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工业技术理论/总述北宋科技思想研究纲要

北宋科技思想研究纲要

北宋科技思想研究纲要

定 价:¥26.00

作 者: 吕变庭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标 签: 文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0463269 出版时间: 2007-03-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351页 字数:  

内容简介

  《北宋科技思想研究纲要》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界定了科技思想的内涵,简要回顾了北宋之前科技思想发展的历史和我国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对哲学与科学及科学与技术的关系问题作了一些分析;第二章主要讨论了宋初安定学派、图书学派、山外派的代表人物以及《武经总要》和李觏的科技思想,探讨了他们在北宋科技发展史的历史地位和思想价值;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之一,也是北宋科技思想发展的鼎盛期,尤其是沈括的出现真正地成就了北宋科技发展的高峰地位,而理学提出了“理”这个哲学和科学思想的新范畴,对于进一步开拓和启迪北宋学者的理性思维具有积极地现实意义;第四章主要探讨了苏颂、唐慎微和李诫的科技思想和科技成就,对北宋后期科技思想发生转变的历史原因作了初步分析;第五章分两部分,一部分着重对北宋科技思想的特点和价值进行客观评述,另一部分则对北宋科技思想本身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剖析,旨在说明北宋科技思想的局限性使它无法承担科技变革的历史重任。

作者简介

  吕变庭,1962年2月出生,河北省石家庄市人。1980—1984年在河北大学攻读学士学位,1999—2002年在南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十多年来,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及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迄今已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中国西部古代科学文化史》、《中国南部古代科学文化史》等著作8部,曾主持和独立完成国家及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各1项,获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科技思想史的概念及其北宋科技思想的特点
 二 对宋代之前科技思想发展的历史回顾
 三 我国北宋科技思想史研究状况概述
 四 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宋学的形成与宋代科技思想的初兴
 第一节 安定学派及其科技思想
  一 宋初的“疑古惑经” 思潮与安定学派的产生
  二 胡瑗“明体达用” 的科技思想
 第二节 图书学派的易科技思想及其影响
  一 刘牧的《易数钩隐图》及其易科学思想
  二 图书学派对北宋科技思想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山外派的心学思想及其科学价值
  一 释智圆的生平简介
  二 释智圆的科技思想及其价值
 第四节 《武经总要》的兵学成就及其科技思想
  一 官修《武经总要》及其曾公亮的生平简介
  二 《武经总要》 中的科技思想及其局限性
 第五节 李觏的科技思想
  一 被称为“王安石先声”的李觏
  二 李觏的科技思想
第三章 北宋科技思想发展的高峰
 第一节 荆公学派及其王安石的科技思想
  一 王安石的生平简介
  二 王安石科技思想的特点及其对熙宁变法的影响
 第二节 横渠学派及其科技思想
  一 横渠学派的思想风格
  二 张载“务为实践之学” 的科技思想
 第三节 蜀学及其苏轼的科技思想
  一 蜀学在宋代科技思想史中的特殊地位
  二 苏轼的科学人道主义思想
  三 关于《物类相感志》与《格物粗谈》的真伪问题
 第四节 百源学派及其科技思想
  一 邵雍的生平简介
  二 邵雍的先天象数思想及对宋代科学发展的影响
 第五节 洛学及其“穷理”思想
  一 宋代理学与科学的冲突
  二 二程的“穷理”思想及其天人观
 第六节 紫阳派的内丹实践及其科技思想
  一 张伯端与《悟真篇》
  二 张伯端的内丹学思想及其科学内容
 第七节 沈括的科技思想
  一 中国古代实验科学的高峰
  二 宋代学术的分异作用与沈括的科技思想
第四章 北宋后期科技思想的转变
 第一节 苏颂的科技思想
  一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的物化形态
  二 追求完美的技术科学思想
 第二节 唐慎微的古典药物学思想及其成就
  一 唐慎微的生平简介
  二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的药物学成就及其科技思想
 第三节 李诫的建筑学思想及其科学成就
  一 《营造法式》与中国古代建筑的总特征
  二 《营造法式》的建筑学思想及其科学成就
第五章 北宋科技思想发展的历史总结与局限性
 第一节 北宋科技思想发展的历史总结
  一 北宋诸家科技思想的比较
  二 北宋科技思想发展的主要历史经验
 第二节 北宋科技思想发展的历史局限性
  一 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观念的矛盾
  二 简短结论
主要引用和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