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中文版Windows 2000实用组网技术

中文版Windows 2000实用组网技术

中文版Windows 2000实用组网技术

定 价:¥30.00

作 者: 杨素敏等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操作系统 Windows

ISBN: 9787030086013 出版时间: 2000-10-01 包装:
开本: 787*1092 1/16 页数: 324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Windows 2000 Server和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的组网技术,全书共分11章。内容分别涉及Windows 2000的新特色及其安装方法、Windows 2000的配置和维护、组网技术基础、用户帐号及组帐号的管理技术、分布式文件系统、计算机管理技术、网络设计方法、网络的维护与检修技术、Microsoft数据的保护措施,以及Windows 2000的安全特性等。本书内容翔实、结构清晰、叙述流畅、技术分析透彻,是各类计算机用户用Windows 2000进行组网和网络维护的优秀参考书。

作者简介

暂缺《中文版Windows 2000实用组网技术》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章 Windows 2000的新特色
1.1 Windows 2000的发展过程
1.2 Windows 2000新增功能
1.2.1 活动桌面
1.2.2 活动目录
1.2.3 动态DNS
1.2.4 分布式文件系统DFS
1.2.5 管理性的增强——管理咨询
1.2.6 分布式COM
1.2.7 可靠性及可扩展性的增强
1.2.8 即插即用
1.2.9 对通用总线的支持
1.2.10 NT文件系统的改进
1.2.11 对加速图像端口(AGP)的支持
1.2.12 网络通信得到增强
第二章 Windows 2000的安装
2.1 安装Windows 2000的系统需求
2.2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2.2.1 需要回顾的文件——Readist.txt和Relnotes.doc
2.2.2 确定网络的安全性
2.2.3 确定是升级还是安装新的
2.2.4 选择许可协议
2.2.5 确定文件系统
2.2.6 确定网络协议
2.2.7 选择安装组件
2.2.8 确定是否双重启动
2.2.9 决定需要安装文件的分区
2.2.10 确定用户帐号和用户组
2.2.11 确定工作组及域
2.3 Windows 2000 Server的安装
2.3.1 Windows 2000 Server安装过程
2.3.2 安装错误信息
2.4 Windows 2000的启动
2.5 Windows配置服务器的功能
2.5.1 Active Directory
2.5.2 文件服务器
2.5.3 打印服务器
2.5.4 Web/媒体服务器
2.5.5 联网
2.5.6 应用程序服务器
2.5.7 高级设置
2.6 退出Window 2000
第三章 Windows 2000的配置与维护
3.1 与配置相关的硬件内容
3.1.1 安装新硬件
3.1.2 更新设备驱动程序
3.1.3 硬件冲突问题的解决
3.1.4 拔出/弹出设备
3.1.5 卸载设备
3.2 硬件管理工具
3.3 硬件配置文件
3.4 Windows 2000与Windows NT 4.0的功能区别
第四章 Windows 2000组网技术基础
4.1 组网基础知识
4.1.1 对网络需求的分析
4.1.2 网络类型的选择
4.1.3 网络连接类型
4.2 网络的通信协议
4.3 网络模型
4.3.1 NT体系结构
4.3.2 OSI模型
4.3.3 NT网络结构
4.4 网络结构
4.4.1 网络构成
4.4.2 传输介质
4.5 Windows 2000网络连接和配置
4.5.1 标识
4.5.2 服务
4.5.3 协议
4.5.4 适配器
4.5.5 绑定
4.5.6 安装TCP/IP
4.5.7 配置DHCP
4.5.8 路由器的选择
4.5.9 NetBEUI
4.5.10 服务器的配置
