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武器工业防空导弹网络化体系效能评估

防空导弹网络化体系效能评估

防空导弹网络化体系效能评估

定 价:¥35.00

作 者: 陈立新 著
出版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武器工业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18052237 出版时间: 2007-11-02 包装: 精装
开本: 32开 页数: 302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从防空导弹体系作战作用域角度,提出了一套新理论来描述防空导弹网络化体系效能,建立了防空导弹体系信息域、认知 域与物理域的效能评估模型及其聚合的防空导弹体系抗击效能评估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对比分析了防空导弹网络化体系较防空导弹平台化体系的效能提高幅度。此外,还研究了防空导弹体系的保护效能、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等评估模型。本书可供相关院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从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论证、设计与研制的技术人员,以及从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使用的部队官兵等参阅。

作者简介

  陈立新,安徽合肥人,1966年生,博士后,现为总装备部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科技期刊核心期刊《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和《系统仿真学报》的编委。1987年7月毕业于解放军炮兵学院作战指挥专业。获得学士学位。005年7月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曾任云南老山前线某部见习排长、炮兵学院教练营侦察排长、炮兵学院射击教研室教员等。长期从事装备效能评估、作战模拟、装备论证、信息时代作战研究等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多项军队重大课题研究。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出版了《地地弹道式战术导弹效能分析》等5部学术专著,发表各类论文50余篇。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防空导弹网络中心化体系
  1.1.1 防空导弹体系发展历程
  1.1.2 防空导弹网络中心化体系需求分析
 1.2 防空导弹体系防空作战分析
  1.2.1 防空导弹体系结构
  1.2.2 防空导弹体系防空作战流程
  1.2.3 防空导弹网络化体系的作战优势与技术挑战
1.3 防空导弹网络化体系效能评估概述
  1.3.1 防空导弹体系效能定义
  1.3.2 防空导弹体系效能评估内容
  1.3.3 防空导弹体系效能评估方法
  1.3.4 防空导弹体系效能指标
  1.3.5 防空导弹体系效能指标度量
  1.3.6 防空导弹体系效能评估研究现状
第2章 防空导弹体系效能评估理论与模型框架
2.1 防空导弹体系效能评估理论
  2.1.1 防空导弹体系效能评定准则
  2.1.2 防空导弹体系效能指标体系
  2.1.3 防空导弹体系效能评估建模思路
2.2 防空导弹体系抗击效能评估
  2.2.1 防空导弹体系防空作战作用域
  2.2.2 防空导弹体系作战信息域效能评估模型
  2.2.3 防空导弹体系作战认知域效能评估模型
  2.2.4 防空导弹体系作战物理域效能评估模型
  2.2.5 防空导弹体系抗击效能评估模型
2.3 防空导弹体系保护效能评估
  2.3.1 防空导弹体系保护效能评估模型1
  2.3.2 防空导弹体系保护效能评估模型2
2.4 防空导弹体系适应能力评估
  2.4.1 防空导弹体系适应能力评估概述
  2.4.2 基于木桶理论评估防空导弹体系适应能力
  2.4.3 基于TOWS方法评估防空导弹体系适应能力
2.5 防空导弹体系生存能力评估
  2.5.1 防空导弹体系生存能力评估方法
  2.5.2 防空导弹体系生存能力评估模型1
  2.5.3 防空导弹体系生存能力评估模型2
 2.6 防空导弹体系效能多目标决策
  2.6.1 效费比法优选防空导弹体系
  2.6.2 分层序列法优选防空导弹体系
  2.6.3 综合评估法优选防空导弹体系
第3章 防空导弹体系作战信息域效能评估
3.1 探测器子域信息转换质量分析
  3.1.1 探测器子域完整性指标分析
  3.1.2 探测器子域准确性指标分析
  3.1.3 探测器子域时效性指标分析
3.2 融合子域信息转换质量分析
  3.2.1 信息处理与融合系统的功能与结构
  3.2.2 融合子域完整性指标分析
  3.2.3 融合子域准确性指标分析
  3.2.4 融合子域时效性指标分析
3.3 通信网络子域信息转换质量分析
3.3.1 通信子域完整性指标分析
3.3.2 通信子域准确性指标分析
3.3.3 通信子域时效性指标分析
3.4 防空导弹体系作战信息域效能模型
3.4.1 多个探测器组网信息域完整性指标分析
3.4.2 多个探测器组网信息域准确性指标分析
3.4.3 多个探测器组网信息域时效性指标分析
第4章 防空导弹体系作战认知域效能评估
4.1 决策组织结构
4.1.1 单决策组织结构
4.1.2 队决策组织结构
4.2 队决策分析
4.2.1 队决策理论简介
4.2.2 决策组织结构的决策策略研究
4.2.3 指挥方式对防空体系效能的影响
4.2.4 网络延迟对队决策的影响
4.2.5 目标信息误差对决策的影响
4.3 决策子域决策转换质量分析
4.3.1 决策子域完整性指标分析
4.3.2 决策子域准确性指标分析
4.3.3 决策子域时效性指标分析
4.4 通信网络子域决策转换质量分析
4.4.1 通信子域完整性指标分析
4.4.2 通信子域准确性指标分析
4.4.3 通信子域时效性指标分析
4.5 防空导弹体系作战认知域效能模型
第5章 防空导弹体系作战物理域效能评估
5.1 防空导弹体系攻防对抗分析
5.1.1 现代防空作战的典型空袭模式
5.1.2 对抗对防空导弹体系效能评估影响
5.1.3 防空导弹体系攻防对抗仿真模型
5.2 大拦截纵深防空导弹体系物理域效能评估
5.2.1 防空导弹体系拦截区
5.2.2 防空导弹体系拦截次数
5.2.3 大拦截纵深防空导弹体系物理域效能评估模型
5.3 防空导弹体系作战物理域行动转换质量分析
5.3.1 防空导弹体系作战物理域完整性指标分析
5.3.2 防空导弹体系作战物理域准确性指标分析
5.3.3 防空导弹体系作战物理域时效性指标分析
第6章 防空导弹体系效能评估仿真验证
6.1 概述
6.2 防空导弹体系作战想定
6.2.1 红方想定要素
6.2.2 蓝方想定要素
6.3 防空导弹体系对正常飞机的抗击率计算
6.3.1 防空导弹体系对正常飞机的探测区
6.3.2 防空导弹体系对正常飞机的拦截纵深与拦截通道
6.3.3 非对抗下的防空导弹体系对正常飞机的抗击率
6.3.4 对抗下的防空导弹体系对正常飞机的抗击率
6.4 防空导弹体系对隐身飞机的拦截区计算
6.4.1 防空导弹体系对隐身飞机的探测区
6.4.2 防空导弹体系对隐身飞机的拦截区
6.4.3 防空导弹体系对隐身飞机的拦截区面积
6.5 防空导弹体系对巡航导弹的拦截区计算
6.5.1 防空导弹体系对巡航导弹的探测区
6.5.2 防空导弹体系对巡航导弹的拦截区
6.5.3 防空导弹体系对巡航导弹的拦截区面积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