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宗教基督教圣经叙事艺术研究

圣经叙事艺术研究

圣经叙事艺术研究

定 价:¥22.00

作 者: 梁工 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丛编项:
标 签: 文学

ISBN: 9787100045063 出版时间: 2006-07-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32开 页数: 404 字数:  

内容简介

  在我国,梁工教授可以说是最早系统研究《圣经》叙事的学者,他的探讨填补了我国在这个研究领域里的空白,也提供了进入国际对话的一个平台。在书中,梁工教授采取了归纳分析的方法,并在各项叙事特点后面引用了《圣经》的例子来做具体说明。他十分注意运用各名家的文学理论和叙事理论,显示了他上起古典下至当代的宽泛文论功底。《圣经叙事艺术研究》运用文学批评理论对“作为文学的圣经”进行了整体研究,填补了我国系统研究圣经叙事领域的空白。全书对圣经文学研究的源流作了精辟评述,由“圣经叙事批评的理论构架”“人物”“情节”“时间”“背景”“修辞”等主题构筑全书的主体部分。最后以“圣经叙事批评的反思和展望”作为总结性的余论。作者梁工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河南大学圣经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

作者简介

暂缺《圣经叙事艺术研究》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序言(刘意青)
第一章 西方圣经文学研究掠影
第一节 圣经文学研究的源流
第二节 历史批评时代
一、资料来源批评
二、形式批评
三、编修批评
第三节 走向文本和读者
一、结构主义批评
二、修辞批评
三、读者反应批评
第四节 圣经叙事批评的成长
一、形成和发展
二、理论特征
第二章 圣经叙事批评的理论构架
第一节 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
一、隐含作者
二、隐含读者
第二节 叙述者和受述者
一、何谓叙述者和受述者
二、叙述者及受述者的类型
1.时间关系
2.叙述层次
3.参与故事程度
4.可觉察程度
5.知情程度
6.可靠性
三、叙述者的功能
四、圣经文本中的叙述者
第三节 聚焦
第三章 人物
第一节 “心理性人物”和“功能性人物”
一、“心理性人物”
二、“功能性人物”
第二节 “扁形人物”和“圆形人物”
一、“扁形人物”
二、“圆形人物”
第三节 人物的结构模式
第四节 人物塑造的“讲述”和“显示”
一、“讲述”和“显示”
二、圣经叙事中的“讲述”
三、圣经叙事中的“显示”
第四章 情节
第一节 何谓“情节 ”
一、传统的情节 观
二、形式主义一结构主义叙事学的情节 观
三、情节 理论与圣经叙事研究
第二节 圣经情节 剖析
一、事件和场景
二、场景组合模盘
三、情节 的起承转合
四、事件的连缀方式
五、事件的因果联系
六、冲突在情节 中的位置
第五章 时间
第一节 时间顺序
一、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
二、圣经叙事的“顺时”性质
三、圣经叙事的“错时”现象
四、“错时”的叙述功能
第二节 节 奏和频率
一、叙述节 奏
1.省略
2.概要
3.场景
4.延缓
5.停顿
二、叙述频率
1.一次讲述发生过一次的事
2.n次讲述发生过n次的事
3.n次讲述发生过一次的事
4.一次讲述发生过n次的事
第三节 福音书的时间形态
一、福音书的时间语境
二、二元重叠的时~间轨迹
三、类型化时间
四、时间板块和叙述速度
第六章 背景
第一节 空间背景
一、空间的形成
二、空间与旅行
三、空间背景的特征
四、类型化空间
1.路
2.河
3.旷野
4.海
5.谷
6.山
第二节 社会背景
一、社会背景和文学社会学批评
二、社会背景和人物
三、圣经社会背景的类型
1.政治背景
2.阶级背景
3.宗教背景
4.民俗背景
四、《使徒行传》的社会背景一瞥
1.罗马社会
2.犹太社会
3.初期教会成长之图像
第七章 修辞
第一节 圣经修辞艺术概览
一、“二步递进”
二、对比和反衬
三、排比和夸张
四、拟人
五、反讽
六、例举和推论
七、呼告、反诘、“两难诘问”和谜语
八、双关和警策
九、超现实描写
十、诗文交织
第二节 隐喻
一、隐喻阐释传统
二、隐喻的内在肌理和外在样式
三、《旧约》中的比喻
四、福音书中的比喻
第三节 重复
一、重复理论一瞥
二、圣经学者对重复的研究
三、圣经文本中的重复
1.重复的表现
2.重复与变化
3.重复的原因和功能
余论 圣经叙事批评的反思和展望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