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中国经济经济转轨的路径选择

经济转轨的路径选择

经济转轨的路径选择

定 价:¥18.80

作 者: 刘正浩 李新 编
出版社: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01356260 出版时间: 1998-11-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大32开 页数: 320 字数:  

内容简介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形成了高度集权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和资源约束体制,在保障社会主义初期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增长,最终导致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全面经济危机,于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国家最终作出了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抉择。“休克疗法”和渐进方式改革是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两种理想路径和模式。本书分析了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匈牙利的渐进方式改革,认为“休克疗法”使原苏联和东欧国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中国旨在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走出一条成功的道路。虽然中国与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在经济改革的性质和路径的选择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但这些国家经济转轨的起点和方向却有着惊人相似的一幕。对他们进行广泛深入的比较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书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过比较分析,认为经济转轨成功的关键是国有企业搞活问题,经济和政治的稳定是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基本条件。

作者简介

  刘正浩,1948年出生。从事港澳台法学、民法学教学和研究,以及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曾任院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党委办公室主任。现任法律系党总支部书记、法律系副主任。兼任普陀区委专家组成员、浦东新区青少年发展咨询委员会顾问。1992年11月至1993年11月受国家教委派遣,作为访问者在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法律系进修讲学。出版专著经济转轨路径选择,参编、主编专著、教材、辞典6本,独立撰写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1997年12月获得上海市教卫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1999年12月获上海发展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优秀著作三等奖。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过渡经济”概念的内涵
  第一节 “过渡经济”的理论解释
  第二节 “过渡经济”的特征
  第三节 “过渡经济”的类型
  第四节 “过渡经济”的性质
  第五节 “过渡经济”运行的规律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过渡经济理论与计划经济制度的形成
  第一节 “生产关系过渡形式”概念的内涵
  第二节 发达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过渡生产关系
  第三节 过渡时期的经济政策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过渡经济理论综述
第三章 计划经济及其危机与计划经济政策的探索
  第一节 计划经济的理论模型
  第二节 计划经济的现实
  第三节 计划经济的危机及其后果
  第四节 中央计划经济改革的探索
  第五节 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经济危机的全面爆发
第四章 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抉择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马克思主义逻辑与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第二节 西方经济理论关于自由市场经济的基本观点
  第三节 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路径选择:“休克疗法”与渐进改革
  第四节 国有经济的私有化
  第五节 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一般进程措施
第五章 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转轨和路径与内容
  第一节 稳定经济的努力
  第二节 俄罗斯的私有化及其进程
  第三节 银行制度的改革
  第四节 俄罗斯经济转轨过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五节 俄罗斯经济转轨的成效与社会成本分析
第六章 东欧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节 东欧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初始条件
  第二节 私有化是东欧国家向市场过渡的最主要内容
  第三节 东欧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自由化之路
  第四节 金融体制的转轨
  第五节 东欧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总体评价
  第六节 与众不同的匈牙利经济转轨
第七章 中国向市场经济转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过程
  第二节 中国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路径与主要内容
  第三节 经济改革的成就
第八章 中国与俄罗斯、东欧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比较
第九章 影响经济转轨路径选择的因素分析
附: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