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文化地域文化滇云文化

滇云文化

滇云文化

定 价:¥105.00

作 者: 林超民 等
出版社: 内蒙教育出版社
丛编项: 中华地域文化大系
标 签: 文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31152446 出版时间: 2007-12-01 包装: 其他
开本: 16开 页数: 740 字数:  

内容简介

  《滇云文化》以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传统所形成的地域论述了滇云文化。内容包括滇云文化释名、地域范围、文化内涵、文化分期、文化特征、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对滇云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进行了缕析,揭示了滇云文化在构筑中华文化的历史进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传统特征,对当今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滇云文化》是介绍云南文化的,自然不可避免地要先讨论“文化”的定义。“文化”的定义实在是五光十色,以至有学者说,有多少人研究文化就有多少种“文化”的定义。我们不想在此就“文化”定义饶舌,因为这套丛书的总主编已就“文化”定义作了正确的论述。《滇云文化》基本是按照总主编的“文化”定义来论述云南文化的。读者不必在定义上纠缠,可从《滇云文化》的论述中了解我们对“文化”的理解。学术研究十分重视“定义”,“正名”更是中国学地得的传统。

作者简介

暂缺《滇云文化》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滇云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
第一节 滇云文化的地理背景
一 高原波状起伏
二 高山深谷相间
三 富饶坝子棋布
四 大江激流纵横
五 高原湖泊星罗
六 立体气候,差别显著
第二节 滇云文化的周边环境
一 云南地理区位和文化环境
二 云南与中国内地的文化地缘关系
三 云南与古代中华文明和南亚印度文明的地缘交通关系
四 云南与东南亚邻近国家的地缘文化关系
第三节 滇云文化发展的中心地域
一 元谋入所在的金沙江流域
二 滇人活动的滇池地区
三 昆明人游牧的横断山区
四 哀牢人称雄的永昌地区
五 越人生长的滇南丛林
第四节 创造滇云文化的民族
第五节 地理环境对滇云文化的影响
一 地理环境在滇云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二 滇云文化的地域特点
第二章 滇云文化根植的经济土壤
第一节 农业经济与畜牧经济相结合
一 稻米之路
二 坝子的耕田邑聚
三 夏处高山冬入深谷的畜牧
四 刀耕火种与滇云生态
五 直上云天的梯田
六 明清云南屯垦与山区开发
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采集渔猎经济
一 山林田间的采集
二 水滨河畔的捕鱼
三 深山密林的狩猎
四 采集渔猎与云南各民族经济文化
第三节 西南丝路与滇云工商业
一 南方陆上丝绸之路
二 滇云对外经济贸易
三 茶叶之路
四 邑集、街子、都会
五 独特的多元货币
六 涓细的资本主义溪流
第四节 多元经济与多元文化
第三章 滇云文化依托的社会结构
第一节 众多的民族
一 云南民族的源流
二 汉晋时期的“西南夷”
三 南中大姓
四 爨
五 乌蛮与白蛮
六 白族的形成
七 明清时期的汉族移民
八 云南的民族识别
第二节 云南郡县两千年
一 汉晋时期的边郡制
二 北周至初唐的羁縻府州
三 唐代后期云南安抚使司(南诏)政区
四 两宋时期云南(大理)政区
五 元朝设云南行省
六 明设云南“三司”
七 清代滇云郡县制度的新发展
第三节 社会经济制度
一 古滇国社会
二 南中大姓的家族统治
三 南诏大理的社会经济
四 元代地主经济的确立
五 土司制度
六 云南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制度
第四章 滇云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滇云文化的起源
一 云南境内的古人类
二 滇云文化的多元发生
第二节 独具一格的青铜文化
一 洱海区域的青铜文化
二 滇池区域的青铜文化
第三节 古滇国时期的滇文化
一 文献记载的滇国和滇文化
二 考古资料揭示的滇文化
第四节 汉晋时期的朱提文化
一 朱提的地理范围与部族
二 朱提文化的发展
三 朱提文化的特征
四 朱提文化的断裂
五 朱提文化的定名
第五节 南诏大理文化
一 植根于云南地方民族文化土壤中的南诏文化
二 南诏文化中深厚的汉文化内涵
三 佛教文化对南诏文化影响鲜明
四 大理国文化
第六节 元明清时期汉文化在云南的流布与发展
一 汉文化流布滇云的历史
二 元代汉文化在云南的初步发展
三 明代云南汉文化的兴盛
四 清代云南的汉文化
第五章 滇云哲学思想
第一节 白族的哲学思想
一 天地、万物的起源
二 人类起源
三 阶级社会中的白族宗教哲学思想
四 明清时期著名的白族哲学思想家
第二节 彝族的哲学思想
一 发生观念
二 天地、万物的起源
三 人类起源及其进化
四 原始崇拜中的哲学观念
五 阶级社会中的彝族宗教哲学思想
六 南诏时期彝族的哲学思想
七 水西彝族的哲学思想
第三节 纳西族的哲学思想
一 宇宙的原始状况
二 世界的本原
三 天地、万物的起源
四 图腾崇拜——动物死而化生天地
五 天地的形状
六 生命和人类的起源
第四节 傣族的哲学思想
一 世界本原和天地的起源
二 万物和人类的起源
三 思想和语言的起源
四 社会发展思想
五 佛教哲学思想
六 无神论思想及对佛教的批判
七 傣医“四塔”“五蕴”理论的哲学思想
第六章 滇云宗教文化
第一节 滇云少数民族宗教
一 阿昌族
二 白族
三 布朗族
四 德昂族
五 独龙族
六 哈尼族
七 基诺族
八 景颇族
九 拉祜族
十 傈僳族
十一 纳西族
十二 怒族
十三 普来族
十四 佤族
十五 彝族
十六 云南少数民族宗教的特点
第二节 滇云佛教
一 梵文经典系佛教
二 巴利语经典系佛教
三 汉语经典系佛教
四 藏语经典系佛教
第三节 滇云道教
第七章 滇云教育
第八章 滇云史学
第九章 滇云文学
第十章 滇云艺术和科技
第十一章 滇云名胜
第十二章 滇云风俗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