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宗教宗教知识读物游心于佛道

游心于佛道

游心于佛道

定 价:¥32.00

作 者: 戈国龙 著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佛教

ISBN: 9787508041063 出版时间: 2007-01-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16开 页数: 324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游心于佛道的学术经历与成果。上篇《游心于佛—天台学管窥》收入了作者早年有关中国哲学、佛学等方面的文章,主要是以作者研究天台宗佛学的几篇论文为其主线。这些文章是一个现代知识青年通过自己的体验而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恋的故事,是作者从业余兴趣转入专业研究的思想历程,也反映了作者写作下篇《游心于道-内丹学探微》时的知识背景和研究视野,有助于读者进行佛道参照与比较研究。下篇是作者的博士论文《道教内丹学探微》的再版,作者以一顺逆一、一性命一、一阴阳一和一有无一四大问题为中心,从内在智慧方面对内丹学开展了创造性的现代诠释,对道教内丹学的哲学原理进行了深入和独到的研究,提出了一整套基于作者内在体验的系统诠释道教内丹学的理论架构。全书一以贯之的是作者悟道与学术相统一的学思风格,在以纯学术为主的学术作品之外,本书像一股清新的微风,吹进我们心灵的深处。...

作者简介

  戈国龙,男,1971年2月生于江西临川,1986年考入南京大学少年部,学习物理学,1990年毕业并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入江西抚州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任助教。1993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师从楼宇烈教授研究佛学,1996年毕业并获哲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北大,师从汤一介教授研究道教,并得到陈来教授的指导,1999年毕业并获哲学博士学位。1999年8月起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8月出站并留所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已出版《摩诃止观之“圆顿”义》、《道教内丹学探微》、《道教内丹学溯源》和《探寻生命的奥秘:禅与道的现代诠释》等专著,并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图书目录

自序
上篇:游心于佛──天台学管窥
 第一章:对中国哲学的兴趣
  第一节 修身之学??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第二节 读《论语别裁》
  第三节 文化与人生
  第四节 形上形下
  第五节 理学旨归
  第六节 无极化思维场
  第七节 论哲学━━我的哲学观
  第八节 哲学论━━我的哲学大纲
  第九节 思想散论
  第十节 哲学家与哲学
 第二章:走进佛学的殿堂
  第一节 《心经》的哲学意义
  第二节 《金刚经》中的“有无”问题
  第三节 清净的莲花
  第四节 《中论》思想略析
  第五节 佛法?哲学?宗教
 第三章:《摩诃止观》之“圆顿”义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摩诃止观》论圆顿止观
  第三节 圆顿止观的哲学意义
  第四节 附论
 第四章:从《摩诃止观》看“烦恼即菩提”在天台圆教中的意义
  第一节 “烦恼即菩提”与“圆顿止观”
  第二节 “烦恼即菩提”与“四谛”
  第三节 “烦恼即菩提”与“一心三观”
  第四节 “烦恼即菩提”与“六即”
 第五章:临济禅中的“有”与“无”
  第一节 有法与无法
  第二节 有心与无心
  第三节 有修与无修
下篇:游心于道──内丹学探微
 序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道教内丹学概述
  第三节 修道现象学与创造的诠释学
  第四节 结语
 第一章 顺逆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道教内丹学中的“顺逆”问题
  第三节 “顺逆”问题的现代诠释
  第四节 结语
 第二章 性命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道教内丹学中的性命问题
  第三节 从性命问题看内丹学与禅之关系
  第四节 性命双修的现代意义
  第五节 结语
 第三章 阴阳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道教内丹学中的阴阳问题
  第三节 阴阳问题的现代意义
  第四节 结语
 第四章 有无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道教内丹学中的“有无”问题
  第三节 “有无”问题的现代诠释
  第四节 结语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