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宗教宗教理论与研究印度因明学纲要

印度因明学纲要

印度因明学纲要

定 价:¥10.00

作 者: (印)阿特里雅
出版社: 华东师大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哲学与宗教 综合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1751190 出版时间: 2007-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99 字数:  

内容简介

  印度因明学(逻辑学)是古典逻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独特的理论有别于希腊逻辑学(亚里士多德)、中国逻辑学(墨子名学)等。本书论述印度古典逻辑学的基本要义,其篇幅短小,论述则精当,把印度逻辑哲学方面的思想收集无余。其主要内容包括1、知识;2、知识的来源;3、感觉量;4、推理量;5、圣教量;7.因果;8,确定因果关系的方法;9、真确原因的要件;10、非正确知识;11、谬误推理;12、观点说与或然说。

作者简介

  阿特里雅(B.L. Atreya),班拿勒斯印度大学教授,专注于吠檀多哲学和印度逻辑学研究,出版有The Yogavasistha and its Philosophy等。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知识
第一节 菩提(Buddhi)的意义
第二节 知识的种类
第三节 经验
第四节 知识正确性之觉得
第五节 由记忆而得的两种知识
第六节 正确经验之分类
第二章 知识的来源
第一节 知量的意义
第二节 知量的数目
第三节 知量的性质
第三章 感觉量
第一节 感觉量的意义
第二节 感觉所启示的是什么
第三节 二种感觉知识
第四节 感觉知识之另一分类
第五节 六种接触
第四章 推理量
第一节 推理量的意义
第二节 为己推理的步骤
第三节 为他推理的五分段
第四节 推理量与三段论法
第五节 三种推理
第六节 推理知识
第五章 比喻量
第一节 比喻量的定义
第二节 比喻量的实例
第三节 弥曼馐对比喻量的观点
第四节 比喻量为一独立的知量
第五节 比喻量与类推法不同
第六章 圣教量
第一节 圣教的定义
第二节 或谓圣教非知量
第三节 或以《吠陀》单独为圣教
第四节 尼耶也派所谓的圣教
第五节 字句辞效
第六节 辞的意指
第七节 辞句可知的条件
第八节 圣教知
第七章 因果
第一节 原因的定义
第二节 原因之不可少性
第三节 可少性之五例
第四节 探求原因的方法
第五节 结果及关于结果之三论
第六节 三种原因
第七节 对此分类的评论
第八节 特有因
第九节 获得知识的原因
第八章 确定因果关系的方法
第一节 确定因果关系的诸法
第二节 同隐同现法
第三节 同现法
第四节 同隐法
第五节 周延与不周延
第六节 条件
第七节 同现例与同隐例
第九章 真确原因的要件
第十章 非正确知识
第一节 非正确知识
第二节 非正确知识的种类
第三节 对虚幻学说的各种观点
第十一章 误谬推理
第一节 Hetvabhasa的意义及误谬推理之种类
第二节 差异推理
第三节 自相矛盾推理
第四节 平衡推理
第五节 不正确推理
第六节 背理推理
第七节 其他误谬
第八节 其他误谬之化为推理误谬
第十二章 观点说与或然说
第一节 知识之相对性
第二节 观点的学说
第三节 或然学说(Syadvada)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