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逻辑学(论理学)西方创新思维方式论

西方创新思维方式论

西方创新思维方式论

定 价:¥29.00

作 者: 刘彦生 著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世界哲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1823941 出版时间: 2007-05-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0开 页数: 297 字数:  

内容简介

  西方创新思维方式的研究不仅填补了我国思维方式研究的空白,具有重大学术价值,而且对我国理论思维水平的提高以及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现实指导意义。本书以哲学史、逻辑史、科学史、社会发展史为基础,以大量翔实、可靠的资料为依据,研究了西方原始形象思维、探索发散思维、神学信仰思维、游移怀疑思维、经验归纳思维、理性演绎思维、力学机械思维、唯物辩证思维以及直觉顿悟思维等九种具有创新价值的思维方式,具有立论和评述的说服力,饱含新论,笔墨得当,给人一种历史感和客观、真实感。本书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思考性,适合作大、中专学生和研究生创新素质培育的教材,也利于科学研究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的发明创造。

作者简介

  刘彦生,男,教授。1945年11月生,河北宁晋县人。现任职于天津大学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南开大学兼职教授。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天津市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秘书长,天津市中西文化交流研究会理事,天津市伦理学会理事,天津市台湾研究会理事等。多年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先后出版20多部著作,发表论文70余篇,17篇文章刊发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有些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众多文章被收入国家级大型研究文献,研究方向和成果代表作:l、哲学与中西方哲学史研究。《占希腊罗马哲学内化发展与基督教信仰》、《儒学伦理到儒学哲学的升华》、《论费尔巴哈关于道德行为主导因素的分析》、《不可知论的唯物主义性质》、《论老子的道思维及其美的内涵》等;2,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研究。《列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及其意义》、《社会主义开放观对封闭观的否定》、《邓小平对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理论贡献》、《邓小平生产力基点论的实践特征》、《论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过程特点》、《论适度收入差距与消灭两极分化的历史统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著)、《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当代中国》(专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文明论》(专著)、《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统一过程论》传著)等;3,台湾研究。《台湾经济结构转换模式的分析与思考》。《台湾中小企业的发展及其对大陆的启迪》、《台湾经济体制转换轨迹评析》。

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原始形象思维方式
第一节 形象思维目标的具体性
第二节 形象思维对象的直观性和模糊性
第三节 形象思维过程的猜想性
第四节 形象思维物象的类比性
第五节 原始形象思维由直观具体向神秘虚幻的潜入及其创新意义
第二章 探索发散思维方式
第一节 探索发散思维是追求知识和自由开放社会环境的产物
第二节 古希腊人的探索发散思维及其特征
第三节 希腊人探索思维的发散形式和求异创新
第四节 探索发散是人类智力求异创新的本性
第三章 神学信仰思维方式
第一节 神学信仰思维方式的信念渊源
第二节 神学信仰方式的思维特征和信条思辨
第三节 神学信仰方式对思维方式创新和催生近代科学思维的历史作用
第四节 神学道德信念是社会伦理思维的创新
第四章 游移怀疑思维方式
第一节 早期怀疑思维是对社会不满的心理反应
第二节 以感觉和知识相对性为特征的怀疑思维对神学信仰基础的挑战
第三节 在已知和未知关系中困惑和解惑的怀疑思维扩展着知识范围
第四节 游移怀疑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及其创新品质
第五章 经验归纳思维方式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开创逻辑思维方式的原则和范畴
第二节 近代经验归纳思维方式趋于成熟的科学基础和社会条件
第三节 经验归纳方式对思维基础的论证和思维活动过程创新
第四节 经验归纳与理性演绎结合的思维方式创新倾向
第六章 理性演绎思维方式
第一节 演绎推理思维方式在古希腊科学发现中的初步应用
第二节 笛卡儿的理性演绎思维方式推动科学认识大发展
第三节 基于自然并重视几何学推理的理性演绎增加着认识成果的可靠性
第四节 感觉揭示“天赋观念”的莱布尼茨理性演绎的创新性
第五节 理性演绎思维方式的创新价值以及逻辑推理思维的局限性
第七章 力学机械思维方式
第一节 力学机械思维方式及自然科学发展对思维活动过程的影响
第二节 力学机械思维方式思维机理的论证
第三节 牛顿的力学科学贡献铸就了西方思维活动的机械方向
第四节 从“自然人”出发的费尔巴哈机械思维方式
第五节 力学机械思维方式的创新性质、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第八章 唯物辩证思维方式
第一节 近代力学机械思维向辩证思维的过渡
第二节 18世纪西方科学发展揭示的辩证因素及其对机械思维方式的动摇
第三节 德国近代思维的思辨性深化着辩证思维的内涵
第四节 唯物辩证思维方式为认识创新提供科学途径
第九章 直觉顿悟思维方式
第一节 直觉和直觉顿悟思维方式
第二节 直觉顿悟思维方式创新基础的理解
第三节 “探索性演绎法”的直觉创新性及其对逻辑线性思维局限的变革
第四节 直觉顿悟思维方式的内涵要素、特征和创新性质
第五节 直觉顿悟思维的教育与培养
结语——从西方思维方式的更新看创新主导因素
第一节 探索、开拓是思维方式创新的途径
第二节 怀疑是思维方式创新及其新成果出现的源头和动力
第三节 “分析一论证”是思维方式创新的主导性走向
第四节 思维方式由分析到整合再到演绎创新的发展趋势
附录
附录1 简议创新和我国高校创新思维的培育
第一节 创新和创新思维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培育
第三节 创新思维培育的环境要求
第四节 我国高校创新思维培育障碍因素的思考
附录2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及其与西方思维的简要比较
——从思维方式创新的角度看
第一节 整体综合特征
第二节 中庸和谐特征
第三节 实用收敛特征
第四节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变革与现代化转向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