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育中国教育事业当代思想理论教育前沿问题纵论

当代思想理论教育前沿问题纵论

当代思想理论教育前沿问题纵论

定 价:¥32.00

作 者: 赵康太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政治与军事 思想政治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7053458 出版时间: 2007-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0开 页数: 311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通过对当前思想理论教育中的一些前沿问题进行分析,以便能够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保持清醒的马克思主义头脑,时刻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丰富的社会实践已经给思想理论教育战线提出了许多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比如,共产主义的理想理念是否为“空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是否稳固?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及其对全世界的影响是什么?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怎样进行的?等等。本书作者以其地处中国改革开放的地理最“前沿”之便,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

作者简介

  赵康太,教授,博士,1955年9月生。1984年于华中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1989年于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现任教于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 主要学术著作有《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及其比较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法轮功”邪教现象析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特包社会主义理论新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琼崖革命论》(南海出版公司,2005年版)等,并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光明日报》、《人物》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图书目录

绪论 正确的理想理论教育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

第一章 理想信念教育:共产主义理想与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
一、 理想信念危机的四个认识误区
二、 共产主义理想“空想论”探源
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共产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四、 义与利:当前理想信念教育问题的主要症结
五、 理想信念迷失与不良学术道德现象之批判

第二章 思想理论教育: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及其发展模式
一、 科学社会主义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二、 民族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形态的多样性
三、 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及其苏联模式
四、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及其理论教育特色
五、 世界社会主义的多样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当代范式
六、 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较研究的意义、原则和范畴

第三章 思想道德教育: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与“法轮功”邪教剖析
一、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历史贡献
二、 传统宗教、新兴宗教与邪教的关系
三、 中西邪教观念的差异与“法轮功”的邪教本质
四、 科学的世界观与“宇宙特性”说剖析
五、 道德理想追求与“好人”说剖析
六、 道德评价标准与“真、善、忍”剖析
七、 思想道德修养与“修心性”说剖析

第四章 国外思想教育:当代英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的启示
一、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具象化和实践化途径
二、 英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化、宗教化和校园化途径

第五章 传统思想教育: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形态与历史特征
一、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现状评述
二、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性质和研究对象
三、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史的历史分期及其理论特性
四、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历史特性与基本规律
五、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本质属性和主要特征
六、 学习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意识

第六章 传统文化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人的现代化
一、 传统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品格与政治使命
二、 现代意识——中国女性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必要选择
三、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矛盾性与冲突性
四、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同一性与传承性
五、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中国现代企业文化的创建

第七章 革命传统教育:琼崖革命精神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一、 琼崖革命与琼崖革命精神的研究现状评述
二、 琼崖革命的坚持与“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革命精神
三、 琼崖革命斗争与海南人民的群体悲壮精神
四、 琼崖革命领袖的精神品质与人格魅力
五、 琼崖革命经验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八章 理论学习规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原则与方法
一、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二、 当代青年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笔削掌握的四种基本关系
三、 思想理论学习的“新高潮”是否能“迅速”兴起
四、 理论学习的两种形式以及形式主义问题
五、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中的“真高举”和“假高举”
六、 高等学校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