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文体学概论

文体学概论

文体学概论

定 价:¥32.00

作 者: 刘世生、朱瑞青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知识系列读本
标 签: 理论与方法论

ISBN: 9787301093771 出版时间: 2006-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 页数: 314 字数:  

内容简介

  现代文体学则只是在国外于20世纪60年代、国内于20世纪80年代相继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并成为大学的正规课程。文体学又是一个交叉的学科,其内容实质是语言学与其他相邻学科(如文学、法学、政治学、媒体研究、认知科学、教育学等)的跨学科比较研究。本书将介绍文体学的发展及其基本知识,主要内容有14章,分为三大部分;文体风格与文体学研究、文体风格的构成、文体风格的分析。 本书运用比较的方法,论述文体学理论及其分析模式,旨在提高学习者的理论水平、鉴赏水平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大学外语学生、人文社科学生和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拓宽知识面、增强思辨力、孕育创新精神的一种阅读资料,为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社科素养的国家建设人才做长远贡献。

作者简介


  ?

图书目录

前 言/1
第一部分 文体与文体学
第一章 引 论/3
1.1文体学的定义与内涵/3
1.2文体学对外语教学的启发/10
1.2.1运用文体学方法教学的可行性/10
1.2.2文体学与综合英语教学/11
1.3中国的文体学教学与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15
1.4中国文体学研究的新进展
——首届文体学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在清华召开/17
第二章 文体观/21
2.1选择说/21
2.1.1语言形式的选择/22
2.1.2形式的选择与意义的选择/24
2.1.3语境对选择的影响/25
2.1.4选择说的优势和缺点/26
2.2变异说/26
2.2.1变异的形式/27
2.2.2实现层的变异/27
2.2.3形式层/29
2.2.4语义层/32
2.2.5变异观的优点以及局限/34
2.3突出/前景化/34
2.3.1俄国形式主义/34
2.3.2布拉格学派/35
2.3.3利奇对前景化和变异的区分/39
2.3.4韩礼德对前景化的解释/41
2.3.5综述/42
第三章 文体学的发展/44
3.1现代文体学的发展及其研究目的/44
3.1.1现代文体学的发展状况/44
3.1.2现代文体学的研究目的/46
3.2形式文体学的二元对立模式:内容一形式/47
3.2.1巴依的内容对立说/47
3.2.2雅各布森的结构形式对等说/49
3.2.3雷弗梯尔的读者反应说/50
3.2.4奥曼的转换规则说/52
3.2.5形式文体学的特点/52
3.3功能文体学的三元交叉模式:概念——人际/53
\ /
组篇
3.4小结/55
第四章 文体学与其他学科/57
4.1导论/57
4.2 20世纪的文体学研究/60
4.2.1 20世纪文体学研究的主要成果/60
4.2.2 20世纪文体学研究的重要贡献/62
4.3 21世纪文体学研究的新课题/66
4.3.1功能体裁研究与作家作品风格研究/67
4.3.2文体学与外语教学研究/67
4.3.3文体学与符号学研究/68
4.3.4文体学的解释力研究与跨学科交流研究/69
4.3.5文体测量学研究/69
4.3.6中西文体修辞对比研究/70
第二部分 文体的构成
第五章 语音与语相/73
5.1语音与文体/73
5.1.1元音和辅音/74
5.1.2语音象征/75
5.1.3语音象征的文体效果/77
5.1.4音节/79
5.1.5几种特殊的语音模式/80
5.1.6重音(accented或者stress)和节奏(rhythm)/85
5.2语相与文体/86
5.2.1印刷体和手写体/87
5.2.2标点/88
5.2.3特殊符号/88
5.2.4字母大小写/89
5.2.5斜体/91
5.2.6单词的排列/92
5.2.7空间排列/94
5.3结语/98
第六章 词汇与文体/99
6.1词类与文体/99
6.1.1词类的划分/99
6.1.2词类与文体/100
6.2新词(Neologism)/105
6.2.1前缀和后缀(affixation)/105
6.2.2功能变换(functional conversion)/107
6.2.3复合(compounding)/108
6.3词源与词的大小/109
第七章 句子与文体/112
7.1简单句的SPOCA/112
7.1.1时态/113
7.1.2主动和被动(active and passive)/114
7.2扩展句/117
7.2.1连接/118
7.2.2列举/120
7.2.3嵌入/122
7.3句子成分的特殊处理/124
7.3.1成分省略/124
7.3.2倒装/126
7.3.3圆周句和松散句/128
7.3.4渐升和突降/130
7.3.5对偶、排比和重复/131
7.4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135
第八章 意义与文体/138
8.1意义的类型/138
8.2词与词之间的纵横关系/142
8.2.1组合关系/143
8.2.2聚合关系/145
8.3语义场(semantic field)/152
8.4语义成分分析(Semantic Componential Analysis)/154
8.5修辞上的语义变异/159
第九章 语用与文体/165
9.1言语行为/165
9.2合作原则理论/170
9.3权力和话轮转换(Power and Turn-taking)/175
9.4礼貌和面子理论/181
第十章认知与文体/186
10.1“角色”(figure)和“背景”(ground)/187
10.1.1角色一背景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187
10.1.2角色一背景理论的实例分析/189
10.2典型范畴和基本层次范畴与文体分析/192
10.2.1 典型范畴和基本层次范畴理论/192
10.2.2典型理论的文体分析例子/193
10.3概念隐喻与文体/195
10.3.1概念隐喻/195
10.3.2概念隐喻与文体/196
10.4认知语法和文体分析/199
10.4.1认知语法/199
lO.4.2认知语法在文体分析中的应用/200
10.5象似性/202
10.5.1象似性和认知/202
10.5.2象似性理论/203
第三部分 文体的分析
第十一章 功能文体/211
11.1新闻、广告、法律和科技英语/212
11.1.1新闻英语/213
11.1.2广告英语(Advertisement English)/219
11.1.3法律英语/228
11.1.4科技英语/238
11.2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245
11.2.1概述/245
11.2.2正式程度的等级区分/246
11.2.3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的语言特征/247
11.3口语、书面语和网络语/252
11.3.1概述/252
11.3.2口语和书面语的语言特点/253
11.3.3网络语/256
第十二章 文学文体/263
12.1导论/263
12.2关于文学文体学/265
12.3英语文学文体学的一种分析模式/267
12.3.1英语文学文体的一般特点/268
12.3.2诗歌文体及其分析方法/269
12.3.3小说文体及其分析方法/273
12.3.4戏剧文体及其分析方法/275
12.3.5散文文体及其分析方法/277
第十三章 认知文体学研究(以小说中的思维风格为例)/278
13.1“思维风格”概念的提出及注重语言风格的传统研究/278
13.1.1“思维风格”概念的提出/279
13.1.2注重语言风格的传统研究/280
13.2从认知角度对思维风格的阐释/281
13.2.1隐喻、认知与思维风格/282
13.2.2世界观、意识形态与思维风格/284
13.2.3思维风格与反映认知状态的语言风格/285
13.3思维风格研究举例/288
13.3.1赖德的思维风格/288
13.3.2副保安官的思维风格/292
13.4语言分析与认知分析相结合的思维风格研究/293
第十四章 认知文体学研究(以诗歌为例)/294
14.1理论背景/294
14.2认知文体分析举例/295
14.3结语/298
参考书目/299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