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经济史有闲阶级论(彩图珍藏本)

有闲阶级论(彩图珍藏本)

有闲阶级论(彩图珍藏本)

定 价:¥58.00

作 者: (美)凡勃伦;钱厚默、朱登 译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丛编项:
标 签: 经济思想史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44238717 出版时间: 2007-1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 页数: 349 字数:  

内容简介

  一本趣味横生、独辟蹊径的“财富社会学”从历史、心理等多个角度审视一个耀眼的阶层,已经成为富人、渴望成为富人,或者即将成为富人的人都将从中获益!经济人的本质是什么?怎样认识消费背后的危机与机遇?财富文化的形成又将给社会带来什么?经典经济学,改变了世界。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之作,认识“财富”的社会内涵,横跨经济学与社会学两大领域,睿智辛辣,持续风行1个世纪!托尔斯坦·本德·凡勃伦(1857-1929)的横空之作《有闲阶级论》问世于100多年前。作者通过研究制度的起源,观察社会上的经济现象,尤其是上层阶层的有闲特权与消费特征,来探讨制度与经济现象之间的奥妙关系。书中对社会现象、消费行为、人类心理的剖析入木三分,阐明了习惯、文化和制度如何塑造人类行为,以及人类行为的变化怎样影响经济。同时又从有闲阶级的角度出发,阐明了这样一个主旨:什么是经济人的本质?社会为什么会产生有闲阶级?“有闲”本身的经济意义是什么?100多年过去了,相似的经济现象在世界各地,包括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上演不衰,诸如人们对金融投资的热衷,对教育文化的重视,对时尚品牌的追逐,对享乐主义的崇尚……这本百年经典同样可以解释今天你我身边的经济现象。这个版本对原著进行了加工,增加了近250幅精美的插图,包括古老的文物图片、经典的油画、时尚的摄影等,并配有生动的图说,既能帮助您理解文意,又能让您获得“悦读”的视觉享受。

作者简介

  托尔斯坦·本德·凡勃伦(Thorstein Bande,1857-1929),美国经济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制度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1899年,《有闲阶级论》一经出版,就在社会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和反响。他所提出的“炫耀性消费”现象被冠名为“凡勃伦效应”,至今这部巨著无论在社会学领域还是在经济学领域,思想魅力依然经久不衰,给予后人无数启迪。凡勃伦出生于威斯康星州一个挪威移民家庭,受业于约翰·贝茨·克拉克、理查德·伊利、威廉·格雷厄姆·萨姆纳等数位名师,于1884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此后的七年全力隐退。本书是他在隐退期间创作的,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主要阐述了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观点。

图书目录

西方经济学派源流简表/8
编者序/ 15

第一章 绪论 16
阶级的产生是人们生活习惯演变的结果,尤其是当和平习惯转变为坚决好战以后,侵占就成为日常生活中比较重要的因素,进而产生侵占和劳役之间的职能分化和业务的区别,有闲阶级也由此产生。

第二章 金钱的竞赛 36
有闲阶级和财产所有权是同时出现的。在财产私有制出现以后,财产就成为证明财产所有人占有优势地位的依据,是取得荣誉和博得尊敬的基础,是满足虚荣心与自尊心的必要手段。换而言之,占有财产并不是为了剥削别人,而仅仅是为了“炫耀性”心理的满足。

第三章 明显有闲 48
占优势的阶级之所以不愿参与生产性活动,是由于他们的心理和下层阶级不同。在道德标准的支配下,他们把参加劳动看做是有损体面的事情,只有过有闲生活才能保持自鸣得意的心情,才能显示自己比别人优越。因此,他们只是从事一些没有实际作用的脑力劳动,如学习礼仪、讲求修养等等。

第四章 明显消费 80
有闲阶级从显示自己优越和荣誉的心理出发,不仅开始从事对财产的浪费性消费,而且产生了不事劳动的主妇和一批仆从、门客等进行“代理有闲”和“代理消费”。这些在开始时根本属于浪费性的消费项目,却在消费者的理解下逐渐成为了生活必需。

第五章 金钱的生活水准 110
为使消费财物的数量和等级达到“习惯的礼仪标准”,“有闲阶级”总是争取提高消费水准,并在消费上超过物质生活所必需的程度。因此人们出于满足竞赛和“歧视性对比”的心理要求,不断争取提高消费水准以接近最高阶层。

第六章 金钱的爱好准则 124
在财产私有制度下,金钱财富不仅成为取得荣誉和博得尊敬的基础,而且成为评价一切事物的标准。因此,无论是宗教、美感、实用性还是对美物的占有,都是以显示金钱为目的。金钱荣誉准则对消费品美感和实用性有深远的影响,甚至有决定性作用。

第七章 服装是金钱文化的一种表现 172
有闲阶级在服装上争奇斗胜和极力奢侈,他们借此夸耀自己的财富,表现自己的有闲和进行浪费性的消费。穿衣者或买衣者所以要求服装具有明显浪费成分,其自觉动机是在于同已有的习尚相一致,同公认的爱好标准与荣誉标准相适应。

第八章 工业的脱离与保守主义 194
制度可以概括为一种流行的精神态度或生活理论,这两者可以归纳为性格上的一种流行类型。由于人们总想保留原有的思想和习惯,当前的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工业的发展要求,而且制度改革极易引起有闲阶级和贫困阶级 “保守主义的阻挠”。

第九章 古代遗风的保持 216
有闲阶级的制度以两种方式影响到人类性格:通过阶级内部或阶级血统遗传和保存并巩固古老制度的传统。从遗传和自然淘汰等方面来看,有闲阶级的性格是从远古残存下来的,他们固守古老传统的性格不符合工业发展的要求。

第十章 遗留到现代的尚武精神 242
尚武精神不同程度上存在于现代战争、金钱工作和运动竞赛中。这些活动显著地体现了人类冒险侵占和损害对方的那种强烈倾向。而有闲阶级制度有助于运动比赛和歧视性侵占这类活动持续存在。

第十一章 信赖命运 264
与经济理论有直接关系的主要心理特征可以概括为:尚武精神,身份关系,神人同形同性信念。其中信赖命运是在现象的相续关系中一种“偶然的必然性”感觉。如果它在社会流行到相当显著的程度,将对社会的经济效能发生极其严重的影响。
第十二章 宗教信仰 276
运动竞赛气质或赌博气质含有一个宗教信徒或宗教仪式奉行的某些主要心理成分;其间一个主要共同点是相信事态的演进中具有不可思议的习性倾向或超自然力的干预。现代集体生活的目的涉及生产效能时,属于宗教气质的特征是一个障碍而非助力。

第十三章 非歧视性利益的残存 302
有闲阶级制度以及在文化发展中与之交织在一起的神人同形同性教派的基础,是歧视性对比习性;而对环境的美的调和观念与此类性格并不调和。有闲阶级生活方式的实际准则是在时间和物质上的明显浪费和脱离工业操作,而非歧视性性格倾向则存有参与并与之同化的愿望。

第十四章 高级学识是金钱文化的一种表现 326
众所公认的教育方案和学校训育的特征中,源于有闲阶级的偏好或金钱价值准则的任何特征,所具有的经济价值都是有闲阶级制度价值的具体表现。其中受有闲阶级观念的影响最明显的是学识,尤其是高级学识本身。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