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建筑科学区域规划、城乡规划区域空间结构概论

区域空间结构概论

区域空间结构概论

定 价:¥33.00

作 者: 聂华林、赵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城乡规划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0468158 出版时间: 2008-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95 字数:  

内容简介

  《区域空间结构概论》是国家“985工程”建设项目——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兰州大学)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区域空间结构概论》在阐述了区域空间结构一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因素和整合的机理,并分别论述了区域集群空间结构、区域板块空间结构、“点-轴”空间结构、城市群空间结构等。由于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都是区域经济运行系统的重要结构(从一定意义上说,区域产业结构也是一种空间结构形态),《区域空间结构概论》借鉴产业结构的研究进程,在对已有研究理论的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以揭示区域经济系统的空间结构为目标,比较深入地探讨了以下几个基本问题:第一,比较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中所形成的结构的要素、特点、属性、模式和功能,根据笔者的理解,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的实质性内容。第二,分析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机制。主要分析了解各种因素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的作用和机理,它们的内在运行方式,还要明确这些因素是怎么相互作用又共同作用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包括若干因素的作用方式、途径、作用结果以及相互关系等。第三,分析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整合,主要是解释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整合的内涵,明确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整合的必要性、难点、原则,从系统论的角度揭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整合机理。第四,以产业集群这种经济活动空间集群现象为对象,从微观的角度,深入地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明确产业集群空间结构的要素、类型、演变模式和演变阶段,揭示了产业集群空间结构的形成机理。第五,以区域经济板块这种经济空间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从微观的角度,全面地分析经济板块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整合,特别是对一些区域中心城市中的经济板块的形成和整合进行了重点研究。第六,以依托交通干线的带状城市联合体这种经济活动空间轴状聚集现象为对象,结合“点一轴”系统理论,深入地分析了三种不同类型以交通干线为依托的带状城市联合体“点一轴”空间结构的要素、形成条件和功能。第七,以城市群这种经济活动空间群聚现象为对象,从宏观的角度,运用一些实例深入地分析了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明确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内涵、特点、模式、发展阶段和形成机制,揭示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方向。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与热点问题之一,这一理论既是区域规划和生产力布局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写制定的基础和前提之一。笔者深知,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尚有相当大的难度,国内同类专著也不是很多,要完成有特色的专著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区域空间结构概论》里展现给读者的是笔者这几年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不足之处甚至是错误在所难免,谨请同行专家予以批评指正,以促使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一个更大的进展。

作者简介

  聂华林,陕西泾阳人,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区域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心主任、兰州大学西北开发综合研究所所长;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专家、国家“985工程”建设项目——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副主任、首席专家;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高级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政策研究员、甘肃省专家咨询顾问团经济组成员;甘肃省管理协会常务理事、甘肃灰色系统研究会理事长;多个地方政府的经济顾问或科技顾问,多所高校的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等。 聂华林教授长期从事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和发展生态经济问题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成果显著,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基金项目和地方重要项目20多项,其中所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其中间成果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论文奖(1999),最终成果专著《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获得甘肃省社会科学政府奖一等奖(2001);同时还多次获得甘肃省社会科学政府奖一、二、三等奖(1995、1997、1999)等奖项。已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在国内重要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还进入了省级政府决策,或被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经济决策参考”选摘或被国内重要网站收录,供各级领导和学术界参阅。正在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三农”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4-ZD018),已取得了一部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经济决策参考”已多次选摘,在《改革》等重要学术期刊已发表部分成果,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图书目录

导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的学术背景
一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存在性
二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的现实意义
三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的拓展空间
四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的学术前景
第二节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回顾
一 区位理论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思想
二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内涵的拓展
三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的主流化尝试
第三节 结构安排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的回顾和总结
二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内涵
三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四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整合机理
五 产业集群空间结构
六 经济板块空间结构
七 “点一轴”空间结构
八 城市群空间结构
第一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第一节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相关概念的理解
一 经济空间
二 经济空间现象
三 区域经济空间系统
第二节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内涵
一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含义
二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特性
三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阶段与种类
一 时间维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阶段
二 要素和功能主体维的空间结构演变阶段
三 区域经济空间现象所形成的微观、中观、宏观结构种类
第四节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效应
一 空间结构的内部联系效应
二 空间结构的传递效应
三 空间结构的增长效应
第二章 区域经济空问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自然地理因素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一 从理论上说明自然地理因素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影响
二 从现实上说明自然地理条件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的影响
第三节 交通运输因素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一 交通运输与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二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态
三 交通运输发展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阶段
第四节 信息产业因素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一 信息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
二 信息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要素

