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小通史:明(第七卷)

中国文化小通史:明(第七卷)

中国文化小通史:明(第七卷)

定 价:¥12.50

作 者: 韦祖辉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中国文化小通史
标 签: 通史

ISBN: 9787211049868 出版时间: 2006-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162 字数: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曾掀起一股文化热,报刊上竞相刊登“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中国文化”的争辩文章,堪称轰轰烈烈。其背景应当说是对十年浩劫尤其是在文化方面的浩劫的拨乱反正。作者们这一辈亲历“文化大革命”的人记忆犹新:在那十年中,多少名胜古迹被人拆毁,多少文化名人惨遭迫害!除了八个所谓革命样板戏,一两部样板小说,茫茫中国大地几乎成了文化的废墟和沙漠。问泉哪得“死”如许?为有源头“浊”水来。在“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中,由于“左”的思想作祟,在不少领域,文化被严重削弱。以历史学为例,在“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主导下,中国通史几乎成了农民战争史,文化一一包括衣、食、住、行,以及世风、民俗等,不是以三言两语打发,就是砍得一千二净。十年浩劫,本来就是“左”的思想不断积累,最后恶性膨胀的结果。“文化大革命”成了“大革文化命”,这段惨痛的历史,迫使人们去重新认识、思考文化。像历史上每一次文化论争一样,众口热说,也难免良莠并陈,泥沙俱下。无论是反思还是研究,本来都应当从事实而不是从概念(包括定义)出发,但有些学者拾西方人的牙慧,引进文化的种种定义,谁也搞不懂其真实含义究竟是什么;也有一些学者,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脱离中国历史实际,一味空谈,恰如<红楼梦)中的“茫茫大士”、“渺渺真人”。这些空谈,只能使人茫然不知所措。有位著名历史学家曾经无奈地说:“文化,不说作者很清楚;现在越说作者越糊涂了。”此言耐人寻味学术研究玄之又玄,急功近利的“泡沫文化”又在铺天盖地地向大众涌来,面对这种情况,作者以为编一部简明扼要而又雅人共赏,尤其是适合于正忙着奔小康的人们阅读的《中国文化小通史》是必要的。

作者简介

  韦祖辉,1934年生于沈阳,江苏金坛人。1960年毕业于开封河南师院历史系。1981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谢国桢教授助手,副研究员,1994年退休。1996年应邀参加李白成结局课题组史料考证工作,合著《李白成结局研究》。1997年应邀任《四库禁毁书丛刊》编委,参与古籍审读、复检、编排工作。著作有合著《王恭厂大爆炸——明末京师奇灾研究》、《旅日高僧隐元中土来往书信集》等。主要论文有《(明太子福王亡命在日本)献疑》、《豹房与明武宗——兼与盖杰民、叶祖孚商榷》等多篇。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农耕
 一、农业生产发展
 二、农业发展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三、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章 商业
 一、商业发展
 二、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发达区域
 三、少数民族地区商业
第三章 科学技术
 一、农学与水利工程学
 二、医学与药物学
 三、手工业技术及其著作
 四、天文、历法与数学
 五、地理学及其著作
 六、少数民族地区科技
第四章 思想
 一、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
 二、实学思潮形成与发展
 三、欧洲传教士与基督教之传人及西学山东渐
 四、晚明有关基督教之论争
 五、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文化
第五章 艺术
 一、从话本到小说
 二、传奇戏曲
 三、朱载堉创立十二平均律
 四、绘画与书法艺术
 五、少数民族地区艺术绚烂多彩
第六章 风俗
 一、明代风俗变化以正德为界
 二、明代服饰
 三、饮食习俗
 四、皇宫与民居
 五、明代车舆制度及其变化
 六、岁时节日习俗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