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财政、金融货币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定 价:¥58.00

作 者: (英国)凯恩斯;李欣全 译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丛编项:
标 签: 经济学理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44237291 出版时间: 2007-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 页数: 373 字数:  

内容简介

  半个多世纪以来,只有金融天才和看凯恩斯的人才可能成为战胜经济波动,登上财富巅峰的极少数人献给中国的政府高官、经济政策决策者、企业家、高级经理人、股民、基民、各类投资人和所有想对自己的财产负责的人仅靠自己的能力你只能挣到10%,读懂凯恩斯,才能赚过100%本书是西方经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巨著。它问世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以其独到的“有效需求理论”与“乘数理论”,解释了生产水平倒退及失业率骤增等等传统经济学无力解答的现实问题。今天,我们每个人的资产甚至命运依然会随着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涨跌、通胀率、利息、央行货币政策中的任何一项不仅会影响我们所拥有资产的实际价值,也将影响持有者选择投资时机的策略。《通论》所论述的正是这些现代人不可不知的经济知识。本书一改传统经济学著作刻板的面孔,配有大量精美插图。即使没有任何经济学基础的人,也可以轻松阅读这部世界名著,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体验经济学。

作者简介

  凯恩斯(1883-1946),世界公认的20世纪最重要的西方经济学家,在经济学发展史上占据着里程碑般的地位,曾师从A.马歇尔、A.C.庇古学习经济学。自上世纪20年代中期起,他开始怀疑单纯依靠市场自动调节机制能否解决英国面临的经济困境,并逐渐从自由放任主义的传统观点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凯恩斯一生对经济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一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等美称。他提出: “只要政府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实行公共开支和经济军事化,就可解决失业问题,化解经济危机。”这一理论为西方各国政府实行经济干预的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书目录

