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生活时尚婚恋/性两性之间价值与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价值与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价值与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定 价:¥17.00

作 者: 胡晓萍 著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社会学理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10888271 出版时间: 2007-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0开 页数: 300 字数:  

内容简介

  我对性和谐的关注还因为身边发生的一个悲剧,这个悲剧激起了我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的强烈的使命感。就在2005年春节期间,我的一个女性朋友因为长期怀疑丈夫有婚外情患了忧郁症而自杀身亡。这固然与她的个性有关,同时也与转型时期性价值观的混乱所导致的婚外情泛滥使公民,特别是妇女的危机感逐年上升密切相关。婚外情已成为一种不安定因素,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性和谐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凸现的一个社会问题。从文革的极端禁欲主义文化中走出来的中国人,正在以一种更加反叛的方式构建自己的性价值观。传统的性伦理和性规范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一些过去不可想象、不可接受的性越轨现象被接受了。这种反叛是人类婚姻制度所固有的本性与德性、人性与理性的矛盾的表现。

作者简介

  胡晓萍,女,1955年生,1978年考入四川大学哲学系,1982年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6考入西南师大师从苏天辅教授(博士生导师)攻读逻辑专业(数理逻辑方向)研究生并获得硕士学位。1989年研究生毕业分配至四川省教育学院政教系(现经济管理系)工作至今。现为经济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市场调查与预测》《社会经济统计学》《社会学》《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从1986年攻读硕士学位时开始研究计算机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运用问题。硕士学位论文即为《论原因逻辑》(参见《求索》1989年第五期,人大复印资料1989年12期);《因果化归推理与专家系统》《天府新论》1989第5期),掌握多种电脑软件的操作方法,能熟练运用图形图像软件(PhotoShop和CorelDraw)、网页制作、动画制作和课件制作软件(FrontPage 、Flash 和PowerPoint)、熟悉数据库软件Visual FoxPro 和SQL的编程原理,能熟练运用 Excel 的统计函数和分析工具进行市场调查数据的分析整理并在 Excel 和 Visual FoxPro 等软件平台上进行计算机在市场调查与预测方面的应用研究。

图书目录

第1章 本体论视角:性和谐与社会和谐
一、性和谐是社会和谐的组成部分
1.性和谐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
2.性和谐在社会结构平衡中的作用
3.性和谐在社会伦理秩序中的作用
4.性和谐对于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影响
二、性价值观变迁对社会和谐的影响
1.从价值论的角度看性观念
2.性观念过度开放的社会后果
3.性价值观的多元化及代际差异
4.传统的颠覆与西方性革命的反思
三、为什么要从本体论的角度研究性和谐
1.本体论研究有利于促进对“性存在”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2.哲学探讨有利于性伦理学元理论的构建
3.促进性和谐是时代赋予哲学研究的责任
4.性伦理的正本清源有赖于本体论上的突破
第2章 本体论视角:性伦理中的“应该”与“合理”
一、性伦理的问题不在于“0ught to be”
1.价值主体选择——性规范合理性的前提
2.性伦理冲突——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
3.追求合理性——性价值观嬗变的动因
4.性和谐——从“应该”到“合理”的进化
二、探索合理性的根源:性禁忌的历史与妇女解放
1.性禁忌与私有财产的社会延续
2.性禁忌与社会伦理秩序的确定
3.合理性缺失:中国封建社会节烈观批判
4.妇女解放:性规范合理化的重要标志
三、曲折的合理化之路:性规范变迁延迟
1.性存在本质的对象化
2.“性别基模”的变迁延迟
3.女性自我意识的偏差
4.生育观念滞后于社会发展
四、关于性伦理中“ought to be”的哲学分析
1.性的异化及性伦理中的“应该”与“善”
2.性道德之“应该”与“合理”分析
3.性伦理中“应该”与“允许”的规范推理
4.性道德的理想状态和规范的合理性标准解析
第3章 本体论视角:性伦理中的权利和自由
第4章 本体论视角:性伦理的价值尺度
第5章 价值观调适:促进性和谐的社会举措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