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石油、天然气工业油井增产技术

油井增产技术

油井增产技术

定 价:¥68.00

作 者: 谢克特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石油,天然气工业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2143213 出版时间: 2003-07-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12 字数:  

内容简介

  《油井增产技术》适于攻读石油工程专业课程以及油气井增产工程专业课程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可作为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课教材。本教材资料翔实,且每章都附有课后习题,这些习题按计算过程难易程度划分成两类,以满足本科生和研究生对课程内容的不同程度的需要。作者希望本教材所给资料对从事油气井增产工程技术研究或产品开发的科研人员有所裨益;并可将本教材中某些章节作为石油工业工程技术人员专题课程短训班教材使用,以适应石油工业矿场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需要。本教材主要适用对象是研习石油工程专业课的大学生。至今,全球范围内该专业尚无与本课程有关的综合性教材。尽管已出版几部有关石油工程专业油气井增产工程类论述性专著,但这些专著所阐释的内容,通常对所论问题中更具基础性的原理方面及精确定量化表示工艺过程方面探究均不够深入,所论问题亦均以定性化的方式讨论且无实例加以佐证。这种专著只适用于石油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短训班学习教材。这类短训班教材虽具专著的论述特点,虽然作者对石油增产工程工艺过程模拟方法的复杂程度有深刻认识,但他们对这种模拟方法存在较深疑虑,并对复杂模拟过程简化为简易模拟过程的简化程度感到疑虑。因此这类著作作者仍不愿意采用可导致无效结果甚至是误导结果的简化模型;另一方面,当某一工艺过程必须由取决于时间和位置的一系列相互影响变量来表述时,若阐述内容是定性化问题时,学生们不易掌握这些变量的重要性且很难感知相关变量的相对重要性,故作者编著此书的初衷就是以模拟方法为本质内容。种预测结果具有真实性。

作者简介

暂缺《油井增产技术》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地层物质和措施流体的性质
第一章 储集层与层内流体的化学性质
1.1 岩石组分与矿物
1.1.1 砂岩组分
1.1.2 灰岩组分
1.1.3 页岩组分
1.1.4 沉积岩组分
1.2 粘土
1.2.1 粘土矿物的基本结构组成
1.2.2 储层内粘土矿物的赋存
1.3 粘土与其他矿物的表面电荷
1.3.1 表面电荷起源
1.3.2 双电荷层
1.3.3 表面电荷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1.4 阳离子交换或碱交换作用
1.5 地层水化学性质
1.5.1 阳离子
1.5.2 阴离子
1.5.3 硅
1.5.4 地层水组分的表示方法
1.5.5 地层水总碱度
1.6 原油化学组成简介
参考文献
习题
第二章 地层物质的物理性质
2.1 地层岩石的机械性质
2.1.1 线弹性
2.1.2 弹性介质中波的传播
2.1.3 岩石抗嵌入强度
2.2 地层流体机械性质
2.2.1 等温压缩系数
2.2.2 流体粘度
2.3 多孔岩石热性质
2.3.1 热容
2.3.2 热导率
2.4 地层流体热性质
参考文献
习题
第三章 注入流体的化学性质和机械性质
3.1 水基聚合物溶液的化学性质
3.1.1 天然聚合物与合成聚合物简介
3.1.2 改性聚合物
3.1.3 酸的稳定性
3.1.4 交联作用
3.2 聚合物溶液的机械性质
3.2.1 幂律模型
3.2.2 紊流时的降阻作用
3.3 表面活性剂
3.3.1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3.3.2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3.3.3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3.3.4 碳氟化合物型表面活性剂
3.4 泡沫
3.4.1 泡沫稳定性
3.4.2 泡沫流变特性
3.5 乳状液
3.5.1 乳状液稳定性
3.5.2 乳状液流变特性
3.6 酸
3.6.1 酸体系
3.6.1.1 无机酸
3.6.1.2 有机酸
3.6.1.3 粉末酸
3.6.1.4 酸混合体系
3.6.1.5 缓速酸
3.6.2 酸与碳酸盐岩反应化学计算方法
3.6.3 酸与碳酸盐岩反应时的平衡状态
3.6.3.1 离解平衡状态
3.6.3.2 反应平衡状态
3.6.4 酸与砂岩反应化学计算方法
3.6.5 酸与砂岩反应时的平衡状态
参考文献
习题
……
第二篇 地层损害
第三篇 射孔方法
第四篇 水力压裂工艺技术
第五篇 酸反应速率与基质酸化
第六篇 防砂方法——砾石充填工艺方法与固砂技术
附录 石油增产工程常用单位制及单位换算对照表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