西方经济学派源流简表/8
英文版序言/ 15

第1篇 引论/ 18
《通论》中的就业理论不仅适用于传统经济学中的充分就业情况,而且还适用于各种非充分就业的事例。
传统经济学中误认为的失业其实是分为自愿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两种情况的。它们存在下的劳动市场体系也是由需求曲线和使用曲线组成。但他们却忽视了第三种类型的失业。
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函数和有效需求原理同时说明的充分就业和非充分就业才是符合实际状况的理论。
第1章 正名/ 19
第2章 古典学派的前提/ 21
Ⅰ古典学派就业理论的两个错误假定/22
Ⅱ真实工资、货币工资对劳动力就业情况 的影响/25
Ⅲ货币工资争论影响下的真实工资/32
Ⅳ“非自愿性”失业/33
Ⅴ对古典学派第二个假设的批驳/35
Ⅵ经典学家们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理论的 讨论/36
Ⅶ经典学派的三个相互依存的假设/39
第3章 有效需求原则/40
Ⅰ与就业相关的术语/41
Ⅱ各种因素变动下的总需求和总供给
函数/44
Ⅲ被普遍接受的迷惑性学说/48
第2篇 定义与观念/50
对经济概念的模糊不清是造成我们不理解经济理论的主要原因之一。就衡量单位问题而论,单位的不同,直接导致经济总量只能用价格的总和加以表示。
在《通论》出版以前,西方并没有系统的国民收入的概念和统计数字,所以明确、清晰地说明国民收入的概念和引起的问题对分析整个经济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4章 单位的选择/51
Ⅰ引论/52
Ⅱ重论古典经济学家未能清晰解释的经济 概念/52
Ⅲ决定就业量的各种因素/56
Ⅳ用产量与就业量表达的供给函数/60
第5章 预期与就业/61
Ⅰ期望值对投资和就业量的影响/62
Ⅱ由期望值决定的就业量/66
第6章 收入、储蓄及投资的定义/68
Ⅰ使用者成本的定义及相关因素/69
Ⅱ储蓄与投资/77
附 录 论使用者成本/80
Ⅰ再论使用者成本的概念和现实意义/81
Ⅱ使用者成本的计算方法/85
Ⅲ过剩设备对使用者成本的正面影响/87
Ⅳ马歇尔对使用者成本的错误理解/88
第7章 再论储蓄与投资的意义/90
Ⅰ对储蓄和投资不相等的分析/91
Ⅱ投资的定义和它对资本的影响/91
Ⅲ储蓄和投资的差别/93
Ⅳ强迫储蓄的局限性/96
Ⅴ再论储蓄和投资的现实意义/97
第3篇 消费倾向/102
社会需求是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部分决定的,而最终决定有效需求规模的心理因素之一就是所谓的“消费倾向”。
不但如此,而且,不论从人性角度来看,还是基于经验中的具体事例,消费倾向都是一条极具影响的心理规律。
第8章 消费倾向: (一)客观因素/103
Ⅰ消费倾向和消费量/ 104
Ⅱ影响消费倾向的客观因素/ 106
Ⅲ 对消费量和收入的研究/110
Ⅳ 决定消费量的诸多原因/ 112
第9章 消费倾向: (二)主观因素/119
Ⅰ不利于消费的八种动机/120
Ⅱ 利息率改变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 123
第10章 边际消费倾向与乘数/ 125
Ⅰ边际消费倾向和乘数对就业量的影响/126
Ⅱ乘数对就业量的重要作用/128
Ⅲ投资数量改变所导致的变化/131
Ⅳ难以预测的事件对就业量的影响/134
Ⅴ储蓄、收入与社会富裕/136
Ⅵ举债支出和开采金矿/140
第4篇 投资引诱/144
投资量的多寡取决于对投资的诱导,实际上也就是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相对的高低。资本边际效率代表投资带来的利益,利息率代表投资的代价。如果利息高于代价,资本家就会加大投资力度,反之则会对投资的去向进行斟酌。
第11章 资本的边际效率/145
Ⅰ投资和资本边际效率/146
Ⅱ对边际生产力、边际报酬、边际效率及 边际效用的辨析/149
Ⅲ 资本边际效率的决定因素/153
Ⅳ 影响投资的两类风险/157
Ⅴ 资本边际效率对经济理论的作用/159
第12章 长期预期状态/160
Ⅰ未来收益的推测/161
Ⅱ信任状态/162
Ⅲ投资的原因及方式/164
Ⅳ“按成规办事”/166
Ⅴ投资市场中不可捉摸的因素/167
Ⅵ投资市场/173
Ⅶ其他影响经济稳定的因素/175
Ⅷ 减轻我们对未来茫然无知的要素/177
第13章 利率通论/179
Ⅰ引论/180
Ⅱ消费倾向和流动性偏好/180
Ⅲ货币与几种因果关系/187
Ⅳ投机动机的灵活偏好和“空头状态”/187
Ⅴ储蓄/187
第14章 古典学派的利率论/189
附录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李嘉图《经济学原理》以及其他著作中的利率论/199
Ⅰ马歇尔、埃奇沃斯或庇古教授对利率的 见解/200
Ⅱ李嘉图对利息率的见解/203
Ⅲ米赛斯教授的奇特利率论/207
第15章 流动性偏好的心理动 机和商业动机/208
Ⅰ投机种类/209
Ⅱ流动性偏好函数和各动机的函数关系/214
Ⅲ限制利率的各种因素/217
Ⅳ对货币数量的讨论/219
第16章 关于资本性质的几点 观察/220
Ⅰ个人储蓄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221
Ⅱ决定生产效率的因素/223
Ⅲ资本的充裕状况与边际效率、利息率的 关系/227
Ⅳ用利率控制法改变社会弊端/229
第17章 利息与货币的特性/231
Ⅰ利息率的一般特征/232
Ⅱ不同资产的利息率/235
Ⅲ货币的特殊性质/238
Ⅳ货币利息率是唯一的利息率/244
Ⅴ持有资本的方式和土地货币效应/246
Ⅵ自然利息率和中立利息率/249
第18章 就业通论提要/251
Ⅰ经济体系中,被我们视为不变、自变和 因变的因素/252
Ⅱ就业通论的纲领/254
Ⅲ持续经济稳定的四个条件/255
第5篇 货币工资与物价/260
解决资本主义失业和经济萧条的对策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两个办法的目的都是为了给社会注入更多的购买力,使过剩产品越来越少,企业从而变得趋向正常运营。资本主义也可以走出失业和生产过剩的危机。
在本篇中对价格论和工资论系统的理论和传统意义上的理论加以比较,能更好地说明它的合理化。
第19章 货币工资的改变/261
Ⅰ古典学派对劳动需求的简化/262
Ⅱ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264
Ⅲ工资水平降低的原因/272
附 录 论庇古教授之《失业论》/274
第20章 就业函数/283
Ⅰ就业函数和就业弹性函数/284
Ⅱ有效需求和物价弹性以及产量弹性的 关系/289
Ⅲ假设产量不变,物价上涨恰与MV 成比例的两个限制条件/291
Ⅳ 真实工资、边际负效用和劳动力的 相互关系/293
第21章 物价论/294
Ⅰ经济体制的划分/295
Ⅱ决定价格水准的因素/297
Ⅲ影响货币数量的各种因素/297
Ⅳ进一步讨论几种复杂因素/300
V通货膨胀的定义和现象/305
Ⅵ货币数量、货币价格、物价及有效需求 之间的关系/306
Ⅶ货币数量对价格的长期影响/308

第6篇 通论引起的社会问题的分析/312
经济周期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交替性地经历繁荣和萧条的经济状态。繁荣时期,经济活动就兴旺,消费和投资高涨,就业量接近充分;而经济萧条时期,经济活动就萎缩甚至恶化。
流行于15世纪到17世纪的重商主义,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但却受到西方经济学的否定。其实,它还是发挥了自己重要的作用。
节俭是美德还是弊端?这对促进资本主义形成作出巨大贡献的清教徒来说,当然是美德,但在许多贵族和思想偏激的经济学家看来,则不一定是如此。
第22章 略论经济周期/313
Ⅰ繁荣和萧条的周期运动/315
Ⅱ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316
Ⅲ补救经济衰退的方法/320
Ⅳ降低失业率的方法/324
Ⅴ其他学派的就业理论/325
Ⅵ其他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326
Ⅶ其他经济学家对经济周期的研究/328
第23章 略论重商主义、禁止高利贷法、加印货币以及诸多消费不足的学说/331
Ⅰ重商主义/332
Ⅱ贸易顺差的定义对各国产生的影响/333
Ⅲ各经济学家对重商主义的见解/337
Ⅳ忽视现实的古典学派/344
V针对高利贷的各种意见/345
Ⅵ格塞尔及其理论/347
Ⅶ消费不足和大量储蓄引起的争论/350
第24章 略论《通论》可以引起的社会哲学/362
Ⅰ结语:略论《通论》可以引起的 社会哲学/363
Ⅱ资本主义制度中的食利阶层/365
Ⅲ对古典学派理论的辩述和个人主义传统 的优点/367
Ⅳ新的经济体制/371
V后论/373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