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理论法学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定 价:¥30.00

作 者: 张中秋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法律文化研究系列
标 签: 比较法学

ISBN: 9787562029359 出版时间: 2006-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469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西传统法律文化为比较对象。全书主体部分九章,另加附录两部分和前言/后记。比较同类著作,本书有以下特点:其一,通过对相关成果的评判和借鉴,首次较系统地对中西法律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在一些重大问题,如法的形成、中国法律刑事性的哲学基础和社会原因、法的伦理化成因、法的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二,认为中西法律文化是它们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的产物,各自形成特色并构成差异,这种差异只能说是不同,很难说是不好。其三,中西法律文化内贯共同的人的文化原理,在人的文化原点、原理及其展开的轴心和结构模型上有其共同性,因此,两者的交流本质上是可行的。这一原理性认识既可检讨中西法律文化交流的历史实践,又可分析和推论中国法律文化的当下构成及其未来走向。

作者简介

  张中秋,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10部,其中专著5部。获教育部和国家级学术研究奖4项,其中个人奖2项,合作奖2项。研究方向为法律文化,有系列著作出版。曾应邀赴美、德、法、日、韩等国,及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参加学术活动和讲学。主持的项目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理论研究》。

图书目录

第三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第一章 法的形成:部族征战与氏族斗争
第一节 部族征战与中国古代法(以刑为中心)的形成
一、远古中国文明与原始组织的演进及其分布
二、部族征战与中国古代法(以刑为中心)的形成
三、部族征战对中国古代法(以刑为中心)的影响
第二节 氏族斗争与古希腊(雅典)法和罗马法的形成
一、氏族内部斗争及其改革与古希腊(雅典)法的形成
二、平民和贵族的斗争与罗马早期法的形成
三、氏族内部及平民与贵族之间的斗争对古希腊
(雅典)法和罗马法的影响
第二章 法的本位:集团本位与个人本位
第一节 中国集团本位法的形成与发展
一、从氏族(部族)到家族(宗族):集团本位法的形成
二、从家族(宗族)到国家(社会):集团本位法的发展
三、有关中国集团本位法的几点补论
第二节 西方个人本位法的形成与发展
一、从氏族到个人:西方早期个人本位法的形成
二、从氏族/上帝到个人:西方个人本位法的大发展
三、从社会到个人:西方个人本位法的再次确立
第三章 法的文化属性:公法文化与私法文化
第一节 公法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属性
一、中国传统法律的刑事性(刑法化)
二、中国传统法律刑事性的哲学基础与社会原因
第二节 私法文化:西方法律文化的传统属性
一、私法的传统和发达
二、近代以前西方刑事民法化与近代以来公法的发展
及其私法化现象
第四章 法与宗教伦理:伦理化与宗教性
第一节 中国传统法律的伦理化
一、中国传统法律伦理化的进程
二、中国传统法律伦理化的表现
三、中国传统法律伦理化的成因
四、对中国传统法律伦理化的认识
第二节 西方法律的宗教性
一、早期基督教在罗马法中的地位
二、中世纪:基督教的神圣化、法律化时代
三、教会法的衰落及其对西方法的继续影响
第五章 法的体系:封闭性与开放性
第一节 中华法系的封闭性
一、中华法系及封闭性释义
二、中华法系的封闭性释证
三、中华法系封闭性释证的补充
第二节 西方法系的开放性
一、西方法系及开放性释义
二、西方法系的开放性述论
三、西方法系开放性机制的成因
第六章 法的学术:律学与法学
第一节 传统中国的律学
一、传统中国的法律学术是“律学”而非“法学”
二、传统中国律学的盛衰
三、传统中国法学难生说:兼论律学形成的必然
第二节 西方的法学
一、西方法学的兴起、发达及其原因
二、西方法学的共性
三、西方法学对法律发展的推动
第七章 法的精神:人治与法治
第一节 人治:中国传统法的根本精神
一、传统中国法的根本精神是人治:兼辨析法治、礼治、德治与律治
二、传统中国法人治精神剖析
三、传统中国法人治精神若干问题辨析
第二节 法治:西方法的传统精神
一、近代以前:西方法治精神溯源
二、法治理论的完备与实践:近代以来西方法治述略
三、成因与成就:西方法治因果关系简论
第八章 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无讼与正义
第一节 无讼: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
一、传统中国无讼价值观的形成与早期追求实现的途径
二、传统中国追求无讼的基本模式及其实践
三、传统中国法律文化无讼价值取向评说
第二节 正义:西方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
一、法(律)正义论:西方法学(家)对正义价值的追求
二、通过法律实现正义:西方追求正义的一般途径
三、法(律)正义论的基础及其评说
第九章 人与文化和法:从人的文化原理比较中西法律文化
第一节 人的文化原理
第二节 人的文化原理是中西法律文化展开的轴心和
结构模型
第三节 从人的文化原理看中西法律文化交流的可行
与难题及其克服
第四节 以中西法律文化交流的实践检讨并推论上述认识
附录I:辨异求同会通:我的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的
、经历与体会
附录Ⅱ:参考文献
第一版后记
第二版补记
第三版再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