4.5.11 将DOS工作站连接到NT系统上
第五章 网络用户帐号及组帐号的管理
5.1 帐号的建立和删除
5.1.1 规划用户帐号
5.1.2 创建用户帐号
5.1.3 管理用户帐号
5.2 组的权限
5.2.1 组的类型
5.2.2 规划本地组帐号
5.2.3 创建组
5.2.4 管理本地组
5.3 权限
5.3.1 系统各组的权限
5.3.2 改变组的权限
5.3.3 建立共享文件夹及权限
5.3.4 NTFS分区上文件夹和文件的权限设置
5.4 系统策略管理
5.4.1 新建策略
5.4.2 用户显示的限制
5.4.3 禁止用户改变密码
第六章 分布式文件系统
6.1 分布式文件系统的用处
6.2 DFS的工作原理
6.3 DFS的拓扑结构
6.4 创建DFS根
6.5 与DFS根目录进行连接
6.6 添加DFS节点
6.7 添加根副本成员
6.8 检查DFS根目录
6.9 断开某个DFS根连接
6.10 删除DFS根目录
第七章 Windows 2000计算机管理
7.1 计算机管理
7.2 系统工具管理
7.3 存储工具
7.3.1 可移动存储
7.3.2 磁盘碎片整理程序
7.3.3 磁盘的管理
7.4 服务器应用程序及服务
7.4.1 DHCP
7.4.2 电话服务
7.4.3 索引服务
第八章 Windows 2000网络设计
8.1 跨域管理
8.1.1 建立多域网络的原因
8.1.2 多域网络管理
8.1.3 企业中网络模型的设计
8.2 远程访问服务
8.2.1 远程访问服务的优点
8.2.2 远程访问服务的新特征
8.2.3 配置远程启用RAS
8.2.4 RAS的连接方式
8.3 NetWare服务的安装与配置
8.3.1 GSNW协议
8.3.2 NWLINK协议
8.4 NT与NetWare的连接方式
8.5 对等网络的设置
8.5.1 对等连网的建立
8.5.2 建立共享目录
第九章 网络维护与检修
9.1 网络的维护
9.1.1 NT任务管理器
9.1.2 网络监视器
9.1.3 性能监视器
9.2 磁盘的管理
9.2.1 磁盘的格式化
9.2.2 磁盘的压缩
9.2.3 磁盘的错误的检查
9.2.4 清理磁盘的空间
9.2.5 创建或删除分区
9.2.7 分配驱动器号
9.2.6 扩展卷集、创建镜像
9.3 瓶颈问题的确定
9.3.1 处理器的瓶颈问题
9.3.2 内存瓶颈问题
9.3.3 确定磁盘瓶颈
9.3.4 网络瓶颈的确定
9.4 计算机不能访问网络的原因
9.5 故障的排除
9.5.1 硬件的错误
9.5.2 网络错误
第十章 Microsoft数据的保护
10.1 备份数据
10.1.1 BACKUP的作用
10.1.2 BACKUP的类型
10.1.3 BACKUP的许可
10.1.4 系统数据的备份
10.1.5 BACKUP的几种工作方式
10.2 备份数据的恢复
10.2.1 恢复一般的文件
10.2.2 恢复系统文件
10.2.3 使用还原向导恢复数据
10.2.4 将数据恢复到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
10.3 故障容许
10.3.1 故障容许的新特征
10.3.2 与故障容许相关的内容
10.4 灾难性的数据恢复
10.4.1 创建系统启动盘
10.4.2 紧急修复盘
10.4.3 准备自动恢复
10.4.4 恢复不能启动的系统的几种方式
第十一章 Windows 2000的安全特性
11.1 安全特性
11.1.1 安全区域
11.1.2 安全模型
11.1.3 公用密钥的基本体系
11.1.4 数据保护
11.2 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
11.2.1 计算机病毒
11.2.2 未经授权而对用户的文件或数据进行访问和修改
11.2.3 操作者的误操作
11.2.4 数据的随机移动
11.3 安全措施
11.3.1 对付计算机病毒
11.3.2 对象的安全性
11.3.3 防止未经授权对用户的文件或数据进行访问或修改
11.3.4 防止数据的随机移动
11.4 IP安全性管理
11.5 使用安全证书
11.6 设置安全级别
11.6.1 分级审查
11.6.2 屏蔽不合适内容
11.6.3 调整其他用户可以查看的内容类型
11.7 为每个区域设置安全级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