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司法制度民国时期水利法制研究

民国时期水利法制研究

民国时期水利法制研究

定 价:¥25.00

作 者: 郭成伟等编
出版社: 中国方正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公用事业管理法令

ISBN: 9787801074706 出版时间: 2005-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页数: 357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华民族兴修水利的实践可以溯到大禹治水。此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治水的成败直接关系王朝的治乱兴衰,因而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各种治水的法令、规章也纷纷出云贵。例如,早在西汉时根据倪宽表奏而由政府下达的“水令”,以及唐朝时颁布的《水部式》,都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探索与完善水利法制的典范。而这些规章和法令的出台,在治水的过程中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逐渐发展形成了我国古代独树一帜的水利法制体系。近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转型、法制近代化的启动,水利法制体系的发展也步入了新的阶段。清末开始了法律近代化的转型,民国时期,特别是到了1942年,国民政府颁布了中国近代第一部《中国民国水利法》,并以此为核心构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水利法制体系。可以说,民国时期的水利法是中国法律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国水法体系首先吸收了西方近代水利法法制的先进因素,如引入水权理论并以成文法的形式确立下来,作为水资源分配、利用的制度性依据;将兴利与除害结合起来,重视治水与国民经济建设相配合;依法解决各种水事纠纷等等。本书资料翔实,论证充分,客观地分析和总结了国民时期水利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育,可以为今天的水利法制建设及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简介

暂缺《民国时期水利法制研究》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水利法制指导原则
二、水法的渊源
三、水利法律结构
四、民国时期水事纠纷的解决机制
第二章 民国水利立法理念
一、法为治本,权责并举
二、科学主导,扬弃传统
三、注重效益,统筹为治
第三章 立法体系
一、立法沿革
二、立法机关
三、法律渊源
四、功能机制
第四章 法律结构
一、管理机构
二、水权
三、水的利用
四、水的防护
第五章 水事纠纷的解决机制
一、解决水事纠纷的法律原则和依据
二、水事纠纷的解决机构
三、水事纠纷的解决机制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民国时期水利法律法规附录
水利部组织法
水利建设纲领实施办法
利用义务劳动兴办水利实施办法
兴办水利奖励条例
行政院水利委员会中国农民银行会同推进各省
农田水利联系修正办法
各省酌拨田赋超收部分成数兴办农田水利办法
乡镇储蓄拨充地方造产部分提成兴办农田水利办法
农田水利贷款合约蓝本
办理各县小型农田水利贷款暂行办法纲要
行政院水利委员会派驻各省区农田水利视察
工程师服务规则
整理江湖沿岸农田水利办法大纲
整理江湖沿岸农田水利办法大纲执行办法
灌溉事业管理养护规则
行政院水利委员会整理航道工程竞赛实施办法
行政院水利委员会所属各查勘队测量队及水文站
工作竞赛实施办法
奖助民营水力工业办法
江苏省各县征工浚河规程
江苏省制止围垦太湖湖田办法大纲
江苏省各县修筑圩堤暂行办法
陕西省水利通则
水利建设纲领
水利法
水权登记规则
水权登记费征收办法
水利法施行细则
河套灌区水利章程十条
宁夏灌区管理规则
陕西省泾惠渠灌溉管理规则
黄河水利委员会防护堤坝办法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