均的服务器需求建立模型
10.7.4 进行扩展性测试
10.8 记录客户机配置
10.8.1 基于台式机或终端的安装
10.8.2 标准的用户配置文件配置
10.9 进行所有权总成本(TCO)分析
10.9.1 传统网络服务的成本
10.9.2 终端服务结构的费用
10.10 创建一套新的维护水平
10.10.1 从台式机服务到结构服务的转变
10.10.2 群集和负载平衡的需要
10.11 最后确定终端服务设计的功能期望值
10.11.1 拨号访问
10.11.2 局域网/广域网访问
10.11.3 Internet/Web访问
第十一章 建立微观世界
11.1 什么是微观世界
11.1.1 实验室
11.1.2 测试环境
11.1.3 策略、规划和过程的验证
11.1.4 编写组建文档
11.1.5 编写培训文档
11.1.6 降低风险
11.1.7 缩短项目时间
11.1.8 所有功能组件的示例
11.1.9 后续配置
11.1.10 微观世界费用的合理性
11.2 微观世界策略
11.2.1 使用阶段
11.2.2 基础结构和连接性
11.2.3 集成和共存测试
11.2.4 性能测试和压力测试
11.2.5 移植测试
11.2.6 配置测试
11.2.7 灾难还原
11.2.8 培训准备
11.2.9 管理员培训
11.2.10 文档
11.3 设计微观世界
11.3.1 确定微观世界的规模
11.3.2 空间分配
11.3.3 组件
11.3.4 服务器结构
11.3.5 LAN结构
11.3.6 WAN结构
11.3.7 Internet连接
11.3.8 遗留的集成
11.3.9 结果/投递
11.4 准备微观世界
11.4.1 微观世界小组
11.4.2 测试规划
11.4.3 测试脚本
11.4.4 项目规划
11.4.5 分配资源
11.5 管理微观世界
11.5.1 微观世界使用指南
11.5.2 微观世界的稳定性
11.5.3 复制
11.5.4 模板
11.5.5 方法
11.5.6 执行测试
11.5.7 重置到基准状态
11.5.8 测试顺序
11.6 微观世界后续配置角色
11.6.1 更改管理
11.6.2 测试热修复、补丁程序和服务包
11.6.3 灾难还原
11.6.4 故障处理
11.6.5 培训
11.6.6 记录更新
第三部分 配置Windows 2000
第十二章 安装和管理Windows 2000
12.1 在开始之前
12.1.1 确信硬件满足最低要求
12.1.2 应该执行一次全新安装还是只进行升级
12.1.3 决定安装何种类型的服务器
12.1.4 需要收集的信息
12.1.5 备份现有的文件
12.2 Windows 2000安装选项
12.2.1 选择源
12.2.2 自动完成的Windows 2000安装
12.2.3 命令行安装
12.2.4 无人干预的Windows 2000安装
12.3 向Windows 2000中添加组件
12.4 从Windows 2000中删除组件
12.5 实现改进的服务器管理技术
12.5.1 分布式文件系统
12.5.2 动态卷管理
12.5.3 磁盘配额
12.5.4 Internet打印协议
12.6 实现高可用性服务器技术
12.6.1 群集
12.6.2 网络负载平衡
12.6.3 远程存储
12.6.4 创建高可用性网络
12.7 Windows 2000备份
12.7.1 执行备份
12.7.2 从备份中还原
12.8 实现信息管理服务
12.8.1 索引服务
12.8.2 分布式创作和版本管理
第十三章 安装域控制器、DNS服务器和DHCP服务器
13.1 为安装域控制器做准备
13.1.1 检查硬件要求和兼容性
13.1.2 获得最新的服务包和驱动程序
13.1.3 决定将要执行的安装类型
13.1.4 验证Internet域名注册
13.1.5 决定关键信息
13.2 安装第一台域控制器
13.2.1 进行自动完成的Windows 2000安装
13.2.2 配置您的服务器向导
13.3 添加额外的域控制器
13.3.1 网络上已经有一台或多台服务器
13.4 将成员服务器升级为域控制器
13.4.1 准备升级成员服务器
13.4.2 运行DCPromo实用程序
13.5 将域控制器降级为成员服务器
13.5.1 准备卸载Active Directory
13.5.2 卸载Active Directory
13.6 在Windows 2000环境中安装DNS服务器
13.6.1 准备DNS安装
13.6.2 安装DNS组件
13.6.3 配置主名称服务器
13.6.4 配置新区域的属性
13.6.5 创建辅助名称服务器
13.6.6 在不同的DNS环境中配置DNS
13.6.7 创建动态DNS和区域传送
13.6.8 委派子域授权
13.7 安装Windows 2000 DHCP服务器
13.7.1 准备安装
13.7.2 向服务器添加DHCP组件
13.7.3 配置DHCP服务
第十四章 安装和管理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14.1 在开始之前
14.1.1 升级与全新安装
14.1.2 需要收集的信息
14.1.3 备份现有文件
14.2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安装选项
