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司法案例与司法解释办理工伤事故案件法律依据

办理工伤事故案件法律依据

办理工伤事故案件法律依据

定 价:¥25.00

作 者: 中国法制出版社 编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丛编项: 新办案依据丛书
标 签: 法律工具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9304730 出版时间: 2008-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 页数: 326 pages 字数:  

内容简介

  本册为《办理税务案件法律依据》。我国目前的税收法律体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等3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约30部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50多部行政规章和其他税收规范性文件组成。税收法律可以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两大类。全书分为三个部分,除了上述两大类外,第三大类收录了有关税务刑事案件的法律文件。第一部分涉及20多个税种,根据征税对象的不同,此部分包括所得税、货物和劳务税、财产税和其他税四类。精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等八个法律文件作为主体法,总结归纳操作过程中的实际应用问题,并为之制作适用指引,指明解决问题的具体法律依据。第二部分税收程序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为主体法,收录税务登记、税收减免、税收执法、纳税担保等方面的十一个法律文件。基于本书提供税收案件法律依据的特点,在第三部分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与税收刑事案件有关的部分法条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的有关惩治偷税、抗税犯罪和有关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两个决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等三个司法解释。由于篇幅所限,本书没有将相关法律文件全部收录。例如《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七条涉及抵税财物拍卖、变卖,但本书并没有收录《抵税财物拍卖、变卖试行办法》。类似的情形本书尽量在脚注中注明,读者可以根据脚注中文件公布日期和文号查阅相关法律。此外,本书还附录了《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企业所得税扣缴申报表》等法律文书格式,供读者参考使用。出版说明我社自2002年开始推出的“办案依据丛书”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受到了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专业法律工作者,以及普通公民、高校师生的好评。此次,我社以法律法规立、改、废的最新进程和法规编纂技术方面新的成果为基础,全新推出“新办案依据丛书”,以期满足当前读者对法律工具书越来越高的要求。“新办案依据丛书”吸收了法规编纂的新技术并有所创新,同时也借鉴了图书出版市场越来越个性化的趋势,力图体现三大特点:一、简约。本丛书通过“主体法条文及适用指引+配套法律依据”的结构,贯彻“精深加工,形式简明”的法规编纂理念,将复杂的法律体系化繁为简,努力使每一本书都做到编排简约、一目了然。二、容易掌握,使用方便。各个分册的“主体法条文及适用指引”部分向读者提供了掌握相关法律领域总体状况的线索,同时提供了大量具体适用问题的检索指南。“配套法律依据”相应地收录了各个文件。当然,由于篇幅有限,我们没有收录全部相关文件,但通过一些技术处理,我们尽量在有限的脚注当中说明了相关信息。三、个性化。丛书分册的设计充分考虑到读者阅读习惯的多样性,多以热点法律问题为线索,允许内容交叉但突出个性,价位适中,力求使读者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作者简介

暂缺《办理工伤事故案件法律依据》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工伤保险条例》条文及适用指引
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4月27日)
第二部分 配套法律依据
(一)综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
《工伤保险条例》宣传提纲(2003年11月13日)
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2004年11月1日)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处理工伤争议有关问题的复函(1996年2月13日)
(二)工伤保险适用范围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2004年6月1日)
关于铁路企业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2004年11月3日)
关于做好煤矿企业参加工伤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2005年11月30日)
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工伤有关问题的通知(2005年12月29日)
关于做好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2006年12月5日)
(三)工伤保险基金管理及业务流程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1999年1月22日)
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2001年5月18日)
社会保险稽核办法(2003年2月27日)
关于工伤保险费率问题的通知(2003年10月29日)
工伤保险经办业务管理规程(试行)(2004年6月17日)
关于加强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管理工作的通知(2007年2月27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和执行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时不得查封、冻结和扣划社会保险基金的通知(2000年2月18日)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拖欠社会保险基金纠纷是否由法院主管的答复(1998年3月25日)
(四)事故处理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年4月9日)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2002年3月28日)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2006年7月27日)
(五)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办法(2003年9月23日)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司机工伤认定问题的复函(1996年12月30日)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在工作时间发病不作工伤处理的复函(1994年6月3日)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企业招工考核吋发生伤亡事故问题的批复(1995年7月5日)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在工作时间发病是否可比照工伤处理的复函(1996年7月11日)
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工伤确认等问题的请示》的复函(1997年6月6日)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关于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因违章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的请示》的复函(2004年12月28日)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关于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工伤申请期限如何确认问题的请示》的复函(2006年6月1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工伤认定法律适用的请示的答复(2001年6月15日)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2002年3月28日)
职业病目录(2002年4月18日)
卫生部关于对异地职业病诊断有关问题的批复(2003年10月17日)
卫生部关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问题的批复(2005年7月18日)
卫生部关于职业病诊断有关问题的批复(2005年4月4日)
(六)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2006年11月2日)
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2002年4月5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新旧劳动能力鉴定标准衔接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2007年3月6日)
(七)工伤待遇与赔偿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2003年9月23日)
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2003年9月23日)
最低工资规定(2004年1月20日)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外派船员伤亡善后处理问题的复函(1994年8月31日)
人事部关于外派劳务人员享受工伤保险待遇问题的复函(1996年12月5日)
关于在国内发生并由外方支付赔偿的工伤事故待遇处理问题的复函(1998年2月17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对一至四级“老工伤”人员在二○○四年一月一日后死亡是否享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问题的复函(2005年12月12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郑立本与青岛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追索赔偿金纠纷一案的复函(1993年7月13日)
(八)工伤保险争议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7年12月29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4月16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6年8月14日)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2004年11月1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复议办法(1999年11月23日)
附录
工伤认定申请表
劳动能力鉴定、确认申请表
劳动争议调解申请书
劳动争议仲裁申诉申请书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