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经济史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

定 价:¥56.00

作 者: 顾海良、张雷声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经济思想史

ISBN: 9787505858749 出版时间: 2006-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686 字数:  

内容简介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不是关于20世纪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的“通史”。首先,如书名示,它只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业在“国外”发展的部分,并不包括在中国发展的部分。在我们的研究计划中,后者属于将要继续写作的《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的内容 。其次,即使是“国外”,也没有涵盖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所有的理论和思想或者所有的人物和流派,因为这不是我们的能力所能完成的。本书涉及的只是其中部分的方面,主要是我们认为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内容,这些内容也是我们长期以来研究的部分成果的集结。第三,本收所示的“国外”是一种统称,主要是为了能够从整体上理解20世纪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的历史。因此,在本书章节的安排上,我们力求把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在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同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中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既体现它们之间的分化、分野,也尽力体现它们之间的关联、契合。最后,尽管书名标为“20世纪”,但本书阐述的起点是19世纪90年代中期。以此为起点的原因在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经历它的第一个世纪之交时,有过一次关于它的历史命运的大论争。这场论争不仅对20世纪初,而且对整个20世纪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思想历史同样可能有惊人的巧合。在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时,马克思主义再次遇到了关于它的历史命运的大论争。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潮的事实 ,面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跌宕起伏的走向,面对纷至沓来的经济社会思潮,我们有必要在对由历史的经线和现实的纬线交织在一起的壮观的画卷中,思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真谛。

作者简介

暂缺《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导论
第一章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马克思经济学的争论
一、伯恩施坦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全面“修正”
二、卢森堡对伯恩施坦理论的批判
三、倍倍尔对伯恩施坦理论的批判
四、考茨基对伯恩施坦理论的批判
第二章 帝国主义理论的形成及多方面的探索
一、卢森堡对帝国主义理论的探讨
二、拉法格对帝同主义理论的最初探索
三、希法亭的金融资本理论
第三章 列宁对帝国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一、列宁对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
二、列宁对帝国主义时代特征的科学分析
三、列宁对帝国主义时代殖民地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论述
四、布哈林对帝国主义和世界经济的论述
第四章 20世纪初马克思经济学说在西欧国家的传播
一、希法亭对庞巴维克的反击及其意义
二、卢卡奇对马克思“总体”方法的探索
三、科尔施的“社会化”及“工业自治”理论
四、葛兰西关于“工厂委员会”理论
第五章 列宁和布哈林对社会主义过渡经济问题的探索
一、列宁对民粹派社会主义过渡理论的批判
二、列宁对俄国不发达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
三、列宁关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理论
四、布哈林论过渡时期经济学
五、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经济学理论
第六章 两次大战期间格罗斯曼和多布的理论研究
一、格罗斯曼的资本主义制度“崩溃”理论及其争论
二、关于资本主义制度“崩溃”理论的三种“形式”
三、多布对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研究
四、多布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理论的研究
第七章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最初探讨
一、斯大林的社会主义观
二、斯大林关于工业经济发展道路的探讨
三、斯大林关于农业经济发展道路的探讨
第八章 东西方学者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各自争论
一、布哈林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探讨
二、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对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最初探讨
三、沃兹涅辛斯基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最初探讨
四、社会主义经济核算问题争论和“兰格模式”的提出
第九章 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
一、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二、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探讨
三、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探讨
四、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探索
第十章 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探讨
一、西欧国家共产党对战后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趋势的思考
二、米克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探索
三、米克评“斯拉法一马克思命题”
四、巴兰对落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问题的探讨
五、关于战后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争论
第十一章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美国的激进政治经济学
一、激进政治经济学派的形成及其理论渊源
二、激进政治经济学派早期的理论主题
三、激进学派与西方“正统”经济学理论的对立
四、激进学派对马克思经济学的“重新研究”和“重新塑造”
五、对当代资本主义现实经济关系的探讨
六、对当代资本主义性质及其历史走向的探讨
七、对“可行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考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不发达政治经济学的拓展
一、弗兰克的“不发达的发展”理论
二、多斯一桑托斯的“依附的结构”理论
三、卡多佐的“依附的发展”理论
四、伊曼纽尔的“不平等交换”理论及其论争
第十三章 罗斯多尔斯基等对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历史研究
一、马克思经济思想历史研究的基本过程和主要论题
二、罗斯多尔斯基对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历史研究
三、曼德尔对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历史与现实的研究
第十四章 苏联东欧学者对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的新探讨
一、瓦尔加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的探析
二、科学认识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
三、苏联学者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
四、苏联学者对资产阶级国家与垄断资本“结合”特征的探讨
五、对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的新探讨
六、齐香和明兹对现代资本主义发展新特征和模式的分析
第十五章 西方学者对资本主义新发展的研究
一、美国“垄断资本学派”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特征的论述
二、奥康纳的“国家的财政危机”理论
三、法国学者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四、法因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探讨
五、曼德尔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
第十六章 阿明的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
一、“边缘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不平等交换理论
三、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五、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理论
第十七章 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理论
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的构想
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三、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按劳分配规律的探讨
第十八章 西方学者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一、曼德尔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探讨
二、斯维齐和贝特兰关于社会主义过渡经济的争论
三、关于“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探讨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二、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关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分析
三、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经济全球化问题的探讨
第二十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实发展及历史命运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20世纪发展的理论主题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实主题及其趋向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支柱”、“本质”及其历史命运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