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评论与研究红楼遗梦

红楼遗梦

红楼遗梦

定 价:¥22.00

作 者: 夏岚馨 著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丛编项: 秦可卿的自述
标 签: 文学 评论研究

ISBN: 9787505722934 出版时间: 2007-01-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32 页数: 203 字数:  

内容简介

  秦氏之丧是个巨大的谜团,并非源于现今流传各本所说的不治之症。“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是《红楼梦》中的无头公案,只是批书人发出的惊人之语:“……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 因此,秦氏之丧被归结为与其公公贾珍通奸之事败露,不堪其辱,自缢天香楼。 然究竟如何,作者以自述的形式,在本书中将其娓娓道来。

作者简介

  夏岚馨,生于七十年代,心理学学士。现居海口。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2000年开始小说创作,在《花城》、《清明》、《特区文学》、《作品》等杂志发表过中短篇小说多部。著有长篇小说《紫灯区》、《广州,我把爱抛弃》《你们的恶》《我嫁入豪门的真实生活》等。 她的文字温润而富有激情,阴柔中透着理性,有着70年代人特有的理想主义气质。

图书目录

前言
  秦可卿《红楼梦》中的完美女子秦可卿无疑是红楼众女子的代表及象征性人物。她的乳名叫“兼美”。“其鲜艳妩媚,大似宝钗;袅娜风流,又如黛玉”。她不仅兼钗黛外在之美,还集二者的内在美于一身。得知她的死讯,“那长一辈的想她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她平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她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她素日怜贫惜贱、慈老爱幼之恩,莫不悲嚎痛哭。”这些正是薛宝钗的品行优势。她的死令公公贾珍悲痛欲绝,“恨不能代秦氏之死”,不惜尽倾所有大办丧事。表面上写贾珍对她的一片痴心,隐含的正是她对贾珍的痴心。而“痴心”恰是林黛玉的情爱特征。而薛宝钗情感上的“冷”、林黛玉性格上的“傲”等让人反感的缺点,则在秦可卿身上一无反映。
  秦氏之丧是个巨大的谜团,并非源于现今流传各本所说的不治之症。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是《红楼梦》中的无头公案,只是批书人发出的惊人之语:“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因此,秦氏之丧被归结为与其公公贾珍通奸之事败露,不堪其辱,自缢天香楼。
  秦可卿自缢天香楼的根本原因,是本书演绎的重中之重。如果秦可卿真是因“不堪其辱”而死,那么,她委身于公公贾珍只能解释为被迫或者半推半就。这样的女人只是潘金莲第二,如何承担“兼美”的文学使命?因此,我认同秦可卿与贾珍之间有真情之说,可悲的是那份真情有悖于人伦、发生在公公与儿媳之间!尽管他们那样小心翼翼地经营着、呵护着那份爱情,纸却包不住火,事情最终还是败露了。在来自家族和内心的双重强大压力之下,秦可卿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变成了公公贾珍的障碍。她终于明白公公除了爱情什么也不能给她,于是陷入了彻底的绝望。为了使两个人都得以解脱,她将自己的生命付于三尺白绫。
  生活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门第之中,秦可卿的死是必然的。那场孽情的诞生,正是以她的死亡为代价,除此之外没有第二种可能性。秦可卿不是含悲死于屈辱,而是含笑死于爱情。她的死是凄惨的、哀伤的;同时也是华丽的、幸福的。至此,“兼美”又增添了新的内涵:秦可卿兼得情爱与性爱之美,如此酣畅淋漓,死,亦无憾了。
  夏岚馨2006年12月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