14.2.1 软盘安装
14.2.2 从网络共享或不可启动的CD-ROM驱动器安装
14.2.3 从可以启动的CD-ROM驱动器安装
14.2.4 自动执行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安装
14.2.5 命令行安装
14.2.6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的无人监视安装
14.2.7 镜像驱动器安装
14.3 执行向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的具体升级
14.3.1 自动检测操作系统
14.3.2 选择升级还是选择全新安装
14.3.3 准备要升级的系统
14.3.4 检测系统兼容性错误
14.3.5 选择升级包
14.3.6 保留FAT或升级到NTFS
14.3.7 报告错误和建议
14.3.8 完成升级
14.4 实现系统管理技术
14.4.1 磁盘管理
14.4.2 磁盘碎片整理
14.4.3 磁盘配额
14.5 实现桌面管理技术
14.5.1 Intellimirror
14.5.2 远程安装服务
14.5.3 Window脚本宿主
第十五章 实现和移植到基于Active Directory的网络
15.1 实现Active Directory
15.1.1 创建域树和树林
15.1.2 使用Active Directory站点和服务管理单元
15.1.3 使用Active Directory用户和计算机管理单元
15.2 简化移植过程的策略
15.2.1 了解新的管理和安全需要
15.2.2 为无法在Windows 2000中工作的组件做准备
15.3 从Windows NT 4域移植
15.3.1 选择移植路径
15.3.2 移植策略选项
15.3.3 对Window NT域移植过程的说明
15.4 从Netware NDs移植到Active Directory
15.4.1 安装目录服务移植工具
15.4.2 准备移植
15.4.3 创建NetWare环境的视图
15.4.4 创建Active Directory容器
15.4.5 重排移植分层结构
15.4.6 导出脱机数据库
15.4.7 验证移植
15.4.8 完成移植
15.5 使用LDIFDE实用程序进行移植
15.5.1 向Active Directory中导入数据
15.5.2 使用LDIFDE实用程序修改现有用户条目
第十六章 管理用户、软件和数据
16.1 用户管理
16.1.1 本地策略
16.1.2 组策略
16.1.3 漫游用户的配置文件
16.2 软件管理
16.2.1 组策略交互
16.2.2 Windows安装程序服务
16.2.3 使用setup.exe
16.2.4 系统管理服务器
16.3 数据管理
16.3.1 数据管理结构服务
16.3.2 文件共享和数据访问
16.3.3 脱机文件夹
第十七章 实现瘦客户终端服务
17.1 客户的安装
17.1.1 RDP客户
17.1.2 ICA PC客户
17.1.3 基于Web的ICA客户
17.2 用户配置文件
17.2.1 INI文件配置
17.2.2 注册表配置
17.2.3 确定用户需要
17.3 安装终端服务服务器软件
17.3.1 准备安装
17.3.2 使用自动的Windows 2000终端服务安装
17.3.3 向现有的Windows 2000服务器添加终端服务
17.3.4 安装Citrix Metaframe/2000加载项
17.3.5 安装基于Web的终端服务
17.3.6 保障基于Web的通信的安全
17.3.7 添加供终端服务器访问的Web页
17.4 配置终端服务
17.4.1 配置连接协议
17.4.2 在终端服务器上安装用户应用程序
17.5 终端服务
17.5.1 配置产品服务器
17.5.2 引导第一个用户组
17.5.3 确认应用程序负载
17.5.4 确认培训需要
17.5.5 实现客户软件的自动下载
17.5.6 完全转出
第十八章 优化和调试Windows 2000
18.1 优化Windows 2000环境
18.1.1 创建基准
18.1.2 了解影响系统性能的常见问题
18.2 使用性能工具监视性能
18.2.1 运行性能管理单元工具
18.2.2 捕获和分析处理器的性能
18.2.3 捕获和分析磁盘性能
18.2.4 捕获和分析RAM的使用
18.2.5 捕获和分析LAN/WAN的性能
18.3 配置硬件以获得最佳性能
18.3.1 处理器和RAM配置
18.3.2 硬盘驱动器配置
18.4 Windows 2000环境的容量规划
18.4.1 调整新服务器的配置
18.4.2 规划现有服务器上的附加负载
18.5 调试系统问题
18.5.1 解决问题的过程
18.5.2 Windows 2000解决问题的工具
18.6 Windows 2000中常见或已知的系统问题
18.6.1 无法找到服务器
18.6.2 耗尽了单个服务器的资源
18.6.3 更改注册的名称
附录A ISO 3166两字符国家代码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