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政治行政管理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定 价:¥43.00

作 者: 赵鸿燕 著
出版社: 金循出版社
丛编项: 传媒学术前沿系列丛书
标 签: 公共管理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11270617 出版时间: 2007-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 页数: 278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是第一部关于政府记者招待会的专著。本书对美国、中国的政府记者招待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政府记者招待会上政府、媒体与公众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对政府记者招待会的传播特性进行了总括,并精选了古今中外大量的经典案例,专门从记者提问艺术、政府官员应答策略上进行了实战型突破。本书还关注政府记者招待会的现实困境,关注“非典”等危机事件引发的关于“公众知情权”和“新闻发言人”等热门话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赵鸿燕,1975年生,四川泸州人,获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专业文学博士。曾获法学硕士(国际关系专业)、史学学士(历史教育专业)。现执教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担任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科研项目《国际时政新闻的网络传播》课题负责人。在核心期刊、专业期刊上发表《试析国际传播在抗战外交中的作用》、《维客:你准备好了吗?》、《穿越时光之手——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品牌战略解析》、《情倾海外,传递乡音——评人民日报海外版栏目》等数篇论文。参与编写《冷战后中国的对外关系》、《当代世界概览》等著作。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政府记者招待会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美国政府记者招待会
一、萌芽:从华盛顿到罗斯福
二、渐进:从塔夫脱到胡佛
三、成熟:从小罗斯福到克林顿
四、发轫美国且最完善的原因
第二节 中国政府记者招待会
一、出现:时断时续的漫漫历程
二、突破:“非典”记者招待会
三、关注:外交部记者招待会
四、聚焦:“两会”记者招待会
五、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建设
六、在中国出现并发展的原因
第二章 政府记者招待会的重要功能
第一节 信息传递功能
一、信息的直接性
二、信息的权威性
三、信息的审美性
四、潜信息的传递
第二节 舆论调控功能
一、双重议程的设置
二、把关功能的延伸
三、舆论控制的实现
四、有限的舆论监督
第三节 危机管理功能
一、辽宁海城豆奶事件的教训
二、危机传播的“时滞”理论
三、危机沟通的“3C”、“3T”法则
四、广东地方政府的危机发布实践
第四节 媒体外交功能
一、媒体与外交的关系
二、媒体外交的理论内涵
三、媒体外交的运作流程
四、媒体外交的实践意义
第三章 媒体记者的提问艺术
第一节 单刀直入:提尖锐刁钻的问题
一、严格考问,挑战权威
二、单刀直入,指向敏感
三、有意激问,获取信息
四、穷追不舍,深度挖掘
第二节 切中关键:提有分量的具体问题
一、微观入手,以小见大
二、抓住关键,击中要害
三、注重准确,崇尚简洁
第三节 人文关怀:提对方感兴趣的问题
一、使用人情味表述方式
二、从侧面有策略地提问
第四节 生动形象:用修辞手法进行铺陈
一、对比手法的贴近效果
二、比喻手法的恰当使用
第四章 政府官员的应答技巧
第一节 刚性有力:直面挑衅性提问
一、针锋相对,毫不含糊
二、肯定有力,准确到位
三、事实为证,数据说话
第二节 迂回委婉:回答负面性问题
一、回答迂回,柔中带刚
二、委婉模糊,留有余地
第三节 幽默风趣:化解尴尬和危机
一、回避有术,保守机密
二、举重若轻,意在言外
三、反唇相讥,绵里藏针
第四节 感性说服:谋求理解与合作
一、富有感情,凸现人性
二、生动形象,亲和自然
三、直言相告,诚实可信
第五章 政府记者招待会的问答互动
第一节 问答互动的经典案例
一、朱镕基克林顿联合记者招待会
二、震惊中外的陈毅记者招待会
三、普京竞选连任的记者招待会
第二节 问答互动的原则与策略
一、把握“制度人”定位
二、展现“自然人”魅力
三、单面说与双面说策略
第三节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一、官员与记者角色互动
二、官员与记者相互了解
三、内知国情,外知世界
第六章 政府记者招待会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记者是政府的“托儿”吗?
一、美国的“记托”现象
二、“记托”的不良后果
三、“记托”现象的评说
第二节 如何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一、政府信息源的单一化
二、各国信息公开与控制
三、地方政府的初步尝试
第三节 媒体怎样面对政府机密?
一、新闻本质真实的要求
二、国家安全与政府机密
三、媒体记者的双重身份
第七章 政府记者招待会传播特性总析
第一节 发展内核:政治特性
一、政治传播的传播控制
二、政治因素的动因作用
第二节 运作理念:组织特性
一、组织传播的理论内涵
二、政治信息的组织传播
第三节 传播手段:公共特性
一、公众利益与传播文明
二、媒体发挥平衡器作用
第四节 对话方式:交流特性
一、人际传播的情感交流
二、问答现场的语言交流
附录一:2004年普京竞选连任的记者招待会(全文)
附录二:2004年小布什连任后首次白宫记者招待会(全文)
附录三:1998年朱镕基就职之初的记者招待会(全文)
附录四:2007年“两会”期间温家宝记者招待会(全文)
附录五:2006年3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答记者问(全文)
参考文献
编者荐言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