第五节 空间相互作用机制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一 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机理
二 空间相互作用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节点要素
三 空间相互作用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轴线要素
四 空间相互作用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网络要素
第六节 聚散机制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一 集聚与扩散的内涵
二 聚散机制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塑造
第七节 自组织-被组织机制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一 被组织机制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
二 自组织机制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
第三章 区域经济空问结构的整合机理
第一节 区域经济空问结构整合的内涵
一 空间结构合理化
二 空间结构高度化
第二节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整合的必要性
第三节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整合的特性
一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整合的相对性
二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整合的阶段性
三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整合的艰巨性
四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整合的不确定性
五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整合的相关性
第四节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整合的原则
一 空间等级分工组合原则
二 尊重既有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原则
三 发挥中心节点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原则
四 充分发挥政府指导原则
第五节 区域经济空问结构整合的具体内容
一 优化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要素
二 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三 提高区域节 点之间的通达性
四 构建企业网络
五 降低要素流动门槛,推动产业升级
六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四章 产业集群空间结构
第一节 产业集群空间结构的内涵
一 产业集群的定义和特征
二 产业集群是一种微观的区域经济空间系统
三 产业集群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
四 产业集群空间结构的分类
第二节 产业集群空间结构的演变阶段
一 连续型产业集群空间结构的演变阶段
二 飞跃型产业集群空间结构的演变阶段
第三节 产业集群空间结构的形成
一 产业集群空间结构形成的自组织机制
二 产业集群空间结构形成的聚散机制
三 产业集群空间结构形成的政府推动力
四 产业集群空间结构形成的公共服务机构推动力

第四节 产业集群空间结构的整合
一 制定产业集群空间结构发展战略规划
二 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条件
三 建立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网络
第五章 区域经济板块空间结构
第一节 区域经济板块空间结构的内涵
一 区域经济板块的定义
二 经济板块空间结构的性质
三 经济板块空间结构的类型划分
四 经济板块空间结构形成的条件
五 认识区域经济板块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经济板块空问结构的形成
一 新的职能和设施出现,部分旧的职能衰退
二 随着技术的变化,部分功能的聚集性发生变化
三 土地利用分化与经济板块空间结构形成
四 政府行为与经济板块空间结构的形成
第三节 经济板块空间结构的演变
一 城市功能发展与城市经济板块空间结构演变
二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城市经济板块空间结构演变
三 城市利益主体变化与城市经济板块空间结构演变
四 交通系统发展与城市经济板块空间结构演变
五 信息技术发展与城市经济板块空间结构演变
六 新区开发与城市经济板块空间结构演变
第四节 经济板块空间结构的整合
一 城市经济板块空间结构的自组织整合
二 城市规划控制与城市经济板块空间结构整合
三 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经济板块空间结构整合
第五节 案例:广州市经济板块空间结构研究
一 广州市经济板块空间结构的形成
二 广州市经济板块空间结构的整合手段
三 广州市经济板块空间结构整合的方向
第六章 “点一轴”空间结构
第一节 “点一轴”空间结构的内涵
一 “点一轴”系统理论
二 “点一轴”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
三 “点一轴”空间结构的功能
四 “点一轴”空间结构的演变阶段
第二节 “点一轴”空间结构的类型
一 铁路经济带“点一轴”空间结构
二 流域经济带“点一轴”空间结构
三 高速公路经济带“点一轴”空间结构
四 “点一轴”型高速公路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三节 案例:甘肃“点一轴”空间结构研究
一 甘肃经济空间结构的基本现状
二 甘肃经济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
三 甘肃经济空间结构的战略选择
四 加快区域空间结构整合,推动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七章 城市群空间结构
第一节 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含义
一 城市群的含义
二 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特征
三 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类型
四 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发展阶段
五 国外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发展
第二节 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形成
一 地域分工与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形成
二 区域网络化组织发展与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形成
三 集聚扩散机制与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形成
四 自组织和被组织机制与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形成
第三节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机制
一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因机制
二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的经济地理机制
第四节 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整合
一 城市群空间结构整合的含义
二 城市群空间结构整合的必要性
三 城市群空间结构整合的对策措施
第五节 案例: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
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现状与问题
二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特征
三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
四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整合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